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是各级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吸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遵循课程体系建设基本规律,研究确立目标、结构、内容等要素,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以切实促进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探索道路到走顺走好初步定型道路,从事前系统设计到事后比较并在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适应国际规则实现自我发展向维护和完善国际规则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既蕴含在习近平个人的实践历练之中,也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之中;其理论逻辑凝结在价值立场之中,体现在具体内容的"基本原理+现实问题、中国实践+理论创新"的创新方法之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重在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地位,拓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对"两个确立"的理解,把全党意志、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理化研究,需要深入把握这一重大思想的标识性范畴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持续探索、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国际视野,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需要准确把握其鲜明特质,即生成背景的时代性、根本来源的实践性、理论品格的创新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透彻地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需要准确把握其鲜明特  相似文献   

6.
科学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系到以何视野、持何广度和深度观察当前中国社会实践的新动向,回答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理想信念维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重大经验教训的反思与扬弃;从民族历史维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五千年历史所积淀的民族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继承与发展;从现实境遇维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当前中国所面临复杂国内外形势与挑战的直面与应对;从文明趋向维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和整体发展趋势的把握与指引。  相似文献   

7.
康晓强 《前线》2023,(6):9-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及时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最新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更深入地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旨、基本要求以及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是迄今为止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权威的重要辅助读物。深刻把握该书的主题及其逻辑结构,权衡考量增加的内容和调整优化的内容,把学习该书同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密结合、同新时代伟大变革紧密结合,精心思考新观点、细悟新论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体系严密,内涵极其丰富。本文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向度,即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现实关照的实践指向、面向世界的全球趋向,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的逻辑主线是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这一逻辑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起民 《党建》2024,(2):27-30
<正>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包含着一整套概念、命题和逻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有助于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导向、理论创新和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根本所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把握其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需要着眼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基点,从洞察时代精神、揭示根本途径、实现理论飞跃、彰显世界意义和凝练思想精髓等方面,深化对这一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新境界的内涵逻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从以下四个方面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逻辑: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定位;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强化政治意识、纪律意识,站好思政宣传的讲台,增强主导权和话语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树立强大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遵循"三个"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具有深刻的四重逻辑:其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战略与策略理论,其历史逻辑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其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战略性考量,其发展逻辑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辩证统一、长期性与短期性的辩证统一、前进性与稳定性的辩证统一、忧患意识与战略定力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从"伟大社会革命"视角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非常鲜明的理论建构特点。立足社会革命的世界历史性维度,能沟通"特色模式"与"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结,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完整性;立足社会革命彻底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维度,能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史、党的奋斗史的深层联结,体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宽厚性;立足社会革命实践至上维度,能充分认识"实践理性"与"理想精神"相互促进的重要性,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效能性。"伟大社会革命"为我们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也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本文主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研究样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崇高的奋斗目标、浓郁的创新意识、强烈的担当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五个方面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和格局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透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需要准确把握其鲜明特质。总体上看,其鲜明特质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成背景的时代性。"一切划时代思想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思想的那个时期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一新思想的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深深蕴含着"中国逻辑"。"中国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内在规律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的深层逻辑。人们普遍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这无疑是正确的。这里使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是其发展的现实土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其发展的深层根源,新时代"四个伟大"目标的胜利实现是其发展的动力牵引。遵循实践逻辑的本质规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根本原则上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从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具体方略上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9.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价值研究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研究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5.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本质要求研究6.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7.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意蕴可以从历史、理论及实践逻辑三个层面来分析。历史逻辑:这一理论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提出来的;理论逻辑:这一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持和运用,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回答;实践逻辑:这一理论是在解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问题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