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平等的民事主体即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称为经济合同。依照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和经济合同法律体系的分类,经济合同具体分为: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创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等等。这些具体的合同,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当它们发生纠纷时,除了原则上都要适用《经济合同法》以外,还要依据合同性质适用具体的不同的条例。如购销合同纠纷要适用《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或《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加工承揽合同…  相似文献   

2.
一些论及经济合同法律特征的文章和书籍,几乎都谈到这一点:“签订经济合同的双方必须是法人.”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二条也明确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人们认为在经济合同法律关系当中,只有法人才是其主体.一些论及经济合同法律效力的文意在对无效合同的确认时,也都把“主体合格”即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作为重要一条.但是,经济合同法在附则中又补充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经济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这样,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什么是经济合同的确切概念.如果说“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企业每年约有四亿份合同.由于法人的经济联系广泛,对外经济交往频繁,业务复杂,每一个合同都由法人代表机关亲自签订,不仅不利于业务的开展,而且也很难办到.因此,法人的许多经济合同,是由法人机关委托的代理人签订的,在企业之间,这种委托代理现象很是普遍.当前,在经济合同委托代理,即代订合同中,有一个应该引起关注的现象,就是某些企业往往委托不属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第一条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第二条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为单位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骗取的财物被该单位古有、使用或处分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责令该单位返还…  相似文献   

5.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强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变更、解除合同的行为,很可能侵犯法律授予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这类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予以受理。对这类案件,应当如何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呢?为弄清这一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民李合同、行政合同的概念与区别按照合同的性质划分,合同分为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两类…  相似文献   

6.
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卫红  王广兴 《中外法学》1994,(2):39-42,46
<正> 一、经济合同纠纷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我们在理论上给经济合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义:经济合同是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民事主体之间,在生产流通领域内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经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如同无形的锁链,把合同双方当事人联系在一起。除非经过当事人之间协议解除合同,或经合同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经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7.
经济合同纠纷和合同犯罪的区别1.签订经济合同时的经济状况不同。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一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一定的经济实力与合同的履行能力相适应,有资金有货源,并明知自己的经济状况可以承担合同行为的义务。合同诈骗犯罪的主体一般不具有履行合同标的能力,并...  相似文献   

8.
一、从主体到行为近十多年来,我国民事立法表明和记载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可以说,取得了比建国后任何时期的民事立法都辉煌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现行许多民事法律只适用于特定的民事主体。例如:第一,《经济合同法》只适用于法人之间,法人与公民的经济合同仅仅参照执行,而公民与公民的经济合同则不适用;第二,《涉外经济合同法》只适用中国的经济组织与外国的  相似文献   

9.
<正> 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是指签订涉外经济合同的当事人,也就是在涉外经济合同中确定的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它是构成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之一,关系到合同是否有效和能否顺利履行的问题,因而有加以明确和重视的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下称《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同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之间订立的经济合同……”这就是说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必须有一方是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即中方主体;而另一方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即外方主体。这是法律对涉外经济合同主体的特殊要求。在有三方以上当事人签订的合同  相似文献   

10.
马某侵占公司合同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诸葛笔者认为,本案中马某利用担任联营体职务之便,侵占该联营体花大笔资金签订的边贸经济合同,私自履行,获取巨额利润的行为,属经济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而不宜以犯罪论处。首先,从马某行为的本质来分析,马某作为法人型联营体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经济合同与涉外经济合同都是当事人之间以平等互利、协商一致为原则达成的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982年开始施行的经济合同法与1985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及其一些配套法规,对这两种经济合同作了具体规定。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对两者的不同法律规定作如下比较:一、合同主体方面:国内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都是我国的经济组织与个人.(包括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公民个人),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是我国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在法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经济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此条是否包括农业生产责任制合同,没有指明。人们对此认识上有差别,执行也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农业生产责任制合同不是经济合同,主张法院不管或基本不管;有的同志主张管。  相似文献   

13.
变更合同适用默认规则吗?结辑同志: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桐油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当月月底前分期分批向乙公司交货,货到付款,每交付一次结算一次。甲公司第一次交货后,双方依约履行,钱货两清。甲公司第。次交货时,乙公司开给甲公司的收货单上将吨价降低了30...  相似文献   

14.
当前假冒商品甚多,对消费者危害非浅。同时,假,又与经济合同结缘,造成恶果累累,笔者根据对一些企业经济纠纷的调查,拟就经济领域中各种“假”的形态,造成“假”的原因及以法治“假”等问题作点剖析和探讨。目前,“三角债”是我国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形成“三角债”的原因很多,但“假”是重要的一条。其主要表现为:1.假法人,非法经营。探究纠纷当事人签订经济合同时的主体性质,有的不是法人却冒充法人;有的法人资格已被撤销,却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个体户、个人承包户等也以法人名义从事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10日.发包人甲公司与承包人乙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乙公司承建某综合楼工程,工程款支付采取分阶段支付的方式。合同签订后,乙公司依照合同约定时间如期开工。该综合楼地下室工程完工后,因甲公司未及时支付工程款,乙公司无法施工,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诈骗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以签订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诈骗 此种犯罪在经济诈骗犯罪中占有极高的比例,而且极易与经济合同纠纷混淆起来。此种犯罪最常见的手段是以法人名义与其他单位签订经济合同,以此来诈骗货款。事实上,这个“法人”并不具备法人资格,如没有经过合法的批准与建立程序,没有营业执照而非法营业,甚至是借用别单位的法人名称、帐号等;有的虽然具备法人资格,但其进行的经济活动与其经营范围和业务能力完全不符,因此不可能履行签订的合同。区分经济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原则应该是:前者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犯罪手段来达到诈骗的目的,因此,从客观上说,所谓的“合同”完全不能履行;从主观上说,行为人也不准备履行“合同”,或者是为了掩人耳目而仅仅象征性的履行极少部分的“合同”。而后者是指合同不能完全履行,即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纠纷,如货物的质量、数量或包装不符合合同的要求,没有按指定的时间、地点交货付款等等。对签订合同时准备履行、但由于客观情况变化而无法履行的,不应认为是经济犯罪;对既知合同无法履行、又收取了对方货款拒不退还、长期非法占有的,应认为是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技术合同法明确规定,技术交易必须以书面合同的形式来实现。由此可知,当事人订立技术合同是技术交易的前置条件。当前技术合同在订立和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技术合同中的无效合同相对经济合同中的无效合同要多一些。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主体不合法,如有一些企业签订的技术合同,当事人是未取得法人资格或又未受法人委托的分厂、车间、服务队等。  相似文献   

18.
某些非法人团体组织的诉讼主体问题初探张忻如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究“其他组织”一词,显见是个“模糊语定义”,其包容对象有哪些非法人团体、组织、集合体?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 第一条 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 第二条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为单位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骗取的财物被该单位占有、使用或处分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20.
对横向经济联合合同的公证工作,是各地公证机关在广泛开展经济合同公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证旨在确认横向经济联合合同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因此在出证以前必须对横向经济联合合同进行全面审查,保证出证合同的合法、真实、有效。 (一)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即合同双方当事人有无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经过审查确认其有无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经济活动的资格。以法人为例,要审查法人是否业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和有关组织批准,审查其是否在经营范围内活动,审查其资力、财力、技术、设备。如果法人代表人签署联合合同,应令其提供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和授权委托书。审查的目的,是确保联合合同的双方都是合格的民事主体,都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