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凡 《党史博览》2001,(10):19-24
在基辛格第二次来华的接待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基辛格一行刚刚离开中国,周恩来便立即布置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这次接待、警卫基辛格的工作进行认真地总结.  相似文献   

2.
梅兴无 《红岩春秋》2023,(10):50-53
<正>2023年7月,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远渡重洋,再度访华。52年前的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转道巴基斯坦,对中国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基辛格由巴基斯坦飞往中国时,赴巴迎候基辛格的是中国外交部西欧北美大洋司司长章文晋,他带领一个4人接待组专程前往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与基辛格握手的中国外交官。  相似文献   

3.
1973年9月22日,曾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第56届国务卿。尼克松总统在基辛格就任仪式上说,基辛格是在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时刻,执掌这个部门的工作的;基辛格也是第一个在任命前就访问过北京和莫斯科的国务卿。这番话说明了基辛格在美国对外政策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会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记忆最深的是他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  相似文献   

5.
令世界折服的外交家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他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利比亚  相似文献   

6.
基辛格堪称上世纪的谈判大师。据说,有一次,基辛格主动为一位穷老农的儿子做媒,想试试自己的折中之技。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基辛格说:可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7.
"鬼城"丰都旅游经济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娟 《探索》2005,(1):165-167
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的丰都,是一座依山傍水,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尤其是鬼城名山风景区,素以“鬼城幽都”、“阴曹地府”的神秘文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的“神曲之乡”,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古迹。景区占地4平方公里,常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2004年景区安全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其中海外游客1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000万元,上交  相似文献   

8.
1983年3月,章文晋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我随意文晋到美国不久,基辛格博士和夫人南希在家里设宴欢迎我们,那是我第一次到他的家。这是纽约公园路一所高级公寓楼中的一层。在美国,据说地区不同,房租会相差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公园路是纽约最高级的住宅区,马路相当宽阔,两旁树木青葱,地处纽约中心区而不吵闹也不乱,这在大城市中是非常难得的。这地段的公寓楼比较古老,不是高层建筑,走进门即会令人有不同一般之感,虽是楼房但相当宽敞。基辛格夫人是瘦高个子,相形之下,基辛格博士显得矮胖了。在北京的时候我与她曾有一面之  相似文献   

9.
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正式谈判未开始前,基辛格向周恩来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1983年章文晋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不久,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就在自己家里设宴欢迎他和他的夫人张颖。基辛格曾是国际外交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从政生涯中的最得意之作,是在1971年奉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之命秘密访问中国,打开了隔断二十余年的中美关系大门。正是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章文晋夫妇结识了基辛格。时隔27年,张颖回忆起他们这段《与基辛格博士的缘分》,仍是那般兴味盎然。  相似文献   

11.
基辛格堪称上世纪的谈判大师。据说,有一次,基辛格主动为一位穷老农的儿子做媒,想试试自己的折中之技。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基辛格说:“可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  相似文献   

12.
折服世界●三年时间里,他会见外宾百余次,思考问题敏锐,言辞铿锵有力,令世界为之折服。在我给小平同志做专职保健医生的三年时间中,他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他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还有他接受法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英国、丹麦等国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等。那时,他已是76岁的人了。然而,给人的印象全然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他的精力很旺盛,外事活动频繁,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一天会见几批客人是常事,他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对答如流。就拿1982年9月24日来说吧,我作为专职保健医生,对小平同志24日那天紧张的安排、繁忙的工作很担  相似文献   

13.
<正>1982年,我慕名拜舒同首长为师学习书法艺术。1995年,我有幸从空军调军科任舒同首长的秘书。1998年5月27日,舒同首长在走完了93年充满坎坷的漫长岁月之后,飘然仙逝。每当我想起往事,舒同首长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拜师大首长1982年春节,在北京西山脚下空军某部气象台当观测员的我,第一次兴冲冲地回到了阔别4年的家乡——江西东乡探亲。在一次家宴中,听叔伯们议论说舒同是东乡人,是中国书协主席。说者无心,听者  相似文献   

14.
在周总理诞辰105周年之际,我有幸采访到了曾连续17年担任周总理英文翻译的冀朝铸老先生。他向我谈了周总理的许多动人故事。1971年夏,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第一次秘密访华。他下塌钓鱼台国宾馆后,随时准备应召到中南海去拜会周总理。后来,听说周总理要到宾馆来看望他,他大为吃惊,又深为感动,忐忑不安地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车子到后,周总理微笑着下了车,与快步迎上前来的基辛格热烈握手,谈笑风生。在后来的岁月里,基辛格还多次提到这件事及他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冀老先生还告诉我,周总理在外交活动中向来反对大国…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10)
正时光似流水,自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已37年,但建交前我赴美国华盛顿建驻美联络处的工作经历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抽调人员组建联络处1973年4月,我在外交部西欧司英国北欧处主管挪威工作,正忙于准备接待挪威首相一行访华。某日,司领导通知我去检查身体并告诉我,接待完挪威首相访华后即交接工作,转调去驻美联络处工作。当时我自以为忙完挪威首相接待工作后,总会有一二个月时间准备熟悉有关美国情况,谁知5月18日刚接待完挪威首相从广州回到北京,即接到通知,让我5月28日随黄镇主任夫妇等首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1973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抵达北京。这是他同年的第二次访华。11月12日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会谈时,毛泽东谈到台湾问题。基辛格表示,美国不能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美方态度暧  相似文献   

17.
197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这一年,邓小平共接待、会见、迎送各种国际代表团或外宾64批(次),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12次,批阅外事文件27件,阐述和宣传了毛泽东外交思想;对法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增进中法相互了解,推进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先后接待基辛格、福特访华,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采取以民间推动官方的策略,促使《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写上“反霸权主义”条款;支持第三世界,发展同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回顾1975年邓小平主管外事的经历,对认识和总结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不仅是我党的领袖,是全国人民所崇敬和爱戴的世纪伟人,在国外也有一大批的追慕者。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外交家、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基辛格博士作为两国高级会谈的先行官,曾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会谈,深为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毛泽东"身上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曾作为向导和随行翻译,协助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名噪全球的《西行漫记》的采访工作;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领导者之一;他曾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新中国外交史上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与他有关。他是深受周恩来赏识的外交才子;他曾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为"我见过的最有能力的人民公仆之一"、"值得信任的朋友";而他的老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感叹:"这个人,整个生命都用在外交上了。"○○○○○○○○○○○○○○○○○○○○○○○○○○○○○○○○○○○○○○○○○○○○○○○○○○○○○○○○○○○○○○○○○○○○○○○○○○○○○○○○○○○○○○○○○○○○○○○○○○○○○○○○○○○○○○○○○○○○○○○○○○○○○○○○○○○○○○○○○○○○○○○○○○○○○○○○○○○○○○○○○○○○○○○○○○○○○○○○○○○○○○○○○○○○○○○○○○○○○○○○○○○○○○○○○○○○○○○○○  相似文献   

20.
正青春不是一个年龄段,而是一种精气神。1976年2月,83岁的毛泽东再次会见尼克松,与他进行了长达100分钟的谈话。面对如此一位思维清晰而又充满睿智的高龄老人,尼克松不仅感到惊讶,而且深深为其"精神和思想的活力"而折服。1988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同邓小平对话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知道你是中国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