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玉书 《湖湘论坛》2001,14(3):67-68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主要分洪通道和蓄洪湖泊。它吞吐长江,接纳湘、资、沅、澧四水。滋润着万顷良田,维系着湖区一千多万人口的生存安危。但近百多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后半叶,洞庭湖由于常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湖区河床升高,湖底变浅,库容萎缩,水灾日趋频繁。连年的抗洪救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加速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使洞庭湖区日趋严重的灾情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治水、治土、兴林相结合,强化蓄水保土…  相似文献   

2.
退田还湖:治理洞庭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洞庭湖治理措施大多就防洪研究防洪,结果是堤越修越高,防汛任务越来越重。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日益突出。长江每年汛期洪水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所以我们在新世纪要跳出单纯修堤挡水的观念,从生态的高度来看,多蓄水保水,综合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是根治洪水灾害的良策。洞庭湖是长江的蓄水湖,又是长江的生态湖,它既是国家的粮林渔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但当前洞庭湖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1)建国以来洞庭湖和长江河滩泥沙淤积,加上湖泊堵塞和围垦,使洞庭湖出口城陵矶水位抬高1.85米,洪水威胁和修堤防汛任务…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地面高程一般在吴淞50米以下,为我国长江的主要调蓄湖泊,人称“八百里洞庭”。总面积18780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湖泊面积3991平方公里(天然湖泊面2691平方公里,洪道1013平方公里);堤垸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有堤垸227个,总面积1664万亩,其中耕地879万亩,内湖105万亩,渠道沟港2万公里,150多万亩)。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又吞吐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达3018亿立方米。1998年天然湖泊调蓄量256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朱毅 《中国减灾》2006,(1):50-51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境内主要河流为湘、资、沅、澧,四水汇入洞庭湖,长江有三口(松滋、太平、藕池),自北向南注入洞庭湖,形成以洞庭湖为辐射状水系。全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夏秋多旱等特点。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在年内和年际、地域分布之间变化很大,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2~2.8倍。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境内主要河流为湘、资、沅、澧,四水汇入洞庭湖,长江有三口(松滋、太平、藕池),自北向南注入洞庭湖,形成以洞庭湖为辐射状水系。全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夏秋多旱等特点。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由  相似文献   

6.
一、洞庭湖的基本情况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地面高程一般在吴淞50米以下,为我国长江的主要调蓄湖泊,人称“八百里洞庭”。总面积18780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湖泊面积3991平方公里(天然湖泊面2691平方公里,洪道1013平方公里);堤垸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有堤垸227个,总面积1664万亩,其中耕地879万亩,内湖105万亩,渠道沟港2万公里,150多万亩)。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又吞吐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达3018亿立方米。1998年天然湖泊调蓄量256亿立方米。洞庭湖区冬枯季有水面1171.897平方公里,泥滩地1134.655平方公里,草地1031.819平方公…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综合治理洞庭湖,不仅有利于湖区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8年大洪水以后,通过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和生态产业发展,洞庭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洞庭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洞庭湖,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调蓄长江洪水重要的通江湖泊,历史上曾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由于入湖泥沙淤积、高洲围垦、并垸合流、盲目开垦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堤垸如鳞”、湖床…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中下游水位降低,对鄱阳湖水资源"拉空"作用明显。枯水期鄱阳湖蓄水量进一步减少,低枯水位成为常态。如果不高度重视并加以治理,鄱阳湖将失去其原有地位和功能。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接处。淡水湖泊湿地(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等)是长江水系有机组成部分。鄱阳湖水文过程是入出湖水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近来,全省各地连续降雨,四水及洞庭湖水位相继上涨,滨湖部分地区已超过警戒水位;湖区一部分低田被渍;丘陵山区一部分田遭受山洪冲刷。在此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表现了顽强的斗争意志,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据气象预报,全省本月中、下旬和六、七月仍然多雨,四水上游及长江上下游降雨量也比较大,南北洪峰在洞庭湖相遇的可能性很大;根据洞庭湖区每隔四、五年出现一次较大洪水的规律,今年很可能出现一次较大的洪水;同时历年的规律往往又是湖区大水、山区干旱。因此,与水旱灾害作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兴修水利、消除水患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口骤增、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人与水之争问题日益严重 ,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为此 ,我们选择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认为 ,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是根治水患的根本前提和条件。一、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特征与成因洞庭湖曾是我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 ,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我们取洞庭湖为中心 ,地辖湖南27个县(市、区)和15个国营农场 ,还包括湖北省松滋、公安、石首3个县…  相似文献   

