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陈璐 《法制博览》2013,(10):241
证据作为刑事诉讼的基础,对提高司法的公正性具有重要作用,证据制度的改革是正确定罪量刑和公正审判的保障,可以有效的防止冤家错案的发生。针对我国多年来冤家错案以及刑讯逼供等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改善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结果。本文简要分析证据制度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改革,并通过对其中的修改要点加以分析发现证据制度改革对刑事诉讼案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鹏举 《法制博览》2013,(10):207-208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这次修改通过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彰显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刑事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的核心,体现着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其变化也与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精神一脉相承。本文从研究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出发,揭示了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出庭制度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等方面彰显出的司法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3.
戴萍  赵靖 《法制博览》2013,(10):10-12,3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证据制度一章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修正证据概念、修改证据种类、重新解释和定义证明标准、确立证明责任制度、修改证据规则等等。证据基本制度面的重大改革,必将影响司法实务界的连锁反应,并直接作用于司法实务中的个案处理。因此,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施行之初,从实务运用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的证据制度展开探索性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精神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典做了第二次重大修改。在本次刑诉法修改中,增设了刑事特别程序,这被学界认为是此次诉讼法修改中最具特色与前瞻性的制度构建。其中,在特别程序第五篇中,专门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篇章。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内容规定和基本精神,明确司法机关职能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工作变化,是职能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在上海市法学会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证据保全是一项保护特定案件当事人证据收集权和证据提出权的核心诉讼制度,关系到当事人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的实现。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制度作了很大的修改。下面笔者就此次新《民事诉讼法》浅谈对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制度和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涉及逮捕条件、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程序及特别程序等,尤其是将"保障人权"以及"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写入其中,更深刻的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这次修改进一步细化了审查批准逮捕的条件,明确了应当批准逮捕的几种情形,增强了可操作性。笔者现就新刑诉法视野下的逮捕必要性问题作以下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从多方面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从某种角度上说,"辩护制度"是其修改的主要亮点之一。会见权是辩护制度的核心内容,律师不能会见当事人实质上剥夺了被追诉人最基本的防御权,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也被架空。新《刑事诉讼法》对会见权限制的规定与国际司法准则、国外司法制度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8.
孙靖 《法制博览》2013,(10):205-206
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有力后盾。其中,取保候审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因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不被羁押,但通过保证人或者保证金以及一些强制义务的约束,使得取保候审与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相比,地位显得较为特殊,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新《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但是该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在实践中依然面临较多问题。本文将以新刑诉法为视角,从现存问题出发,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9.
会见权对于司法公正而言极其重要,是律师行使辩护权以实现诉讼中控辩平等的基础。2012年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相统一,为辩护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便利条件,从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更加突显尊重与保障人权,但是细究相关规定,不免会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旨在充分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律师会见的规定,对其进行反思,寻求对律师会见进一步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随着《刑法》的修改和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在诉讼活动中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证据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从案件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往往对案件的分析、研判和侦破起着重要作用,甚至于直接破案。这就要求刑事技术人员接到报案后,应讯速到达现场,并客观、细致、全面的勘查现场,及时发现提取有关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