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华加志 《当代贵州》2011,(27):29-29
在台湾的时候我就知道贵州是一个好地方。贵州气候宜人,景色很美,新开发的地区很多,感觉贵州一直在进步当中,比我想象的贵州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2.
卫望军 《当代贵州》2011,(27):14-14
以前在我想象中,贵州是比较封闭、比较落后的,但是,这次亲身来到贵阳,让我彻底改变了对贵州的刻板印象,尤其是贵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让我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3.
陈会新 《当代贵州》2011,(27):14-14
我以前没来过贵州,这次填补了我的空白。过去只知道贵州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这次到贵州来,去了一些地方,有了新的感触、新的认识,感受到贵州、好水、好地方,  相似文献   

4.
贵州民族文化相当丰富。 发展文化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大和小的关系,也就是整体和局部的1司题。贵州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内涵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贵州舞蹈曾经在60年代辉煌过,一度沉寂了几十年。近年来,《好花红》、《依依山水情》、《多彩贵州风》给贵州舞蹈增添了一些光彩。2006年荷花奖(全国舞蹈最高奖)在贵州举办,本来是个好机遇,但贵州舞蹈铩羽而归,一个奖也没有得到,这和几十年来贵州舞蹈自然发展的状态不无关系。而我们舞蹈界而在这样的状态下丧失了自信,无编导无演员,好一点的都让外省挖走了,遑论出作品、出人才。与此同时,在贵州民间,很多原生态和民族民间舞蹈也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和抢救,已呈现流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冯琦:一是没想到贵州这么好、二是没想到政府这么忙、三是没想到这么受重视。"进了贵州门就是贵州人。我不是贵漂,而是新贵州人。"这是7月1日,我们见到冯琦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从中国银行总行来到贵州挂职任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助理,冯琦说他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没想到贵州这么好、二是没想到政府这么忙,三是没想到这么受重视。"冯琦曾是一名军人,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并在38军、  相似文献   

7.
殷文霞 《当代贵州》2012,(35):26-26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履行代表职责,把大会的精神领会好传达好。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强国战略,这让我深受鼓舞。这几年,贵州的对外宣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我们贵州民族歌舞剧院着重打造多彩贵州风文化系列活动,就是在大力宣传贵州形象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07,(11):F0004-F0004
艺术简历谷旭1970年出生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现在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及省级各类大型展览《星空》获全国第十七届版画展优秀奖艺术自由艺术就是要在人的精神中无穷无尽的想象在自由自在的行为与有限客观真实存在的自然之间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要达到这种境界是很难的因为人太复杂有很多欲望和冲动可能这就是我一直觉得我画得不够好的原因吧贵州青年画家及作品~~  相似文献   

9.
雳州美,贵州美,h美、水美、入七美。准说天无三日清?气候宜人知青城。谁说他无三亚平2公增铁路畅通行。谁说人无三分银?小康生活日日新。什么模部自大?什么黠驴技穷?都是伤口的误会,都是不真实的传闻。贵州美、贵州美,贵州的山水会更美。“五目过后胜江南”,到人的预宫啊,后入系完成!来完成!D贵州美(歌词)@尹邦良  相似文献   

10.
季克良 《当代贵州》2012,(35):25-25
党的十八大报告鼓舞人心。作为来自企业的代表,我一定要认真传达好、学习好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做大茅台酒,其次要做强股份公司,第三要担当排头兵,把贵州白酒、仁怀酱香酒做好。这样,既能促进当地“三农”问题得到解决,又能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也使得茅台酒的影响力能够继续增强,让茅台集团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读过《当代贵州》之前,对于党刊这类刊物内心是有几分排斥的,在我的心目中,那里总是充满了板起面孔的说教,要不就是长篇累牍的讲话。但偶尔一次翻阅了《当代贵州》,自己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感觉它不但与自己心目中想象的不一样,而且也不同于流传于大街小巷中的其他各类杂志,《当代贵州》有它自己的独特品味,特别是《当代贵州》的特别策划栏目,避免了一般杂志中那种内容肤浅的状况,给读者带来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对贵州的深入思考,很喜欢这个栏目,希望《当代贵州》把这个栏目办的更好。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委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越是要对外开放”,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开放观的具体体现,对贵州的发展是关键的一环。首先有形象问题,贵州应更鲜明地进一步打出对外开放的旗帜,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急待解决: 一、吏有实效地做好对外宣传,解决贵州中看不中听的问题。历史上留给贵州的评语,是封闭落后的形象。如:“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再加上“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等,听起来,贵州实在难于在人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形象。但凡亲自到贵州看过的,无论国内国外,都惊  相似文献   

13.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11,(18):65-65
人们常把贵州比作东方的瑞士,但我看更像法国。我曾经考察过法国三次,去年底,作为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专家组组长,为编制好规划又去考察了法国,特别是法国南部,在那找到了一个回到家乡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了更好的促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我想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法国,特别是法国的南部。  相似文献   

14.
正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贵州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未来的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贵州是大数据产业的福地,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从无到有,收获了很多成果和丰富经验。在贵州发展大数据是一件让人很开心和振奋的事情。贵州提出大数据的战略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充分利用贵州水利能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当红色的帷幕最终缓缓落下,当“金黔奖”的桂冠已作为成长的痕迹被记忆典藏,那些参加“国酒茅台”杯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比赛的日日夜夜却仿佛历历如在目前。参加大赛时我还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3年级的学生。身居异地,时常有同学好奇的询问我贵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他们的想象里,贵州似乎就是落后和野蛮的代名词。每当此时,我就十分恼火,总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带领他们到贵州来,让他们真正认识贵州、体验贵州。怀抱着这样的期盼,当得知故乡举办多彩贵州形象大使比赛的消息时,我毅然到贵阳南明区报了名。我未曾料到的是,对曾参加…  相似文献   

16.
从贫困大省到GDP增速领先全国,从"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逆袭"已成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亮点。贵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贵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有12年,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百强社科期刊”、中国期刊博览会推选的“中国最美期刊”,《当代贵州》一直是我业务上的“充电宝”。每一期稿件我都会认真拜读,稿件所体现的高度、深度、广度、温度都值得我仔细推敲、学习借鉴。作为党的宣传“喉舌”,“传递贵州好声音,讲好贵州好故事”是我们媒体的职责,《当代贵州》作了很好的诠释,给同行树立了标杆,并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辉煌历程的50年。这50年,贵州与全国一样,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古以夜郎国传名,今以茅台酒著称的贵州,是一个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宝地。解放以前的贵州,人们知之甚少,被戏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不毛之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地瘠民贫,生产力水平十对低下,人民生活极为贫困。1949年,全省14164万人口主要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从事工业的劳动力不足万人一全年粮食产量不到30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相似文献   

19.
平心而论,"天无三日晴"恰好是贵州得天独厚之处,是贵州气候资源的优势。倘若不是因为贵州"天无三日晴",贫瘠的喀斯特地区就不可能变得绿油油的,贵州就不会有这么多青山绿水,更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三不沿”内陆省份,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落后,加之地处云贵高原,交通不便的地理原因,来来往往的人不是太多,因而知名度不是很高,更有甚者还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来理解贵州,实在是贵州人民的不幸!但值得欣慰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让世界了解贵州,让贵州走向世界的思想已被贵州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现在重要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