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十六大报告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都把政治文明建设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联系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创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正>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段话一是明确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二是人大监督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人大监督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的  相似文献   

3.
王玉波 《桂海论丛》2009,25(6):23-27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党和国家政权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法院独立审案、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一系列权力制约的主张。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们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许从付  陈琳 《前沿》2004,(8):180-182
在当今社会中 ,权力的所有者和权力的行使者没有达到和谐统一。因而 ,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成为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权力监督和制约遵循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和外在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与内在的道德约束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要扩大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不留“监督盲点” ;加强对权力主体的产生的监督和制约 ;加强对权力运行后果的监督和制约 ;将监督机构独立化、权威化  相似文献   

5.
论民主监督的性质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监督作为政党监督,是我国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形式之一,属于“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模式,是非权力监督。民主监督的落实有赖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准确定位民主监督的性质与地位,提高民主监督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规范权力运行是治理腐败与建设廉洁政治的核心所在.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五权”工作思路.本文解析了“五权”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价值,梳理了吉林省各地各部门实施“五权”的主要措施,就进一步深化“五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继鹏 《群众》2014,(3):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这充分表明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推动廉洁政治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必须紧紧抓住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8.
卢岳华 《湖湘论坛》2004,17(2):56-58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准确把握制约和监督的区别与联系,深入剖析影响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因素,进行制度创新.只有系统推进,确保制约有力和监督有效,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郝峰 《前沿》2014,(7):11-13
我国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仍存在着“弱监…‘虚监”和“漏监”的问题,这说明我国现行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权力制约监督的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还有权力运行不够公开透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防止权力异化的重要手段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当前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制约监督体系,应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权力运行监督不到位是产生腐败的关键。现行领导干部监督机制主要存在管理制度有漏洞、权力运行失控、监督缺乏有效性等三方面的问题。对此,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和有效落实监督规范领导干部各项行为的各项制度;二是减少或避免权力运行“脱轨”的空间和条件;三是合理设置机构职权,形成权力制约关系;四是实现职能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云虎 《人权》2006,(6):18-20
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确保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为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想监督的权力小;有制度但机制差.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支撑点,具备权力制约、纪律约束和自我净化功能.完善民主集中制决策环节的三个阶段六个过程,并认真按照三阶段推进,遵循六个过程就能实现强化监督一把手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监督工作滞后,势必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人事监督存在“死角”,“五个方面”未列入监督视线监督资源分布不均,可能导致监督功能的退化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任务,充分说明党对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5.
许文 《人民论坛》2015,(5):65-67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的重点是权力的制约及监督。缺乏有效制约的权力是导致权力滥用的根本原因。文章主要从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入手,对于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途径。  相似文献   

16.
姜瑞林 《前沿》2010,(14):96-98
国家权力的分立制衡理论与其具体的实现模式并不是惟一的。国家权力架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从其所依存的政治背景下进行考察。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法律监督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被赋予检察机关,体现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我国权力监督薄弱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杨久华 《前进》2015,(4):44-46
"六权治本",作为山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的系统性。依法确定权力是其他环节的前提,科学配置权力是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有效途径,制度约束权力和合力监督权力是关键,阳光行使权力则构成权力制约监督有效的外在条件,而严惩滥用权力则是其他环节权力制约监督的保障。可见,依法确定权力、科学  相似文献   

18.
郑文飞 《湖湘论坛》2003,16(6):48-48,56
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那么 ,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干部权力监督呢 ?笔者认为 ,关键在于要从构筑三大防线入手 :1.着力机制 ,构筑机制防线。监督机制建设至关重要 ,它是监督体系中的硬件工程 ,是积极推进权力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根本途径。当前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着力任用源头 ,改革和完善干部任用机制。这方面的要旨就是要努力形成…  相似文献   

19.
刘霏 《理论月刊》2014,(5):35-37
十六大以来的十多年是中国反腐败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成就是: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明确了发展方向、确立了框架结构、树立了科学理念;在实践建设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机制整合。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反腐败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健全反腐败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求,就要积极解放思想,优化权力结构;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树立统筹理念,提高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事前、事中、事后等几个环节研究和探索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是新形势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 ,实现党风根本好转所面临的新课题 ,只有从制度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才能保证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为民所用 ,利益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