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灾情是救灾工作的基础,是救灾决策的前提,若没有相对准确的灾情数据,势必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灾情统计的准确率。一、建立背景资料数据库一是建立基本数据库。按照灾情  相似文献   

2.
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是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基础性的工作,是各级领导分析灾区需求,掌握灾区救灾工作动态,了解救灾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政策指导和救灾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救灾资金是政府用于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专项资金,是受灾群众的“救急钱、救命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怀。准确掌握灾情,管好救灾资金,是及时、高效、有序做好救灾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敦煌市近期发生严重的洪灾,市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全面开展了防灾救灾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汛期救灾工作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汛期救灾工作,提前做好抗大灾的准备;二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区域,全面准确进行调查、核实灾隋,及时上报,为市委、市政府作出救灾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完善细化市乡两级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应急预案,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离岗脱岗,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四是及时下拨各乡镇救灾款20万元,用于解决洪涝灾害期间“三无户”、特困户和缺乏自救能力的重灾户的生活问题;五是加强救灾款物管理。  相似文献   

4.
去年8月以来,我们全省16个州市都受到了严重的旱灾,农业生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农民群众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红河州是我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我从上报的材料和媒体报道,初步了解到灾情和抗旱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计划先到文山州调研,再来红河州了解灾情、了解抗旱救灾情况。  相似文献   

5.
浙民 《中国减灾》2005,(8):53-53
7月18日前后,浙江省民政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抗击“海棠”台风和救灾工作:一是落实好救灾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各地要严格执行台风期间值班制度,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遇到情况及时处理,随时报告。二是严格执行灾情统计报告制度,确保灾情上报及时、准确。各地要切实做好灾情统计、核查和上报工作。灾情发生后,县里3小时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4,(4):44-44
开发研究救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不断提高和实现救灾工作的科学水平。如果提高救灾管理水平,尤其是体现灾情预案系统,则灾情损失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可以减少很多。救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都能提供或具备不同的功能。数据库为救灾基础工作提供依据,资金物资管理从收入到分配,从发放到监管均能公开、透明,救灾捐助成为救灾工作的有效补充,制定救灾预案可以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救灾代码能实现将复杂救灾工作简单操作的目标。就救灾管理系统的资料或数据库而言,如果基本数据得到充分录入,数据库建设基本完备,则该管理系统不但是为民政对象基…  相似文献   

7.
救灾工作历来就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各级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灾情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决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救灭工作的成效。目前,救灾工作普遍存在虚报、瞒报、谎报灾情、荒情,报灾、核灾、救灾工作很不规范,救灾统计很不严肃,救灾补助也没有一定标准。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8.
钟冲 《中国民政》2007,(8):60-60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民政局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近期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具体措施,发挥民政在救灾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二是加强灾情测报管理。建立三级报灾网络,指定村级测报灾情管理员和责任人,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及时排查隐患,  相似文献   

9.
许洁 《中国减灾》2011,(1):44-45
灾情信息统计工作是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信息,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中防灾减灾决策,关系到灾后救灾工作的决策,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2009年,吉林省按照《关于全面推广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统》操作使用及灾情统计制度的培训,之后全省各地开始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报送统计灾情。  相似文献   

10.
及时、准确反映灾害信息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政府科学决策、对灾民实施紧急救助的重要依据.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干部.在从事救灾救济工作的实践中,通过平时深入乡村核查灾情.发现作为灾情信息管理源头的乡(镇)、村两级,灾害信息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许则谋 《广东民政》2008,(10):42-43
9月24日凌晨,今年第十四号强台风“黑格比”凶猛来袭,阳江市多个县区严重受灾,损失惨重。大风无情人有情:灾情发生后,市民政局及其全体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倾全局之力投入到抗风救灾工作中,迅速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灾区开展救灾工作,紧急投入救灾资金购买大米、方便面、花生油、矿泉水和衣被等救灾物资一大批支援受灾乡镇,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2.
杨旭升 《中国减灾》2013,(11):32-33
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是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基础性的工作,是各级领导分析灾区需求,掌握灾区救灾工作动态,了解救灾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政策指导和救灾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救灾资金是政府用于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专项资金,是受灾群众的"救急钱、救命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怀。准确掌握灾情,管好救灾资金,是及时、高效、有序做好救灾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民政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灾害管理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把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救灾工作的基本任务。在救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及时行动。启动救灾应急程序和预案。尽全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今年.民政部根据灾情的发展,按照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工作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4):35-35
3月7日,江西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景德镇乐平市召开。会议总结了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研究部署了2014年工作任务。江西全省各设区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救灾科科长、减灾备灾中心主任、市民政局灾情管理员共6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袁艺 《中国减灾》2005,(8):8-10
备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政救灾系统作为我国灾害管理部门,特别是灾情和救灾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全系统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构建了以83559999为龙头的全国民政救灾应急电话联络系统,在全国范围正在推广使用新的灾情上报系统,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2,(7):61-61
2012年6月20日14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湖北省近期严重旱灾给受灾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7.
灾情管理是民政部门的传统性业务和基础性工作,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也决定民政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发挥。1993年,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并历经几次修订,对灾情报送流程、灾情统计指标解释、灾情报送时效性及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明确。同时,民政部建成了覆盖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的4级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县级以上灾害信息员在统一的业务平台上开展灾情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南方各省遭受严重的台风、暴雨的袭击,在西部、北部地区则出现了罕见旱灾。面对灾情,各地民政救灾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民政部的安排,在应急救灾、灾害救助、灾情管理、备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望2007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全国第十二次民政工作会议也刚刚胜利召开。本刊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副厅长(副局长)等领导,对2006年民政救灾工作做了精练总结,对2007年民政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新的一年,民政人将继续谱写减灾救灾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9.
作为减灾救灾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实践,2005年7月15日下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与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召开部、省两地三点(包括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和河南省民政厅)救灾应急会商会,第一次实现了通过视频方式对灾区的灾情及救灾工作开展会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4,(3):52-53
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 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