11.
正王金南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报告题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思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体现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的"三水并重"思路,狠抓上中下游统筹协调、"两湖一口"(洞庭湖、鄱阳湖及长江口)等重点区域、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重大制度体系创新的"四抓同步",建设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和安全长江"五江共建"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强调水资源利用的上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21,(6)
正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作为"鱼米之乡"的八百里洞庭,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生态和生产条件,使洞庭湖担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洞庭湖湿地和城陵矶水文站考察,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一湖碧水连接着湘鄂两地。共同守护一湖碧水,湘鄂一家携手作为。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夏季是一段撼天动地。摄人心魄的日子,被人们奉为生命之源的水,失去往日的温情和驯服,向人类展露出了它肆虐和不羁的一面。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百万军民与洪魔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斗,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战果。荆江分洪大转移作为’98之夏抗洪战役的重要篇章将永载史册。(一)1998年6月入夏以来,长江流域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剧涨,加之上游来水源源不断,下游退水缓慢,洪峰一浪追着一浪、一峰高过一峰,从宜昌到长江人海口1800多公里江段,上下游水位落差仅50米,长江水位久涨不落,沿江…  相似文献   

14.
于浩 《中国人大》2012,(13):20-2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因一篇《岳阳楼记》而闻名遐迩,殊不知其更有"长江之肾"的美称。然而,随着沿湖地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采砂船、小造纸厂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一时之间连湖区的居民吃水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什么是湖湘文化,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它有哪些特色,它对今天的湖南有多大的价值。这些问题,近年来常为湖南人所提起。我们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洞庭湖,交通被山水所阻,历来与外界联系不便。湖南山多田少,人口繁盛,食者众而出产薄,谋生不易,穷苦人居多。清代史册上说湖南一年的税收,不及江南一大县,可见地方之贫瘠。这是湖南省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湖南交通不便却不闭塞。湘、资、沅、澧四水都可通过洞庭湖直达长江,东边的江浙,西边的巴蜀,皆能一水相通。出洞庭向北走,一路再无大障碍,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河…  相似文献   

16.
正守护洞庭碧水,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要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作为立法根本遵循,推进法律制度供给侧改革,以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契机,顺应湖泊立法保护趋势的要求,把握洞庭湖保护系统立法与重点立法的辩证关系,既要聚焦洞庭湖保护立管用、可行的良法,又要跳出洞庭湖织密  相似文献   

17.
1、武汉市得水独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水是维系生命和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环境生命的血液。没有它,环境的生命就会结束。然而水也是脆弱的,具有易破坏和易污染的特点。近代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城市化,水体污染和水量不足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武汉市濒临长江、汉水,湖泊密布,支流众多,可以说得水独厚,人们称它为江城,是当之无愧的。长江武汉长145公里,由沌口起流经城区约60公里。汉水是汇入长江的最大支流,从汉川县进入武汉市,至集家嘴与长江汇合,全长约56公里,流经市区约47公里。此外有府河、巡司河及东湖、墨水湖等支流水系汇入,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河网水系。汉江站多年平均流量23500秒立米,历年最大  相似文献   

18.
岳阳天下楼     
形势沿革“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开篇中,仅用了34个字,就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号称“八百里洞庭”的洞庭湖目前实际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30.8米。在历史上曾称为云梦泽、重湖、五湖、巴丘湖等。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纳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堵塞)等长江四分流,绕过君山,在岳阳楼下奔腾而去,于城陵矶三江口吐入长江。据载,岳阳楼肇自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三国时期,鲁肃受孙权之命替代周瑜赶赴巴丘(现湖南省岳阳市)…  相似文献   

19.
正审计署6月19日首次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报告,审计发现,9省份56个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存在排污口、养殖场等违规建设项目。洞庭湖等5个国家重要湖泊,由于统筹治理不到位等原因,2017年的水质仍为Ⅳ类及以下。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受制于水,又得益于水.长江、汉江、清江和众多的湖泊、水库,哺育了广袤肥沃的江汉平原和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造就了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和水电之都宜昌、丹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