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农民养活地主,还是地主养活农民?”建国初期曾进行过近乎全民范围的大讨论,早已不成为问题。 “是工人养活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养活工人?”50年代改造私营工商业,曾在全国城镇居民(包括资本家)中进行过大讨论,早已不成为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51周年的今天,新资本家蔡永胜先生竟然写出文章,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没有企业主的管理劳动,工人劳动不可能创造任何价值”,声称未来社会“是大众而不是资本家才是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者”,认为“就业机会的创造则取决于政府宏观控制政策和资本家组织社会生产的劳动效果”。这令人惊诧…  相似文献   

2.
旧中国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主要采取延长劳动日和提高劳动强度的手段。此外,资本家还采取雇佣廉价劳动力——女工和童工的手段。下面简单从以上三种手段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情况。下面简单从以上三种手段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情况。  相似文献   

3.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新的投资是由社会所调控;不存在资本市场;对外贸易不是“自由”贸易;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可以发挥作用。但这一模式存在着工厂民主与大工业生产管理权威的矛盾;工人管理的企业缺乏普遍的适应性;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实现途径的虚幻等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下面我试举例说明。我们假定某资本家工厂,如纱厂(以下边讲解边板书必要的文字、数字、如本文后图),工人每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是8小时,工资为6元;工人每劳动4小时需要消费生产资料,如棉花、电力、设备等价值22元,同时可创造新价值6元。如果某资本家按每个工人投资(G)28元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其中22元用来购买棉花、电力、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5.
资本家的资本是怎样得来的?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一课里指出:“资本积累的真正来源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资本家“省吃俭用”的结果。然而学生并不满足于书上的结论,他们常常要寻根问底:难道所有资本家第一次投入资本主义生产的本钱都是剥削工人劳动得来的吗?这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认识工人的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充分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劳动的罪恶根源;也只有充分认识资本家购买不变资本特别是购买以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不变资本,才能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是极其残酷和贪婪的。战后,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尤其是名义工资)有所增长,工作日缩短,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进入了一般工人家庭,但是,资本的本性没有改变,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不断  相似文献   

8.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讲授的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肃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但也是需要而且也是可以运用幽默艺术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经常运用非常富有情趣、诙谐活泼的幽默语言揭示极其严肃、深刻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为了揭露资本家和工人在表面上的自由、平等掩盖下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用非常形象、辛辣的语言写道,~区劳动力的买卖双方离开所谓“自由、平等”的币场,资本家同工人的关系又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6,(2)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美国工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资本家为攫取最大利润,最大规模地榨取工人的血汗,工作日一般长达14到16小时,多至18小时,并且大量使用童工。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国的工人运动也从7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187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大  相似文献   

10.
资本家不是劳动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周新城教授的文章《资本家能当劳动模范吗?》已经讲得很明白了。读了蔡永胜先生的反驳文章,我认为有必要从更具体的方面,结合现代的新变化,重新讲一下“资本家不是劳动者”的道理。 关于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 “什么叫做劳动? “……我的思维是出现下面的场景:在某个制鞋厂,工人们在厂房里埋头工作,业主在办公室里也要做他的工作,主要包括:1、为制鞋寻找价廉物美的原料;2、把鞋推销出去;3;准备工人的工资按时下发;4,必须向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交纳各种税金;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一些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中围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设计了有关的计算题。例如某市出版社出版的复习参考书中有如下的题目:甲、乙两厂资本家各雇佣工人100人,甲厂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把工人每天劳动时间从8小时延长到12小时,每个工人创造的新价值6元,付工资2元;乙厂则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效,工人每天仅劳动6小时,就创造新价值15元,付工资3元。问:①甲、乙两厂资本家各用什么方法来剥削工人?②两厂的剥削率各是多少?③哪个厂资本家的剥削量大,而手段又比较隐蔽?  相似文献   

12.
新编《政治经济常识》(上册)中讲述了“社会主义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区别”。讲清这个问题,对教育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所有制基础不同。一定的工资制度属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产品分配问题。资本主义工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而受资本家的雇佣,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工人的劳动  相似文献   

13.
开国际玩笑——资本家加入共产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中国老百姓有个习惯 ,把特别可笑的事情称为“国际笑话” ,把特别荒唐的言行称为“开国际玩笑”。近几年 ,我们有一些地方党委“解放思想” ,不顾党中央的明文规定 ,擅自吸收私营企业主即资本家加入共产党 ,被群众讥为“老板党员”。有一些资本家入党后 ,还当了他那个私营企业的党支部书记 (或党委书记 )。既当工人的老板 ,又当“工人的领袖” ,一身二任 ,被职工讥为“老板书记”。那些地方党委的干部自称是“解放思想” ,职工群众却说他们是“开国际玩笑” ,“闹国际笑话”。对这个问题 ,《真理的追求》已连续发表文章 ,从理论上加以剖…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市宣庆中学孔凡晶老师的一节课,课题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事先孔老师让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自己父母的工作情况,工资情况,工作单位的性质等。上课时让学生带着“谁能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小组组内交换,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小组利用小品的形式,把一名工人怎样由“订立契约”———进厂工作———加班加点———得到工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装进自己腰包的过程表演出来。有的小组利用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的形式,巧妙地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出来……然后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把所学…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中,有人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工资应相应地减少,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反比过去高了?”对此,我们需要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资上的表现,才能把问题搞明白。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家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降低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剥削程度,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工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量没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货币的价值也没有变化,那么,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会表现为工人工资的减少。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中,这些因素都是在变化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在这个制度下,少数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象吸血鬼一样用最残酷最野蛮的的手段剥削工人,而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只有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这就使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象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由于有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了地主资本家的统治和压迫,剥夺了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打碎了私有制的锁链,当家做了主人。工人由商品变成了主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啊!为了实现这个变化,我们党经历了数不尽的艰难曲折,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了实现这个变化,无数先烈献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下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要素为资本家垄断占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要素实现了基本平等占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不是剥削 ,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更是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必须指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我们仍应十分注意和防止生产要素占有上的过分悬殊和垄断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一)“炒鱿鱼”是广东、南洋等地的一个流行用语。因为炒熟了的鱿鱼象卷起的铺盖,由此引喻为辞退工人。据掌敝者云,这一术语前清已有。它原是一些小业主辞退工人的一种“文明”做法。小业主和大资本家不同。大资本家财大气粗后台硬,要辞退工人可以明令宣布、随时进行,小业主则不同了。他们财小势微,要辞退工人又想不致于过分得罪工人,于是就发明了这一做法:于除夕置办一桌盛餐,老板娘特意炒一个鱿鱼,包一个“利事红包”,一般内藏下月的工资,再说一句“吾该哂”(原意为“是我的不对”,或“对不起你”),这样,该工人  相似文献   

19.
冯海波 《前沿》2011,(9):8-11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主要从两个逻辑维度展开,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和剩余劳动。科学的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分析和定位资本家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界中,资本家既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他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科技进步,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今年高考理工农医类第18题(文史财经类第20题)讲的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把英国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产权,让人们购买股票,并规定200股以上一律不卖,使股人分散,从而使大部分工人拥有股份……撒切尔夫人的口号是‘把工人都变成资本家’”。确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股票具有非凡的魔力,工人争相购买资本家所发行的股票,希望改变其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使自己成为握有“资本”的资本家,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