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注解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因为英雄是这个时代力量和良心最强有力的象征,是这个时代和平和安全最强有力的保证。   任何时代也都会出现英雄,哪怕是在最平庸的时代。因为总会有不甘心平庸的人,总会有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总会有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人,总会有心地高洁无私无畏而一往无前的人,总会有急公好义而拔刀相助的人……这些人就都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群中都会涌现出英雄,但军人和警察总是涌现出英雄最多的群体。因为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的阵地,站在每时每日最危险的时刻,总会比平常的人有更多的千钧一发之…  相似文献   

2.
每个城镇和每个区域都有它的制高点,这个最高的了望点或者是自然的,如山峰、高坡,或者是人为的,如高塔、高层建筑。它们总是既让人仰慕,又让人不由地萌生攀登的欲望。站在不同的制高点上,我们俯视世界的“人眼”就能享受到鸟瞰一切的特权。不仅四周的景色像“地图”一样尽收眼底,而且一切还都仿佛由于你的观光而被你所监视和管制。人类曾把“上帝”和“玉皇大帝”想象成住在高山之巅的圣人,想象圣人和神人才能看到一切并明察秋毫。正由于圣人和神人的视线不受任何阻挡,所以他们是人间主宰。上与下的距离就象远与近的距离一样,会让…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求索》2008,(2):168-170
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已经成了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现代性的含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成了一个复杂的词汇。所有的现代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批判理性。现代性的历史其实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现代与后现代两种力量的不断对抗、互相消解的历史,这个历史仍在继续。现代性将会成为现代人心中的永远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常萍 《公民导刊》2004,(3):36-36
“青少年犯罪”这个词就像一道重重的鞭痕,烙在每个有良知的人心中,让人一想起,心灵深处就产生挥之不去的疼痛感。正值花样年华的他们,本应该生活在充满爱的阳光里,但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他们自己亲手断送了。为什么他们年纪轻轻就会有那么冷酷的心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作为一名检察官,每当翻开那厚厚的卷宗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毁灭他们的是自己?是家庭?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5.
张萌  吴涛 《前沿》2014,(11):239-240
题记:书中说“女人是与男人不同性别的人,并且有她自己特有的声音、她的气氛、她的磁场、她的呼吸、她的味道……她能把这一切都留在她触摸过的地方,触摸过的东西上面。即使她不在场,这个地方,这些东西,都附着有她的魔力,将你紧紧地包围住。她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6.
现在流行什么侯瑞丽每当季节交替的时候,报纸、电视都要发布将临这一季节的消费流行趋势。虽然这是惯例,人们在心理上却越来越否定这些权威的评估,我行我素起来。这不又有说法:眼下喇叭裤又流行了。可上街看看,寥寥无几。不禁抚今追昔就在中国人从蓝灰色套子中刚脱壳...  相似文献   

7.
好几个朋友近来都问我,有没看过网上近来疯转的一篇文章: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说这篇文章在博客上的点击量达到了多少位数,让多少年轻人看后如何热血沸腾,将公知的逻辑驳得体无完肤云云。真是抱歉,我没有看过,我向来对流行的东西,刻意保持着一种警惕和距离。  相似文献   

8.
柯云路 《中国减灾》2011,(5X):17-17
<正>希望朋友们坐车或走路时,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人人脸上都有病相。什么叫人人脸上都有病相呢?这个人脸上有愁苦,那个人脸上有焦灼,这个人脸上在生气,那个人脸上有嫉妒。他们脸上都有很多可以称之为"病"和"累"的东西。你苦了,就是一副苦相,你这个苦相要维持三十年呢?苦相就成了相貌。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内心都渴求自我实现。但每个人也害怕失败,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心怀恐惧。很多人,更期待熊掌与鱼兼得,既无风险之虑,又能实现梦想。于是,很多人只是成了梦想家。唯有学会了选择放弃,转身而行的人,成了众人仰慕的对象。王利芬就是这样的人。这些转身而行者,并非心血来潮,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会主义。值得么?物质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的时代,很多人疑惑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话,让人心潮激荡。我更从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奋斗经历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和欣欣向荣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该有梦,也拥有实现梦想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个人、时代、国家,梦想、机会、奋斗,缺一不可,又互相成就。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6,(10):5-5
如果两个国家,特别是两个大国,什么东西都完全一样,一模一样,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我看有好多记者可能就失业了。——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说。要平凡,但不平庸;要大胆,但不大意;要敢说,但不空说;要多思,但不乱思;要大干,但不蛮干;要谦让,但不迁就;要虚心,但不虚荣;要勇敢,但不蛮横。——考察任何事情都要想到正反两方面。西方人如果在办事过程中相互欣赏,也会约着吃饭,但他们吃饭只是办事的成果。而在中国,吃饭却是办事的工具。——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认为,饭局在中国人的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2.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时代的变迁。而标语口号,也因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翻等特征而倍受国人青睐。发展到今天,标语已经成了中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的6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60年。  相似文献   

