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筝 《检察风云》2013,(19):72-73
现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越来越喜欢待在家里;他们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从网店购买服装和日用品;他们使用社交网络,偏好与陌生人在网络上交流,而不喜欢认识新的朋友。他们称呼自己为“宅男”“宅女”。在“宅”文化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我们由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宅”的潮流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水军”已经渗透了互联网的很多地方,他们逐利性和隐匿性强,影响、扭曲甚至有时操纵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这个隐藏在灰色地带的群体到底由什么样的人构成?他们是如何在网络中“翻云覆雨”?他们又有怎样的“从业心态”?记者深入“军营”,与部分“水军”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3.
中原 《检察风云》2011,(14):68-69
他们是“网络水军”——一个随网络发展而生成的新职业。凤姐、犀利哥、小月月、贾君鹏、封杀王老吉事件、3Q大战……热闹的网络事件背后,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参军入水     
杜军 《法治纵横》2011,(3):63-65
他们不是真正的军队,但杀伤力却不遑多让;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但却总是有组织地去做某件事情;他们是互联网上有形无形日益壮大的力量——网络水军。 一个行业没有规制一定会乱。对网络水军的管理关键是对雇佣水军的公司进行规范,规定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此外,相关法律的完善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王成 《检察风云》2012,(17):66-67
在时下的互联网上,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迷恋歌星,不追捧影星,而是近乎狂热地关注着与血火相伴的刀枪和战争。他们就是被称为“网络军迷”的军事爱好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遵纪守法,文明上网,但也有少数军迷在这片虚拟的空间中把握不住自己,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6.
张玉胜 《检察风云》2013,(19):34-34
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网络便利,借着造谣传谣形成所谓的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他们殊途同归,都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对此法律专家、社会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纷纷指出,对于这些网络“大谣”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还网络以清明空间。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个无边的信息源,与千千万万网民构成了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随着网络博客、搜索引擎的广泛运用,通过网络诋毁他们名誉、侵犯他人权利的事件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8.
这个建议好     
这个建议好在现代电学理论上,"网络"一词指信息交流的电路。偌大的领域,电信号凭此可以在空中地下往来,倘哪里有了风吹草动,便可迅即知晓的。前不久,全国省会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工作理论研讨会。这已是他们组织的第四次会议了。几年来,通过这种形式,他们建...  相似文献   

9.
甜蜜陷阱     
丁新华 《法治纵横》2011,(18):22-23
“见面那是必然的,现在我也比较忙,你也清楚我的心已经有你,也认定你了,所以我必须跟他们老人家说……”这段信誓旦旦的感人爱情宣言,竟然是出自一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自编的“追女秘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是网络水军大举从幕后走向台前的一年。他们的强力操纵让人们对网络曾经抱有的理想开始动摇: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吗?也是,但也可能不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使用网络逐渐成为时尚。而网络在给青少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上网成瘾巳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网络成瘾的主客观原因以及网瘾的危害,提出了戒除网瘾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他们不是真正的军队,但杀伤力却不遑多让;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但却总是有组织地去做某件事情;他们是互联网上有形无形日益壮大的力量——网络水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近日公开表示,“网络水军危害社会,影响正常的网络秩序,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确实需要治理”.据悉,这是我国官方首次对网络水军问题进行公开回应.  相似文献   

13.
辛汶  亦丹  凌云 《法庭内外》2011,(11):28-31
奖金加提成。分片包干,他们把销售网络铺到了全国各地。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岛,都有这个假兽药团伙销售人员的身影。短短不到2年时间,他们就生产T13个品牌的假兽药。兽药品种达60多种。侦查人员从被查扣的生产窝点和仓库内发现了价值约70多万元的货物均不合格,甚至有的兽药连基本的外观、颜色都不符合规定,应有的兽药成分含量为零。  相似文献   

14.
张鑫 《法治与社会》2011,(12):34-35
2008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在这一年,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影响面广的特性成为反腐新平台。不断壮大的民间网络监督队伍.使网络成为网友表达反腐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一些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在网上监测腐败线索,这里也成为他们获得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其中青少午“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谁来拯救他们沦陷的灵魂?在武汉,一个曾不堪侮辱、冲动制造惊天事件而被学校开除,上班后又因受无辜牵连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最后痴迷网游而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年轻人,在父爱的感召下,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竟以非常的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坏孩子”们,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非常对决,并因此赢得了成百上千家长的尊敬!  相似文献   

16.
律师上网干什么?我的学生经常这么问我,我就给他们讲这么一个故事:两个鞋子推销员一起到一个非洲的荒岛上推销产品,结果发现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子。于是,其中一个马上回家,原因是没有市场;另一个却跑到酋长家送了他们全家一人一双鞋子,结果,鞋子很快在岛上流行起来,不穿鞋已成为一种耻辱。无疑,后面这个推销员做成了大生意。现在中国上网的入仅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不到,人们还感觉不到网络对生活的影响。但是,有识之士也应该注意到,接触网络的人口正以几何数字上升,尤其是知识阶层、资本阶层更是网络的主要用户,而他们正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了网络上的“弄潮儿”,其中不乏在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络方面有所建树的少年英才,但另有一部分人却成了网络世界的“骇客”。他们的犯罪行为因犯罪主体年龄的特殊性、犯罪手段突出的高科技性、犯罪后果严重的危害性,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法律界、教育界的人士尤其需要为此做出大量的努力。本文拟以网络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情况作为参照系,对比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现状,探讨预防、打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刑警与科技》2014,(1):150-150
竞争无处不在,市场无处不在。在采访中珠海市计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任平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专门从事弱电、网络及安防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系统研制、  相似文献   

19.
艾琳 《政府法制》2012,(33):22-22
当不少中国地方官员为日益兴起的网络舆论监督感到不安时,却不知,他们的国外同行早已经习惯了不轻松的为官生涯。  相似文献   

20.
余倩棠 《法制与社会》2010,(13):263-264
同所有的自由一样,言论自由,或者网络言论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他们同样会存在与其他基本人权的冲突,同样会因给公权和私权造成侵害而受到限制。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一时满足了道德上的需要就赋予网络言论自由无限的能力,我们应当看到,法律是人类千年以来摸索出的最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控制方式,而法律,需要做出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