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计划免疫,是指按照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儿童和传染病流行地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第四条自治区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制定计划免疫管理规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本行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计划免疫,是指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免疫种类和程序,利用疫(菌)苗有计划地对特定人群实施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以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第三条全省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全省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第四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对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免疫工作,制定计划免疫规划,并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3.
预防接种副反应是计划免疫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有关处理预防接种副反应纠纷的法律规范是1980年卫生部制定的《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这个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对于及时处理预防接种副反应纠纷,保护被接种者和医疗保健单位的合法权益,推动计划免疫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该办法的日益不适应处理预防接种副反应纠纷的实际需要。为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去年卫生部起草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办法》(讨论稿)(以下简称《处理办法》讨论稿),并发至各省市征求意见。关于预防接种副反应纠纷处理问题笔者1995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依法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也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当前有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以下简称"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有关条文规定过于原则,使一些异常反应和事故纠纷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预防接种单位与被接种者或其利益关系人,及社会有关方面对此均有意见。然而,目前国内卫生界、法律界对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较少,明显落后于当前形势需要。为此,本文通过参加《安徽省儿童计划免疫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12月审议通过)的调研起草工作,有机会对当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的保障机制等提出初步建议,以供有关决策机关和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5年4月17日,2个月大的婴儿姚凯在安徽省铜陵市卫生防疫部门指定的计划免疫医院服用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由三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做成的“糖丸”后,竟因此患上了目前尚无药可治的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严重瘫痪,右腿也有股萎缩和脚下垂,经法医鉴定为6级伤残。事件发生后,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专家会诊,并经卫生部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确认,姚凯属脊髓灰质炎相关病例,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为免疫活性疫苗理论上有百万分之一(乃至更小)的致病概率,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尚无法防范控制。基于此,铜陵市…  相似文献   

6.
规章名称发布时间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 1980年1月22日关于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 1980年11月18日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办法 1982年11月29日关于加强AIDS疫情管理的通知 1986年1月3日全国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接种试行办法 1987年9月14日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试行) 1990年2月12日传染病防治监督行政处罚程序 1993年3月20日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首例“服用糖丸致残案”几个争议问题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1 995年 4月 1 7日 ,两个月大的婴儿姚凯在安徽省铜陵市卫生防疫部门指定的计划免疫医院服用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由三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做成的“糖丸”后 ,患上了现尚无药可治的小儿麻痹症 ,左腿严重瘫痪 ,右腿也有股萎缩和脚下垂 ,经法医鉴定为六级伤残。后经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专家会诊 ,并由卫生部门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确认 ,姚凯属脊髓灰质炎相关病例 ,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免疫活性疫苗理论上有 1 %的致病概率 ,现有医学技术尚无法防范控制。基此 ,铜陵市卫生局依据 1 992年颁布的《安徽省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暂…  相似文献   

8.
现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存在规定不够全面、确诊不规范、各地补偿数额悬殊、整体补偿不足、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受种者的切身利益和预防接种计划的实施。完善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一方面应建立客观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认定标准并实行调查人员资格审查制度,另一方面应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建立完全的社会分担机制对受种者实行有效的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生部印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强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并对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规定。规范还提出了对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有关补偿规定。规范要求:县级或设区的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决…  相似文献   

10.
预防接种副反应一般是指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各种不正常反应。因此,实践中使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预防接种副反应一般包括预防接种工作中发生的一般反应、加重反应、预防接种意外、加重或诱发某些疾病及偶合病例、预防接种差错及责任事故等;而狭义的预防接种副反应仅仅指与预防接种生物制品因素及被接种者体质因素相关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于预防接种副反应总是或轻或重地给被接种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的后果甚至还很严重。因此,实践中由于预防接种副反应而导致的纠纷是经常发生的。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产生原因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法制》2009,(1):35-36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卫生部近日公布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2.
预防接种不可避免会产生不良反应。受害者能够获得救济的前提是预防接种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日本法院在医疗事故诉讼中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对预防接种领域影响深远。日本预防接种事故诉讼包括国家赔偿请求诉讼和行政诉讼,法院通过判决的形式分别对因果关系的立证标准、判断要件、举证责任等作出了充分细致梳理,可以为我国建立预防接种领域综合救济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富饶 《江淮法治》2009,(11):44-44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今年,我省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列为二十八项民生工程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工程将从4个方面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包括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补助等。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围绕如何实施好这项民生工程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他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4.
吴海青 《政府法制》2013,(26):I0001-I0002
孟门镇卫生院坐落在山西省柳林县城西北三十公里的黄河岸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功能基本齐全,服务范围辐射全镇30个行政村共17807人,是集医疗、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农村卫生服务工作和村级医疗机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是孟门镇职工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亟待建立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但是因为相关的法律问题缺少理论层面的探讨,也缺少明确法律依据,导致司法实践中量裁不一。同时,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各方均无过错,所以往往在赔偿上也只能“点到为止”,被接种人虽受损害,却无法通过诉讼途径得到相当的经济利益。笔者对预防接种的法律关系、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概念、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归责原则进行探讨,并提出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9,(5):18-20
2月20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共分7个部分,分别就今年立法、监督、调查研究和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和换届选举、代表工作、宣传工作,以及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此前,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也通过了常委会2009年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和代表工作计划。我们相信,随着工作要点和3个计划的逐步落实,新的一年里,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必将取得新进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将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和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预防接种不可避免会产生不良反应。受害者能够获得救济的前提是预防接种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日本法院在医疗事故诉讼中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对预防接种领域影响深远。日本预防接种事故诉讼包括国家赔偿请求诉讼和行政诉讼,法院通过判决的形式分别对因果关系的立证标准、判断要件、举证责任等作出了充分细致梳理,可以为我国建立预防接种领域综合救济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应用超薄层聚丙烯酸胶凝胶等电聚焦电泳结合免疫印迹技术,首次报导中国(辽宁地区)汉族人群血清中H因子遗传多型性的分布。HF的基因频率:HFA=0.4828,HFB=0.5172,按Hardy-Weinberg法则进行吻合度检验,其观察值与期望值一致,并对中国(辽宁地区)与其它人群HF等位基因的差异性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岁末年初,又到了一年一度回顾与总结的时间。刚刚过去的2005年,卫生法制建设工作与卫生改革同步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重点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起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立法工作计划,2005年《初级卫生保健法》和《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工作已经展开,并重点开展了调研论证和草案意见征求工作,对立法中涉及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这两部法律直接关系并保障人民的健康,其立法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卫生系统的密切关注。2005年,卫生行政法规的起草以重点突出为特色。《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0.
制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是有立法权限地方政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法制建设工作。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项目确定得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工作需要和地方法制建设规划,是否与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是否能够按照计划进度时间要求在保证立法项目草案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关键是看立法计划建议项目论证工作做得是否扎实和真正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