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康贵民 《中国监察》2008,(22):34-34
设计精良的制度细节,能够有效地管人、管事、管物、管权,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体现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种披着为“公”的外衣,打着为“公”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利用公款进行犯罪活动的“公贿”现象,在我们身边悄然滋生、蔓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好的体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不好的体制,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判决好还是调解好?近些年来,这个争议在法院系统一直是热门话题。其实,判决明辨是非、定分止争,而调解减少分歧、调和矛盾,两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强制调解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另—方面也可以杜绝一判了之、案结事不了问题的产生。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颛桥法庭在处理具体纠纷时,既重视调解的纠纷化解、关系修复功能,又强调判决的宣示性、导向性功能,确保了各类民事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5.
韩亨林 《中国监察》2011,(15):36-37
要深刻分析和把握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社会历史根源,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臣的系统工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制度突破和机制创新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地发展,但经济犯罪也如影随形,滋生蔓延其间。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消极衍生物,经济犯罪在刑事法视野中具有特定的内涵,它在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呈疯狂蔓延的态势。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不断调整经济制度、行政体制以及相关制度的综合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度缺失和制度冲突,这为经济犯罪留下了特定的滋生和蔓延空间。经济犯罪蔓延的制度空间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特殊场域,主要包括:不完善的经济制度、企业管理制度、行政监管制度以及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子域。  相似文献   

7.
一是,当有人钻改革的空子时,腐败现象就滋生蔓延。改革是对腐败现象的遏制,改革越彻底,腐败现象就越难以发生。改革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但在有的改革措施出台时,由于工作没有跟上,相应的政策法规不配套,加上改革措施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必然会有漏洞和薄弱环节,有的人便钻这个空子,进行违法违纪活动。例如,搞物价改革,实行物价“双轨制”,有的人钻“双轨”价格的空子,打通关节,转手倒卖,非法牟利。又如,搞活流通,搞活经济,有的人以“招待”、“必要应酬”为名,…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其中,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使反腐败合力的形成,这是党章赋予纪委的重要职责,也是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腐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永恒 《法制与经济》2009,(14):119-120
结合当前高校实际,对高校腐败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归纳总结出高校腐败的基本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客观的剖析,提出了遏制高校腐败滋生蔓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健全反贪污法制的原则与方法喻伟,黄祥青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诫人类,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必然导致伦理道德堕落、经济秩序紊乱、国家政治颓废,最终致使民心丧失、社会结构归于瓦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基于斯,当今世界各国,尽管政治制度有别、文化背景各异,...  相似文献   

11.
张敏 《法制与社会》2013,(32):145-146
信仰缺失是党内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廉政,先正心。本文从诠释真善美入手,探讨了产生腐败的主体因素,展示了真善美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进而强调信仰真善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唤醒公众的反腐共识,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并且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论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及其法律控制黎国智在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希望与挑战俱来,欢庆与忧虑同在。当前,街头巷尾头议论最多的、人民群众最痛恨、最担忧的是什么呢?依我看,是日益滋生蔓延、难以根除的腐败问题。对于这种现象的议论、痛恨乃至击桌咒骂...  相似文献   

13.
依靠法制惩治腐败──学习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梁来贵在当前,全国人民最痛恨、广大党员最担心的是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有效地遏制并最终清除腐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的法律思考丁化美,李文峰腐败行为已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人祸,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逃腐败之患。"腐败"的病毒不仅在侵蚀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滋生和蔓延。我国历来重视反腐败斗争,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我们对可能出现的犯罪问题认识和估计不足,措施滞后,预防不够,存在一系列失调现象,导致了犯罪质量的上升。黑恶势力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基础逐渐滋生蔓延,并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论刑罚在肃贪治腐中的地位●杨红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不仅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而且侵蚀着国家政权。因此,清除腐败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们厉行法制,以刑罚严惩贪污、受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是否可以把刑罚当成“惩一奸之罪而止境内...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初探宋文斌,欧阳惠方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该规定对于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重大意义。很有研究必要。一、建立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18.
严惩拐卖妇女犯罪的立法完善刘长虎,姚辉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拐卖人口罪规定,对于惩治拐卖妇女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该类犯罪的大量滋生和蔓延,这一规定已越来越不适应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通过了《关于严...  相似文献   

19.
方工 《中国监察》2008,(15):31-31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但从实践看,在综合治理方面,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组织犯罪日趋严重。为有效遏制其滋生和蔓延,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