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罗宇凡 《今日广西》2010,(19):27-27
随着“全国6000万套空置房”的数据被媒体披露,中国究竟有多少套空置住房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今年7月底,海南传出正在研究征收住宅“空置费”。在空置房数量尚未廓清的情况下,“房屋空置税”的提出是否开拓了一条调控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心宽才会体胖?未必!近日.这一常识被一条微博给彻底颠覆了。该微博题为“职场过劳肥,你中招了吗?”其一经发布便被疯传。并引来众多网友吐槽,大呼中招者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0,(9):5-5
“残疾人,找工作、交朋友真难啊!”在百度旗下全球最大中文社区贴吧中,“残疾人”贴吧网友的这条发言,得到很多网友的回帖共鸣。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4.2亿,但互联网却鲜有残疾人交流平台。在“残疾人”、“断臂的维纳斯”、“盲人”等贴吧,活跃着大量行动不便的残疾网民,记者通过浏览贴吧发现,这些用户正是借助百度贴吧的平台,相互鼓励祝福,交流生活工作经验,甚至征婚交友。  相似文献   

4.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3,(33):41-41
“以前他给别人洗脑,现在他被别人洗脑了。”--“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微博上公布,他加入了安利公司。“2013年10月,我加入了安利全球事业!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朋友不理解、很多人反对!太好了!如果大家都赞成,我还是李阳吗?”这条微博引发很多网友评论。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8日,北京大学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方案。这是一次高考制度改革,还是又一次“折腾”和花样翻新?对此,新浪网发起网上投票,两天内吸引了13000多名网友参加。结果显示,认为“实名推荐制对多数人不公平”的网友占到69.9%;  相似文献   

6.
声音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在剩男、剩女的时代,难道婚姻也可以定制了吗? 近日,上海一家“找老公培训班”喊出各种新鲜麻辣的口号,称在“找老公培训班”中,90天内可让结婚困难户找到梦寐以求的精英好老公。此举让不少网友惊呼。 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高线的道德要求,但是对于基本的做人的准则,却少有涉及。  相似文献   

7.
速读     
《人民公安》2008,(9):9-9
“我怎么能饰演他.武大郎太丑了,我这么帅气,合适么?是谁这么缺德推荐我演绎这么一个人物?我非得找他们算账不可。” ——对于《水浒传》中的人物,潘长江坦言最喜欢的人是武大郎.因为“这个人物老实善良.讨人喜欢”。但当有网友推荐他在新版《水浒》中饰演武大郎一角时.潘长江立即发出抗议。  相似文献   

8.
一把废钥匙     
每周五为县长接待日,今天已经中午十二点过了,还有一位老太太静静地坐在接待室的最后一排椅子上等着。秘书小江附在我耳边说:“她是一位疯子,最好别理她。”她两鬓斑白,颈部僵硬着坐在我对面,急切地说:“县长同志,我依理依法找政府,天天都来,却没人理我,我只好直接找您了!”我不解地望望小江,这老太太很正常嘛,怎么会是疯子?“县长同志,您评评理,中央直接给了我一套新房子,可到县上却落实不了。政府还是不是人民的政府?再不解决好,我要直接去中央……”第二天,老太太直接推开了我的办公室……第三天,老太太仍坐在我的…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3,(9):40-40
买房被骗中介需担责 库尔勒市的周文海咨询: 不久前,我找一家中介公司购买一套单位附近的房屋。经中介公司介绍,我与崔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预付了房款和中介费。可事后得知崔某只是三个房主中的一个,另外两人不同意卖房。在找不到崔某的情况下,我只好找到中介公司要求赔偿损失,中介公司推辞说其只负责居问介绍,我被骗和他们没有关系。请问,买房被骗,中介公司府否扫责?  相似文献   

10.
近日,所谓“公布财产”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上沸沸扬扬。事情起因是记者在采访时间:“某主席,你怎样看待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料这位具有官员身份的政协委员反问道:“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此消息披露后,立即有网友积极“响应”此官员的反问,在论坛晒出自己的财产明细,以此“倒逼”官员公布财产。(据3月15日《现代快报》)。紧接着,一些媒体呼吁网友先行公布自己的财产,官员也应跟上,甚至引经据典说:“官员公示自身及直系亲属财产,已经形成全球政治文明中的一条重要常识。”这种把财产申报弄成财产公布的玩笑,是新闻记者缺少法律常识闹出的法律笑话。  相似文献   

