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曙光  张静 《青年论坛》2002,(4):105-106
作者在本文中就成年人的外语学习的障碍问题 ,揭示了学习者的动机、心理因素及克服障碍的方法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 ,提醒成人学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必须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 ,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与自卑心理 ,进而出现逆反心理 ,导致教育失败。  相似文献   

2.
张斌 《桂海论丛》2005,21(4):92-94
文章认为由个人因素造成的障碍是影响成人学习外语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心理障碍、记忆障碍和学习障碍。据此,对成人外语的学习与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地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从2004年起,吉林省逐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跨越式发展,通过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阔师生视野、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迄今已使111万农村学生受益。据了解,吉林省近6000所农村实验学校面临外语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担负外语教学的老师大多是自学出身,发音不够准确,口语交流和教学存在障碍。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农村中小学的外语老师不仅可以依据网络进行提前学习,在上课时也可以适时播放网络课程,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学习外语发音和口语交际。此外,语文、数学、生物等各科老师都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上课,…  相似文献   

4.
潘蓉  谢燕 《前沿》2013,(22):129-130
外语学习由最初的语言学习目的变为一种交流平台或工具.许多学习者希望借助外语来了解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知识,而并非单纯地满足于掌握一门语言.本文从体系主义和形式主义对日语语言交流形成的障碍角度,对语言交流模式的改革进行了两方面阐述,探讨如何消除体系障碍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表达以及沟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华 《新东方》2007,(2):45-47
一、引言中国城市的学生常常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有十几年,而最终大多数学生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研究者们揭示了众多影响学生学习英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外语教育从"自由学习"到"全民必修",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我国的外语教育严重过度,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牺牲了受教育者太多的非外语专业发展的机会,影响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现有的外语教育全民必修制度不能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建议从制度上对外语教育进行改革:小学至研究生阶段的普通外语教育实行自由选修,专业外语教育必须达到真正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7.
“哑巴外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不太情愿开口“说”外语。而顾忌犯错,追求“完美”则是他们开不了口的“症结”所在。“说”外语追求的应该是“自然地道”,而不是“完美无缺”。外语学习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种技能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各种语言环境,创造条件开口“说”外语,只有到能够比较自然流畅地表达思想而不必费力地去琢磨该用什么词句时,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开口“说”外语。  相似文献   

8.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社会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文学传统的角度等。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组成文学的"材料",即语言的基础上。但是语言仍然是学外语学生探讨文学的一大障碍。如何把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仍然是文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一些基本的语言教学策略能够给老师提供一种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探讨文学的意思,感受文学的语言组织;既然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老师还可以在文学课上介绍一些语言模式,学生受到的语言基本规律的训练越多,他们就越能有系统地去探讨文学。总之,把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是可行的,语言教学是文学教学的第一步,是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就学习外语的一般规律和方法,适当结合党校学员的特点,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在外语学习中,常常听到一些学员、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学员说,外语是个死东西,靠死记硬背,又难又枯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绩还是上不去.外语究竟死不死呢?我们说,又死又不死.说它死,是因为你必须记住一定数量的单词、句型,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10.
学习英语不必一味地排斥母语徐羡贞如何才能学到地道的外语?如何看待母语在学习外语中的作用?这是每个学习外语的人都必然面临和应该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要想学好外语必须到所学语言的国家去,因为那里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是能去,当然好。然而,这并不是所有学外语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中,教师要在保留专业学科特点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营造双语学习的氛围,在课前、课中、课后等基本教学环节中给学生提供运用外语的机会,并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学习专业学科范围内的外语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陈红  陈艳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69-173
鉴于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论文旨在考察外语教师自主支持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动机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和儿童学习、成长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外语教师自主支持问卷、少数民族学生自主性动机问卷等,研究结论为:外语教师的自主支持与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动机、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心理弹性因素在外语教师自主支持与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动机之间起到比较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我国学习过外语的人已占总人口一半以上.不下6亿多人,而且多数人都在外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但真正使用外语的人却很少.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使用外语,完全是“陪公子读书”。浪费时间精力。据统计。2007年我国高校教师116.8万人,科技活动人员454A万人.减去其中重复计算的高校科技科技活动人员54.2万人,合计只有517万人.减去其中可以不使用外语或者可以借助于翻译工具或翻译人员翻译的人.真正必须使用外语的人员只有300多万人.再加上中小学外语教师和其他必须使用外语的人员.充其量只有600多万人,只占学习外语人数的1%,只占全国总人口0.5%。  相似文献   

14.
顾征 《青年论坛》2011,(3):146-148
外语听力焦虑作为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学生的听力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确实普遍存在外语听力焦虑问题;学生使用外语听力策略与外语焦虑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听力焦虑问题,通过创造友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加强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养等方式,缓解学生的听力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外语习得的最佳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思想战线》2011,(Z1):422-424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因素。但其中年龄因素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外语学习低龄化的今天,是否学习得越早越好,最好从胎教做起呢?通过对关键期假说的分析和研究,文章谈论了外语学习的多个关键期,在不同的年龄,外语学习都有不同的优势。同时,外语学习可以提早教育,但是不应过早,大概在三岁以后,只要在不同的关键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外语学习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被证明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因此,在以语言运用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轴心的外语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的概念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发展的内外因素,为探究外语自主学习发展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学得和习得是两种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本文在介绍第二语言的学习和习得基础上,分析它们对外语教学法的改变产生的巨大影响,并详细叙述如何在外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得和习得。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50岁以下公务员,必须学习掌握5门700句常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这3项技能水平的高低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  相似文献   

19.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一些大学均要求参加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的考生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字,否则"取消考试资格"。由此引发争议。从大学让考生在考试前必须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引发争议不难看出,作弊这颗毒瘤在当今社会依然无法割除,成了危害"诚信"和影响考试公平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弊端的人文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之所以不能“炒”得太热、不能滥用、不能“喧宾夺主”而始终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因为它的使用情况应该由语言的本质来决定,它的使用要体现语言的本质、有利于学习者感受语言的精神实质。从人文主义语言思想看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时,其弊端归根到底就是抛开了语言本质的人文属性和缺乏语言教学与学习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因此,不能滥用外语多媒体教学技术,而应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对学生实施语言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