13.
生活家是活出质量而不一定要很多数量的人,是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的人,是人心恒常面对无常岁月的人,是能够让自己穿越不同境遇,一片真自我,在这种安祥静好中优雅老去的人。 首先大家认为生活家一定要用昂贵的器物,这个土豪标准不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流行的,它渊源流长。东西一定要很昂贵吗?不花钱就过不上精致典雅的日子吗?  相似文献   

14.
墨菲  羊宇 《现代领导》2004,(5):45-45
我宁可自己所有的事情都遭致失败,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信念以求事情的成功,因为我对如今十分入时的虚伪美德深恶痛绝,没有一种比它更卑鄙、更无耻。这种卑躬屈膝的恶习,用一种假面具来伪装打扮自己,不让别人看见其真实面目。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学会了背信弃义,他们不得不说假话,说过的话也不讲信用,而且也不会遭到良心的谴责。心灵高尚的人不会掩饰自己的思想,而是敞开心扉,让人看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至少这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中国人记住并且能够背诵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的很多话,但有一句话,我们却没有在意,也在很长时间里面不能理解它。马克思说:在人类的现代社会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是一个深刻的预言,是一个被人类正在进入的社会与时代所不断证实的预言。我们在离开马克思一百多年的现代世界里,越来越深地、不可回头地,或者说,一头栽进了一个"一切坚固的东西都正  相似文献   

16.
胜歌 《创造》2002,(3):10-10
云南最吸引人的东西是什么?民族文化。一个省拥有2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很少见,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这个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曾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芳名远扬的东西,如最早的《阿诗玛》、《五朵金花》,使苍山雪、洱海月钩人心魄。80年代,摩梭人出来了,90年代,香格里拉、丽江占城成了现代人躲避都市嚣闹、寻求世外桃源的神秘旅地。  相似文献   

17.
平静和快乐     
大约在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思想的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成天堂,抑或将天堂变成地狱。也许,你会感到这个真理太过深奥,难以理解。那么,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则足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的权力达到了几乎整个欧洲;他的财富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和他相比;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荣耀,以至那顶皇帝的桂冠。那时,也许全世界的人都在羡慕他,都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人。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  相似文献   

18.
那些因精神疾病而伤害了别人却未被判刑入狱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他们都去了哪里?大连市金家街附近,就有这么一所隶属于大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的安康医院。他们收治的就是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这些精神病患者因为进入刭错乱的精神时空,而极其残忍地伤害甚至杀害了他人。让我们走进这个神秘而令外人恐惧的地方。探访他们的生活和那些守护他们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其实,从始至终,我都没有走进他的心灵。  特别是在这不算大的单位院子里,我们不经意在路口相遇,两个人的慌张与不自然涂满了彼此曾经熟悉过的脸。从相识到结局,整整半年,我们由陌生成了两个划不到一个圆心的圆。我曾经问过他,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他沉默不语,然后说那当然。接触多了以后,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受过蛮多伤的人,因此,就算爱一个女孩,也会一切随缘。  我是一个孤独的女孩。小时候曾有两个相当要好的女伴,长大了,就再没有任何一个人走进过我的内心。 16岁那年,妈妈带着不舍离我而去后,除了书,我怕一切东西,…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中央新政策新要求下来时,有的人置之不理,并且振振有词:"我有经验";工作出现失误时,有的人百般辩解:"我没经验"……在这些人眼里,任何问题讨论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经验问题。经验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照此逻辑,只要解决了"经验"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毋庸置疑,经验是个好东西。"吾日三省吾身",是君子的修身经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