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本刊记者从商务印书馆获悉,中国百科式丛书《四库全书》影印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扫描制版年内完成,图书制作将于明年年中告竣。 《四库全书》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编纂,经十年完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内容广泛,具有保存和整理乾隆以前文献的作用。全书缮写七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源、文汇和文宗三阁本全部毁失,文澜阁本被焚大半。所余完整三阁本中,文溯阁本险些被售与日人,后由沈阳转至运兰州封存至今;文渊阁本原藏故宫,后转运上海、南京,最后转运至台湾。  相似文献   

2.
《大清律例》是中华法系最后一部成文法典。清入关后,在明律基础上修成《大清律集解附例》,后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订,至乾隆五年定型。为维护法典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清廷规定法典律文不再变动,只根据需要修订条例。但频繁纂修条例,当时的司法审判人员断案往往难以适从,也使后来的研究者援引清代条例时常发生谬误。《大清律例》中《工律》律文变动最少。考察《工律》发现,清代立法者修订条例时程序严格、制作规范,因时制宜、考虑全面,整体稳定,局部完善,以平衡法律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5,(1)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卒于清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诗书画三绝」。郑氏于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至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任范县知县后调潍县。是清代有名的清官,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近年来研究郑板桥的人日益增多,由于论述郑板桥的专著陆续出版和报刊上有关文章的大量问世,人们对郑板桥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郑板桥任范县令期间兼署朝城县,一人同时理二县的政事却鲜为人知。笔者在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任职期间,查阅过《朝城县续志》,并对官吏部分郑燮的名字产生了兴趣,决心弄清此处所录之部燮是不是板桥其人。因为同姓名者,古今有之,而且本人也只知郑板桥曾任范县知县,未听到其任朝城县令之说,更没有见到过有关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6,(2)
<正>吴典(1740-1789),字国猷,号学斋,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人。自小颖异,15岁中秀才,1765(乾隆三十年)中举人,1769(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参加《四库全书》编修。1786-1789年任琼台书院掌教。一生行善,为人传诵。编修《四库全书》,出任琼台掌教乾隆时期,清帝国国力强盛,乾隆皇帝要编纂一部比明代《永乐大典》更加完备的《四库全书》,吴典一生除了尽心编纂《四库全书》,还出任琼台掌教,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5.
周永年是我国清朝乾隆时期著名学者,杰出的藏书家、校勘学家和目录学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进士,在京任官,与著名学者朱筠、纪昀、李文藻、刘统勋相交游,以博学贯通,受到推崇。乾隆四十年(1775年)经刘统勋推荐,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协助纪昀编纂《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6.
乾隆对督抚侵贪的防范和惩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中叶以后,清朝国势从鼎盛转入中衰,由官吏侵贪而导致吏治迅速腐败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其中又以督抚侵贪,尤为引人瞩目,构成了具有特点的一代侵贪现象。乾隆朝督抚侵贪案件,其数量之多是空前的,根据清代档案粗略统计,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共10余件,而乾隆一朝即达29件之多。若以乾隆四十五年为界,前44年共发案17件,后期16年共发案12件。这些案件有:侵挪国帑、婪索盐规、克扣书吏饭银、勒索规银、矿主贿赂、收回应扣养  相似文献   

7.
<正> (一) 舒成龙,字御天,号荆南,直隶河间任邱人。乾隆八年至乾隆二十年任湖北荆门直隶州知州此后又在湖南衡州府、甘肃西宁府、革昌府担任过知府,他历官三省,均有循声,其中,他在荆门州的治绩尤为显著。在任荆门州的诸知州中,深得当地士民称颂和怀念的,确实惟有成龙。这表现在:其一, 乾隆十五年,成龙“以卓异推升广西平乐同知时,荆门士民公请保留,才得以留任”。其二,乾隆二十年,舒成龙以保荐特受湖南衡州知府时,“荆门绅士,  相似文献   

8.
公元1771年(清乾隆36年)我国漠西厄鲁特蒙古一支——土尔扈特部从遥远的伏尔加河回归祖国,成为震惊当时世界的一件大事。土尔扈特部是我国漠西蒙古四部之一,他们久居天山北路草原,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后来受到沙俄政府日益加剧的政治欺凌和民族压迫,他们思念故土眷恋祖国,终于在首领  相似文献   

