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新政是河南地方警政建设近代化的开端,在经过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进一步发展,公布了一系列的警政制度,建立健全了地方警政体系,在河南近代警察制度的沿革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得失成败于现今地方警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亦明 《政府法制》2011,(35):25-25
陪都时期,冯玉祥将军住在重庆陈家桥自鹤村,留下许多感人故事。赈济贫困百姓是最得民心的,也是至今人们记忆犹新的功德善举。  相似文献   

3.
姚岚 《法制与经济》2010,(8):115-115,117
中国近代化的警政理论在维新变法中,向实践中迈出了艰难而又关键的第一步。康有为是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警政思想受到早期改良派的警政思想的影响。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在近代警政发展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警政的近代化进程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康有为的警政思想还存在对警政认识的不全面。  相似文献   

4.
李宁 《河北法学》2004,22(1):94-97
促成清政府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主要原因有:警学研究的深入和警政思想的传播;社会治安混乱不堪,各地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旧的保甲制度不足以依靠;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进行必要的制度改革,以确保其在华的经济、政治利益和人身安全;从官绅合办的湖南保卫局,到地方警政的奉旨试办,再到巡警部的设立及其被民政部取代的渐次推进和成效渐显。  相似文献   

5.
各方政治力量围绕1946年重庆较场口事件展开的激烈较量,从舆论宣传、民众发动、集会示威、代表请愿,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到内战全面爆发的特定历史时期,各派政治势力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坚持与角力。而在轰轰烈烈的政治较量背后,当事各方还诉诸法律,移师法院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法律较量。厘清较场口事件诉讼的事实,不仅有助于还原当时民众法律生活的实然状态,也是1946年春季陪都重庆特殊政治生态环境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各方政治力量围绕1946年重庆较场口事件展开的激烈较量,从舆论宣传、民众发动、集会示威、代表请愿,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到内战全面爆发的特定历史时期,各派政治势力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坚持与角力。而在轰轰烈烈的政治较量背后,当事各方还诉诸法律,移师法院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法律较量。厘清较场口事件诉讼的事实,不仅有助于还原当时民众法律生活的实然状态,也是1946年春季陪都重庆特殊政治生态环境的注脚。  相似文献   

7.
钟云华 《政法学刊》2013,30(1):30-36
透过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我们发现建国以来20次全国公安会议警政文本的核心话语经历了革命→治安→服务→稳定的发展演变过程,其演进是建国后三代政治精英治国理政话语的基本反映和重要支持。警政话语及其实践的发展流变始终围绕着政治合法性展开,而决定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变迁,因此,自觉地吻合、满足经济社会需要是警政话语及其实践的首要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夏敏 《政法学刊》2007,24(1):92-95
晚清创设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多仿效日本。日本人川岛浪速创办的京师警务学堂是中国最早的警察教育机构,他的《上庆亲王书》提出了近代中国警政建设比较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孙凯  孙琳 《政法学刊》2010,27(1):109-114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权的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法制文明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我国警察权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当对其加以规制,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法治社会对警察权的效能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警政革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赤字,捷克政府对警务人员采取"不加薪、不裁员"措施,但允许警察兼职。不过,对兼职有严格规定:不许"以警谋私";兼职单位的情况必须如实向警政单位申报清楚;必须向警政单位缴纳兼职报酬的20%作为"管理费"。  相似文献   

11.
在白宫办公室,他找到克林顿留下的精斑 重庆民警答对问题,他抛美国警徽奖励 他和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起打过球,但丝毫没给总统先生面子,毅然拿出莱温斯基的裙子,揭开克林顿性丑闻案的真相.他是美国首位华人警政厅厅长,参与侦破了8000多起离奇要案,至今没有歇手.媒体赞誉他为"华人神探"、"现代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12.
风流艳事远扬春风一觉“桃花梦”1940年4月,正是周佛海青云直上、春风得意之时,他奔走在伪财政部、警政部之间,周旋于日本军政人员与汪伪各色派系之林。从重庆出逃辗转到了上海不久,周佛海虽日夜穿梭于达官贵人、群奸众伪之间,但仍不忘在声色世界消磨时光。他门下的潘三省,看出主子的喜好,于是从中牵线,将周佛海秘  相似文献   

