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可持续消费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才能建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可持续扩大再生产,也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科学发展,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具体表现在其链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上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困和过度消费导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恶化。倡导可持续消费,让青年了解和参与可持续消费,是遏制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阶段,消费模式主要受消费意识、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因此,应加大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将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者的理性消费结合起来,形成低消耗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从而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机制,人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和关键因素。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角度出发,解析其对可持续消费产生的深远影响意义重大,提出加大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对可持续消费效应的重点措施:健全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拓宽经费渠道、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建立专业、课程、教材顶层设计与更新机制、完善纵向培养体系、统筹横向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遵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双规律"的融合,增强可持续消费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消费异化,使消费者迷失,所带来的后果是自然、劳动、科技、人性和消费的异化,造成人类难以承受的生态危机。消费异化的特征是消费至上的享乐主义,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因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通过消费文化引导,大力提倡生态消费,扭转消费异化,形成全社会的消费自觉,奠定合理消费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前消费领域出现的病态消费进行了剖析 ,认为实现消费伦理化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一。分析了实现消费伦理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而提出要建立一种既利己又利人的新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两难抉择,面临着提高人民群众消费水平与节约有限资源的双重压力.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既不应像当前的一些发达国家那样过分地一味追求高消费生活方式,也不能简单地"节制消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消费应当是俭朴、实惠型的.当前的市场疲软是引导群众以科学、合理、适度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大好时机.不能单纯依靠降低利率、实行消费信贷等措施鼓励对积压品的消费,否则,其结果只能是固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弱化市场调节功能,进一步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产品的积压.这就需要我们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出以可持续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增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意义重大。欠发达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跨越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和保证,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