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钱正荣 《传承》2009,(22):104-105
学术界存在的"议行合一"两种不同的理解,认为我国"议行合一"的提法并不能恰当地反映我国政体的组织形式,相反,对于"议行合一"的争论,我们既要回归历史,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还原其本真含义,同时,又要立足我国现实,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要准确理解我国政体形式的建立是历史的产物,更要在客观认识权力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破解我国政治体制运行中的权力有效制约难题。  相似文献   

2.
"议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议行合一"政体的基础是人民民主,必须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机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3.
缪士鼎 《人大研究》2006,(10):41-42
《中国新闻周刊》载文《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法治》(下称《权文》)说,广东、浙江地方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文章在人大制度、人大职权等国家政权的根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很值得研究和澄清,否则将带来误解、误导等消极后果。《人民代表报》刊文指出:《权文》中国家政体观点是不正确的。笔者尚感言犹未尽,就几个主要观点分别一陈管见。一、我国的政体不是“议行合一”,是“议”决“行”为。《权文》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可以说是‘议行合一’。”这是不正确的。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即…  相似文献   

4.
徐振光 《人大研究》2006,(11):10-12
长期以来,“议行合一”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机关的组织原则。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关注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和探讨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什么是“议行合一”,它是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否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较大的分歧。对当前学术界关于“议行合一”组织原则的研究予以综述,有助于加深认识我们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明确人大制度建设和完善的方向。一“、议行合一”问题的由来“议行合一”一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实现权力的有效制约,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议行合一"恰恰与权力制约存在悖论,人大的权力行使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人大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出现缺位、错位、越位甚至权力寻租现象,这在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两方面体现得尤为严重。从人大权力的规范与运行的角度分析制度层面存在的缺陷,进而在制度上和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细化人大的权力与运行,以期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现有体制,使其实现理论上、观念上、客观上切实并有效代表民意的真正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6.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混同的"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难以看到切实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因在于过分强调中国政治的特殊性,而对权力配置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缺乏科学、务实、心态平和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马宜生 《天津人大》2005,(12):26-27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所谓政体,亦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用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表明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体,起根本决定作用的是该国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同时还要受到该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制约,国家的经济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等影响.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我国人民长期革命实践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政体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长期的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较为适宜的政治制度。它之所以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政治制度,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原则。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有的同志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等同起来加以宣传。我认为,这是值得探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是不能等同的。一、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我国政权体制的根本特征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的设定,都由全国人大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0.
现代政治中民主制度是最为稳定的合法性基础,苏共民主制度缺失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苏共执政七十多年,其民主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党员权力来源上,选举和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权力模式运行上,违背苏维埃议行合一制度设计的民主理念;权力运行中,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的保障。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议行和合”作为我国议行关系的新概括,并阐述了这一新概念的涵义及由来。一对我国议行关系的探讨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意机关“不应当是议会式”①;“我们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度”②——我国政体结构既...  相似文献   

12.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制度(以下简称"议事制度")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运行机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和完善议事制度,对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议事制度的基本内容"议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中、在人大日常工作中,有各种不同的措辞,如"讨论、决定""审查和批准""听取和审查""审议"等。这里所称的议事制度,简言之就是国家权力机关审议、决定问题的制度。也就是说,议事制度中的"议"是"议行合一"原则中的"议",是相对于  相似文献   

13.
丁浩 《人大研究》2008,(9):26-30
将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使三种权力相互制衡的分权制衡理论最早见诸于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述,是近代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200多年来,这种思想已经逐步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运行机制中得以充分实践。同时,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代表的议行合一的权力运行机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也渐渐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党委“议行合一”的权力构架没有得到科学分解前,垂直管理的核心是确保纪委的独立性,抓住了构建干部监督体系的关键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要突出重点,当前要下大力气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何种语境下把握现实,技术、资本作为"超级权力"与"政治权力"的"互动"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景观",但要正确理解两者的"互动逻辑"却绝非易事,它需要突破人类"底层思维"的局限,需要跨学科基础上的另一场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如果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理解和塑造势必要提升到更高层次,那么,突破认识论的难点,深入理解"超级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就要依托先进的自然科学,引入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的大历史视野,在更新人类学叙事过程中,辩证地发挥"政治权力"与"超级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法治化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政党政治与民主法治结合是世界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 ,现代政治叫政党政治 ,现代政府叫政党政府。政党政治与民主法治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在不同的国家 ,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也有很大的差异。基本情况有两种 ,一种以政党的党权为核心的议行合一的政体 ,另一种以法权为核心议行分治政体。改革传统政治管理体制的弊端 ,走向法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是冲破几千年政治专制传统通向自由理性的选择。但在中国实行民主法治化改革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二权半"政权结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新.它既不同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政权体制,也不同于国民政府的五权制度,更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而是一种既体现民主,又有集中领导的新型政权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议行合一”是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特点?目前理论界看法不一,分歧颇大。我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5页)。这段话被认为是对“议行合一”的经典性概括。究竟“议行合一”原则包含哪些内容呢?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和马克思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三点:(1)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个国家机关。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作为巴黎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既负责制定法律、法令,决定一切重大问题,又负责这些法律、法令和决定的贯彻执行,立法权和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问题须从国体和政体谈起。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的阶级性质。包括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对谁实行民主,对谁实行专政等。它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归属。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用来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为了反对敌人、维护自己而组织起来的政权体系。国体和政体是密切地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同时,也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历史具体情况有关系。国体是决定性的,但政体也很重要,它反映着国家本质,对实现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权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人大》2009,(3):16-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原则,就是指建立、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那些指导思想和本质精神。对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至今为止的研究观点并不十分一致。譬如,有的著述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社会主义法制、效能、公开性等。我认为这些概括是不很恰当的。例如,“议行合一”,如果我们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分析出发,就不能得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议行合一”的结论。又如,法制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它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法可依,都能守法。把它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就不很确切。再说,效能根本不能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