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尹志 《学理论》2012,(23):34-35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资本家越来越富有,资产阶级因此鼓吹资本主义制度是最自由的制度.然而,并不像资产阶级所标榜的那样,工人阶级却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在工资的掩盖下,资本主义剥削的罪恶被隐藏了,工人正逐步走向越来越不自由的境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2.
在苏维埃俄国决定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时候,俄共党内、苏维埃政权内部以及在工农群众中有不少人大惑不解。有的人说,“我们刚把本国的资本家赶走,现在又要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了”,这是在“出卖我们的俄罗斯母亲”,让工人“退回去受资本家的奴役”;有的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事业的背叛”;也有人担心,利用资本主义会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立资本主义”,等等。列宁对这些反对意见非常认  相似文献   

3.
在苏维埃俄国决定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时候,俄共党内、苏维埃政权内部以及在工农群众中有不少人大惑不解.有的人说,"我们刚把本国的资本家赶走,现在又要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了",这是在"出卖我们的俄罗斯母亲",让工人"退回去受资本家的奴役";有的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事业的背叛";也有人担心,利用资本主义会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立资本主义",等等.对此,列宁说对这些反对意见要非常认真地倾听,因为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实行租让可能带来的危险.同时他认为一些群众的意见和担心是出于一种革命本能,而我们决不能受这种革命本能的支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看来,剥削既是一个生产关系范畴,也是一个生产力范畴。剥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迅速发展,具有历史正当性。资本家对绝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是剥削,而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则不属于剥削。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资本家的劳动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个人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近一、二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或发展,但增长率低,失业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工人处境无多大改善,工会组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工人运动在诸如就业、集体谈判、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课题,引起工会和工人的忧虑和不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多年经济危机之后,至今仍回升乏力,资本家不愿扩大投资,政府采取紧缩政策,钢铁、煤炭、纺织等传统工业普遍衰落,新兴工业  相似文献   

6.
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成问题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会是劳资矛盾和劳资斗争的产物。工会是工人利益的代表,是维护工人权益、反抗资本家剥消和压迫的组织。因此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就是在劳资关系中代表和维护劳方的权益。可是在工人阶级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带有根  相似文献   

7.
正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有个"购买力学派"。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学派,只是当时美国财经观察家、部分学者所持的一种共同观点。它的主要思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需不足。要刺激内需,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劳工工资,让产业工人买得起他们双手制造的产品。产品有了销路,工人生活质量提高,资本家也有了钱赚,国家也有了税收,这真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这种观点遭到了猛烈抨击。反对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于天宇 《理论探讨》2023,(1):140-14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部分将资本家比喻成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主动轮”,并指出,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因此,资本家的私人消费也就成为对他资本积累的掠夺。这使得资本家必须履行其“主动轮”身份的义务,在资本主义“竞赛社会”中不断轮转,并带动作为“从动轮”的劳动者。马克思“主动轮”的比喻揭露了资本主义“竞赛社会”中主体的“齿轮”本质,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机制下,资本实现了全方位的自由,而主体则被迫陷入自由陷阱,失去自由。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主体空场,即人的主体地位沦陷,全体人成为维持资本机器运转的齿轮。在此意义上,资本权力已然取代了全体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资本权力的控场。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现代社会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这是产生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从政治哲学角度历史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即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除睡眠、饮食等基本生活时间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几乎占据了工人时间的全部,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流程中的工人不具备获得自由时间的条件,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基本的生活资料,马克思从人学角度指出,分配正义仅仅是充满政治激情的伦理谴责,无产阶级要获得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条件,必须在人类解放的过程中赢得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进行过三次大的调整.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充分反映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变化之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产物.在这种市场中,私人资本家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价格在市场中自发形成;经济活动的动力是资本家个人获取剩余价值;企业完全受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强制地维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在这种经济中,如何把分散决策的行为协调为整体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在消费者获得最大消费效用、生产者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就是自由市场经济调节所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另一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前者极力推崇,而对后者则无情拒斥。卢卡奇、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列斐伏尔等都从各自不同角度批判了现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认为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个病态的富裕社会。但同时,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认为机器可以直接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过时了。这样,异化理论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将引发资本主义体系的自我坍塌:生产由资本家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得来,价值的"剩余"会进一步引发生产的剩余——生产出来的商品将不可避免地逐步过剩——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无法完全消费掉这些生产。这又是为什么?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本家获取越来越多剩余价值的同时工人变得越来越贫困,以至于他们无法消费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0)
马克思的工资本质的核心是劳动力即商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工资。马克思深入分析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得出必要劳动是工资的来源,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重要理论。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工资本质论是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延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今天,重温马克思的工资本质论,对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在经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总结了巴黎公社工资原则的经验,指出:“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5页)恩格斯在一八九一年为单行本写的导言中进一步指出:“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六千法郎。这样,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各代议机构的代表规定限权委托书,也能可  相似文献   

15.
王彦飞 《学理论》2012,(32):30-31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中的决定性的一步,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性的一步。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决策层的认识和民族资本家的心态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经历了战后20多年的繁荣后,到70年代中期转向持续滞胀,直到今天的低速增长、经济面临严峻的局面;与此同时,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这些都导致了各个国家对经济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革,纷纷采取紧缩政策,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切变化都给工会运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高失业率,由于经济低速增长,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的传统工业萎缩,结果造成了大量失业,如去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失业率高达11.7%。二是会员率持续下降。由于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工会力量强大的传统产业部门中,工人大幅度减少;在工会力量削弱的第三产业、小企业和白领工人中,工人则大幅度增加,而这些工人又往往是比较难于组织的,这就导致了工会会员率大幅度下降。三是面临资方和国家的强硬政策。许多国家的资方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在工资、工时、就业和福利待遇等问题上,随意改变和压低劳工法令和集体合同中规定的标准;一些国事颁布或修改法令,限制工资增长,限制罢工,干预和侵犯工会权利,这些使工会陷入了新的困境。在如此严峻的挑战面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运面临着探索变革的艰巨任务。许多国家的工会围绕着“工会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迎接挑战’、“自我革新”、“重建工会”等等口号,设想了种种变革的措施。这种初步的探索和变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黄徐箐 《学理论》2011,(21):60-61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家之一,与其他两位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的理论体系是鉴于实践的基础上。欧文创办了新纳拉克工厂,切身的融入工人阶级。为了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现状,他在自己的工厂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诚然,欧文的社会理论体系有不少闪光点,但是他未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他反对暴力革命,忽略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最终,欧文的社会改革计划失败了。  相似文献   

18.
李新市  王江澜 《学理论》2008,(12):17-19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的重要一方,工人仅仅表现为物质劳动力,表现为商品。他所从事的剩余劳动按其本质来说,是内在的强制劳动,然而在外表上却似乎是自由买卖与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尽管资本家身陷于资本的被颠倒了的关系中,但他却体现了这种关系的肯定的、统治的一方,因而他感到很快乐。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里,不管生产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多么复杂多变,只要主体与客体分离,工人阶级被剥削、被支配的命运就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理论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情况,使得如何结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来理解“两个必然”,成为大家公认的难点。在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中,大都一般地阐明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并没有改变它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没有消除资本  相似文献   

20.
“消费道德”是西方国家里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其中包括消费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扩大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大力发展消费品,甚至各种奢侈品,在群众中推销。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工资的一定提高、工作时间的缩短和空闲时间的增加,为资产阶级推行和传播“消费道德”创造了客观条件。资产阶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