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论坛》2014,(9):35-37
讨论和决定本地区的重大事项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四项基本职权之一,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实现当家作主,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重要体现。决定权功能如此重要,不可或缺,但与立法、监督、选举任免其他三项职权相比,它的行使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它既不像立法权、监督权已经有了国家顶层具体制度设计,实施起来比较明确,也不像选举任免权那么规范具体。  相似文献   

2.
李力 《云南人大》2007,(11):33-34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人们通常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分解为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任免权,这四权构成国家权力的主体,为的都是服务于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这个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12,(9):44-44
马岭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载文《地方立法权的范围》,探讨中央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的分工问题。其一,属于“中央立法,中央执法”的事务。涉及国家主权的领域,如国防、外交、外贸、关税等;涉及中央国家机构组织法等国家政治体制问题。其二,属于“中央立法,中央和地方都要执法”的领域。包括大量的行政性法律:涉及中央和地方关系协调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二级多层”的特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是我国立法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在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开放30年我省地方立法的发展及成就地方立法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项重要职权,地方立法是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争夺,实质上是为了获得在改革中先行先试的权力。先行先试权,类型上包括先行立法权和变通立法权。由国务院授予地方先行先试权,存在着较大的法理缺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是授权的适格主体。对地方授予先行先试权,应当参考经济特区的设立经验,由国务院审核并提出建议,再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决议的方式批准。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地方人大立法中的应有之义。创新始终是地方立法机关考虑和规划立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评判地方立法质量与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地方立法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执行性立法权,即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执行性规定;二是自主性立法权,即可以相对独立地制定针对地方性事务的法规;三是先行性立法权,也称"实验立法",也就是对国家尚未立法的空白地带,在一定  相似文献   

8.
地方立法是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我省16个州市中有7个市不享有地方立法权。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些没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有了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和调整一些地方事务,实现社会公共职能的现实需求。在立法实践中如何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解决其立法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秦醒民 《今日海南》2007,(10):34-36
海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既有宪法规定的省级地方的立法权,又有全国人大授予的经济特区的特别立法权,海口市还享有较大市的地方立法权,保亭、陵水、乐东、琼中、昌江、白沙六个民族自治县还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这表明我们海南具有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和经济特区所不可比拟的立法资源优势和法规载体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议程。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包括: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李金夫 《人大研究》2000,(12):19-19
●地方人大的决定 ,是把党委的主张同人民和国家的意志统一起来。地方党委要善于把本地区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通过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作出决定。加强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能 ,应正确认识和理顺地方人大决定权与同级党委决策权的关系。我们党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 ,党领导国家政权 ,领导国家事务。党领导国家事务与人大决定国家事务 ,本质是一致的 ,都是代表人民的利益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但是 ,由于党同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 ,职能不同 ,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不同 ,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  相似文献   

12.
人大代表既是我国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的主体,又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优化人大代表结构,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人会制度,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自1979年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  相似文献   

14.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区别和联系?关于二卷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其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合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决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涵义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人代会制度的实质。这一实质是由人民民王若故的国家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15.
《人大研究》2011,(8):50-F0004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宪法赋于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关于地方立法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为了给地方立法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发表的园地,辽宁省地方立法研究会主办了《地方立法研究》。《地方立法研究》确定每年编辑一卷,  相似文献   

16.
法律授权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性立法权,在我国已经历三十年实践,但地方立法的权限和范围一直不够清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着重提到了这个影响地方立法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行政法共同构成地方立法权的法律渊源。这些规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限定地方立法的,如《立法法》第八条列举了十项立法保留事权,如《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将特定种类的行政权力作为法律保留,并对地方立法规定特定行政权的幅度作了限制。二是对地方立法授权的,如《立法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性事务"属于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以来.我省陆续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当选的各级人大代表,是我省各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在代表人民依法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发挥好知情履职、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政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拥有行政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享有立法权的依据是《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其中《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征集地方立法项目的渠道主要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等。相对来说,地方立法项目的来源渠道比较狭窄,而且立法项目多是以公众利益单位形式出现,缺少直接来源于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渠道的地方立法项目和地方性法规草案。那么,怎样弥补地方立法在这方面的缺憾呢?笔者认为,进一步扩大地方立法的项目来源渠道,有偿向社会、公民和民间团体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项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三思想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较复杂的知识体系,有些内容如果区分不当,学生容易混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是: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体系。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