9.
乾隆二年妈祖加封"天后"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祖何时由"天妃"加封为"天后",是妈祖信仰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文献对此记载互有歧异,主要有康熙二十三年说及乾隆二年说两种.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此问题作了深入、详细的考证,指出乾隆二年并无加封"天妃"为"天后"一事,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所谓"乾隆二年,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的记载是错误的,而据此认为乾隆二年正式加封妈祖为"天后"的观点当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乾隆曾六次南巡,终点站是浙江杭州.乾隆四十九年第六次南巡——也就是最后一次南巡即将结束回京时,乾隆在杭州颁发了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南巡记》,对自己六次南巡的主要目的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甲午一百年祭俸春华一百年前的今天,是中华民族遭受外辱、被帝国主义列强讹作、欺凌、掠夺的日子。中日甲午战争,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之一。这次战争发生在1894年的下半年,至今正好一百周年。清王朝建立以后,经康熙、雍正、乾隆的极盛时期,由于皇帝为...  相似文献   

12.
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益瓶掣签是中国清朝皇帝乾隆亲自制定的认定达赖、班禅等蒙藏大活佛的法定程序。公元1792年,清朝中央颁赐-金瓶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专掣达赖、班禅等藏族呼图克图以上的大活沸。再颁赐-金瓶于北京雍和宫,掣定蒙古各部呼图克图以上的大活佛...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24)
正曾坑施氏宗祠,俗称浔海施氏二宗祠,又称世德堂,位于石狮市湖滨街道曾坑社区金曾大道,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的施氏大宗祠树德堂同属浔海施氏族人奉祀浔海始祖施炳、靖海侯施琅等先祖的重要场所。康熙二十六年(1687),施琅平台后重建施氏大宗祠。虽经乾隆二十一年、同治二年、道光五年的多次重修而历久  相似文献   

14.
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是清朝乾隆末年以来认定达赖、班禅等蒙藏大活佛的法定程序。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朝中央颁赐一金瓶于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专掣达赖、班禅等藏族呼图克图以上的大活佛;再颁赐一金瓶于北京雍和宫,掣定蒙古各部呼图克图以上的大活佛。金瓶掣签的方法,《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第一条规定:“…··岭后遇到寻访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地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拔真正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大昭寺释达牟尼像前正式拍定。”认定达赖喇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不朽名著《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自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刊行以来,迄今已有二百多年,但从未有过注释本。近期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云南大学朱惠荣老师校勘、注释的近百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作为第一部完整注释本,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下面试就《游记》及其版本,《校注》的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庚子(1900)年,54岁的清末法学家赵舒翘带着巨大的怨愤在西安遗憾地走了。他留下了以“慎”字命名的多部著作: 《慎斋文集》、《慎斋别集》、《慎战要言》、《慎疾箴言》等等。此外,他的四卷本《提牢备考》,也留给了后人。据史料记载,清统治者自雍正时期开始纂修《提牢条例》,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又多次修改,但均未正式公布。至光绪时期,赵舒翘汇集清朝建政以来的有  相似文献   

17.
李文奇 《春秋》2013,(2):57
刘墉(1720一1805),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市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历史上曾属诸城)人,清代大学士、大书法家。刘墉幼时在老家读书,后随父刘统勋迁居京城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乾隆六年(1741年)乡试中举。乾隆十六年(1751年)会试,以第六十四名中进士;殿试  相似文献   

18.
台湾岛西南内海区域在河川、风灾、水灾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量泥沙淤积而形成新的海埔地,这些尚未纳入租税体制却有利可图的土地成为各类人群争夺的目标,不同生计模式的人群对这片土地产权归属有着不同的认知,他们各自的权益伸张导致当地官司连年。举凡乾隆二十四年(1759)、五十三年(1788)、五十七年(1792)一连串“海坪”霸占争议案件,皆由此而来;而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禁垦海埔与盐场废地以及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晒丁械斗杀人事件,亦是源于对盐场周遭海埔地的产权纠纷。不同利益群体的权益伸张以及官府的判定原则始终取决于当地复杂的人际网络与利益分配关系,这也决定着海埔地的产权归属。  相似文献   

19.
黄景仁是乾隆年间很有个性和成就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诗坛地位,自从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以后,学术界基本倾向于这一观点。笔者从当时各主要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的意见、当时著名的的诗集及诗话、黄景仁的朋友对他的评价等方面详细分析,认为包世臣的观点不可靠,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的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文章进一步从黄景仁诗歌内容、个人性格以及乾隆诗坛情况等方面探究了黄景仁在乾隆诗坛不能坐上第一位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官价与民价     
金点强 《小康》2007,(3):76-77
市面上的鸡蛋三钱一个,乾隆吃的鸡蛋三十两一个。汪由敦告诉乾隆他每天吃四个鸡蛋,把乾隆吓了一大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