13.
孙琳 《行政与法》2009,(9):64-67
社会稳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而转型时期也将是社会矛盾的凸显高发期.有效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将是维护社会稳定最为有效的制度方式。本文立足于重庆的具体实际.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创建平安新机制、预警新机制、维权新机制等具体建议,以期完善该项制度,增强其维护社会稳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1946年9月16日,一架专机在渐渐萧瑟的寒风中,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陪都重庆起飞,歪歪斜斜地插上天幕。山城在机翼下慢慢地远了,最后隐在云雾里,似猜不透的谜。而此时坐在机舱里的汪伪汉奸周佛海、丁默邨、罗君强、杨惺华等几位,更是心悬在半空,局促不安,惶惶之色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5.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4,(10):78-80
抗战时期,军统局首脑戴笠在陪都重庆伙同孔祥熙、杜月笙等政要权贵,大发国难财。1945年秋,日本投降伊始,戴笠即指派大批军统特务分赴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抓捕汉奸,清查敌产。这些特务以“抗战功臣”自居,与国民党政权其他机构的接收官员互相勾结,趁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社会舆论因此将“接收”戏称为“劫收”。这一拆迁索贿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6.
《犯罪研究》2006,(6):42-42
美国康乃迪克州警政厅荣誉厅长、康州警政刑事科学中心总监、美国国家犯罪现场鉴识科技中心主任、美国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携夫人宋妙娟女士于9月6日访问华东政法学院。上午8点半,在国际交流处会议厅,学校领导与李昌钰博士一行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校务委  相似文献   

17.
1949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央军委向西南进军的命令,亲自率领第二野战军三、五兵团及贺龙第十八兵团向大西南进军。11月30日,二野三兵团和友邻部队密切配合,解放了西南重镇———重庆。12月份的重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当时,部队刚刚打了胜仗,大家都很兴奋。这支长年在山里打仗的部队,来到这个抗战时期曾作为国民党政府陪都的西南最大的城市,看到一幢幢的洋房,许多人顿时觉得眼花缭乱,不由得发出感叹:“我们解放了重庆,就该留下来享受城市生活了。”一时间,市军管会、西南局、西南军区几个机关都四处忙着找楼,挑好房子住。有的同志在生活上…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海关警察制度起源与发展①(一)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产生中国早期警察职能由军队承担,军警不分、军政不分是封建中国政制的特点。将军队与警察职能从制度上分开,始于晚清光绪年间。199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为维持社会秩序,成立了“安民公所”,西方警察制度由此引进中国。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始于1901年(光绪27年),清政府实施新政,宣布改良司法,兴办警政。次年,袁世凯指派亲信赵秉均和日本警务顾问三浦喜传效仿欧美和日本警察法,制定警务章程,设立巡警局,并创办了天津、保定两所警务学堂。在此基础上,IM年(光绪31…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期军事法的发展和完善在我国军事法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秦汉时期军事法中,连坐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军队实行连坐,对维护军队的稳定,发挥军队战斗力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制度也被后世所继承和发展。因此,对秦汉时期军队中的连坐制度进行研究对研究中国军事法制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曾代伟 《现代法学》2013,35(5):43-50
抗日战争大后方司法改革,是南京国民政府自建立以来推行司法近代化改革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的特定时空下演进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战时司法的特色。以战时首都和陪都重庆为样本,梳理和复原抗战时期国家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及其在大后方的实施状况,尤其是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及其实践,探讨和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视阈下,大后方司法制度改革的理性与经验,以及战时司法的社会功能,无疑有助于弥补抗日战争史研究和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研究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