11.
农历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黄金时间”。与此同时,网络上网友们晒出的春节“账单”也令众多网友“叫苦不迭”:“过个年我容易吗我?”过年要有一些必要的开支和花费等,这并不奇怪。但不少人花钱数额达到八千成万,甚至有人因此由“月光”到“年光”,感叹春节变“春劫”,却还是让人很吃惊。分析一下网友罗列的春节账单,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钱花得实在是有些“冤枉”,有的完全就是面子情结在作祟,是不必要花的钱。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去年购买了一套房屋,过户时才发现该房屋已被法院查封。请问。我与对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读者:陈昌林 陈昌林同志:《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  相似文献   

13.
“到底考的是金融风暴还是郑板桥?天天换说法,新闻上说的到底算不算数?”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报道,一个网友帖子引发了新闻媒体上三个版本的“作文题”混战,广大市民莫衷一是。如此争夺市场引起的新闻乱象,如今已成媒体一景。在网络时代,一些媒体为“抢新闻”,将网友爆料帖直接拿来报道.而不核实真实性,事后再更正澄清。人们不禁质问:在抢新闻、抢销量面前,媒体的责任哪去了?  相似文献   

14.
“传播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传播是一种力量,亲,今天你传播了吗?”近期,众多网友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人人网等各网站的论坛、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空间热情传播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故事和作品,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有网友说:“正面声音就应该广而告之。发出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这就是一名好网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3个月前,我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我的外甥女,还签了赠与合同,但并未将房屋交付给她,也没有去房地产管理局办理过户手续。因为我们当时认为这属于亲戚之间的事情,这个合同就没有去公证处公证。现在,她对我的家人的一些行为让我感到非常失望。我很后悔把房屋赠与她。请问,我还能收回这一套房屋吗?  相似文献   

16.
黎启海 《人大论坛》2011,(10):12-13
“你知道选民证吗?你见过选民证吗?你用过选民证吗?”近几年来,一些网络论坛掀起一阵阵“晒选民证”的热潮。一网友在某论坛发帖晒出大学时代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时称,“以后就没有第二次了……”甚而,更有细心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咨询,“今年已具有17年选民资格,应该获得多少张选民证?”从这些网络舆情,引发笔者深思一个问题——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是否“应当发给选民证”?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0,(5):60-60
新闻点击:近日,一项网络调查结果表明,高达49%的网友坚持“无房不结婚”。这些网友认为,没有房子,就没有家,如果可以选择,结婚一定选择有房一族,“高房价制造剩男剩女”、“80后的爱情注定死在房子上!”这些网络流行语听起来有些现实和残酷,但也客观地反映了一部分现实情况。结婚一定要有房子吗?是房子重要还是感情重要?没  相似文献   

18.
引趣三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规律,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到理想的发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条途径,收效较好;一、以疑引趣。①于平淡无奇处引趣。通俗性、可读性是新编政治教材一大显著特点,不少内容,乍一看来,明白如话,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学习容易滑过。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引疑激趣。如,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教材上为什么要使用“一套”一词?从这“一套”可说明什么?这样于…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6,(6):26-26
“我这么好的专业,找工作问题应该不大吧”、“唉。自己专业这么差,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呢”……对这两句话,每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都会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预计,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413万人,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下,找工作,专业重要还是素质重要?哪一个才是职场“王牌”?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9,(7):62-62
2009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曹林的文章,有网友发帖说,自己与4名同学走到学校4号门时,一名妇女突然摔倒在他们身旁。“就在身旁约1米处,于是我就伸手扶了她一下”。没想到的是,这名妇女突然攥住这名同学的衣角大喊:“就是你把我绊倒的!”这件类似当年彭宇案的事件,又一次触动了舆论的道德神经,与当初彭字案引发的彭宇恐惧症——“八成网友选择不再做好人”一样,此事再一次引发了舆论的抱怨:以后谁还敢做好事?以后谁还敢再做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