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宝生 《法制博览》2010,(18):55-55
我在美国探亲时,住所旁边就是一座小学。不同肤色孩子的歌声和笑语,常常在我的耳畔回绕。 侄孙女贵贵就在这座小学读三年级。 那天放学回家,贵贵给我带回一封信,说是她们学校写给我的邀请函:请我在方便的时候为该校三年级的美国娃娃们讲讲“中国故事”。我说我不会说英文。贵贵说,她可以当翻译。我说,那就试试看。  相似文献   

2.
美国霸权均势政策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后,为了防范中国发展成为“新的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美国不断调整了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力图凭借其超强实力,在两岸之间推行霸权均势政策,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在此目的的驱使下,美对华对台政策的两重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或明或暗地继续支持“台独”势力大搞分裂活动;另一方面又希望维持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的稳定,维持两岸“分而治之”的现状,试图在美国与两岸的关系中达到谋取最大主动权和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安全部门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军情局近日联合对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就美国的外在威胁做证时强调,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努力及其台湾政策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美国军方更是强调美国会努力协防台湾,抵御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威胁。对美国的这种中国认知,人们不应当感到惊讶,因为它完全是“布什教义”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言,“对于美国来说,一个理想的敌人就是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敌对,在种族和文化上与美国相异,在军事上有足够能力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可见,在意识形态上对美国构成威胁是成为美国“理想敌人”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杨洁勉 《国际展望》2023,(1):1-23+153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以及战略理论等思想根源。美国根深蒂固的“天命论”和“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及对丛林法则的信奉,导致其形成了唯美国独尊的历史观,建立了固执己见的当代史观和自恋式的未来史观。美国从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出发,形成了偏执地树立假想敌的政治安全观和“重利薄义”的对外关系理念。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并在当前的背景下加速了其自身的衰落,将中美关系推向竞争甚至对抗。中美关系影响世界的未来走向,和平共处应是中美两国基本的相处之道。中国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全方位、综合性地应对和塑造中美关系,在物质和精神、实践和理论、战略和政策等多层面与美国进行建设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冯国川 《法制博览》2010,(20):66-66
中国人的脏话,常常原始到让人汗颜的地步。 通常是这样的:“我操你妈!”他骂他。“我操你祖宗!”他回骂他。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太空开战?美国恶炒中国航天威胁内幕借中国话题掀起另一轮军备烧钱狂潮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明确提出利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国家。就在今年8月,白宫发布了一个最新的国家太空发展战略方针,着重强调“使美国在太空的行动或者通过太空执行的行动不受到任何阻碍,以此保护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媒体和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却开始大肆炒作“中国太空军事威胁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注视中国反卫星能力美媒体恶炒中国反卫星武器试验的幕后近半年来,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开始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太空威胁”,声称中国进行了多次反卫星武器试验,未来将利用太空达成军事目的。这是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又一新动向。然后,在这场恶意炒作背后,却是美国在2007年1月签署了最新版的《太空行动》准则,明确宣布要确保美国在太空的军事优势地位,并允许对其他国家的太空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到底是谁在实施太空军事化,又是谁在企图建立太空霸权,已经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近半年来,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开始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太空威胁”,声称中国进行了多次反卫星武器试验,未来将利用太空达成军事目的。这是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又一新动向。然后,在这场恶意炒作背后,却是美国在2007年1月签署了最新版的《太空行动》准则,明确宣布要确保美国在太空的军事优势地位,并允许对其他国家的太空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到底是谁在实施太空军事化,又是谁在企图建立太空霸权,已经一目了然。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张翔  王联合 《国际展望》2023,(2):37-56+159
“逆向搭便车”指同盟内实力较强的成员在内部竞争条件下,通过减少防卫投入以刺激较弱成员大幅提高自身防卫支出的现象。美国利用亚太盟友在“自主—安全”交易与非对称相互依赖中的脆弱性,以政策鞭策而非削减盟友防卫支出实现对后者的“逆向搭便车”。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因盟主霸权透支与盟友“搭便车”而缺乏凝聚力。当前,在对华战略竞争加剧与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的背景下,美国迫切需要重振亚太同盟体系以共同应对所谓挑战。为提高亚太盟友承担责任的能力与意愿,美国着手调整同盟义务,提升同盟军事合作水平;突破“轴辐”结构限制,与亚太盟友共同打造众多“印太”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鼓励亚太盟友发挥各自相对优势,积极参与地区公共产品供应。美国对其亚太同盟的“逆向搭便车”基于同盟权力的非对称性,因而对于弥合同盟分歧成效有限。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政策和行动依然对中国国家安全与未来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提出“先发制人”战略至今已三年有余。三年来,美国依仗其“一超”的优势实力,将“先发制人”定型为美国的国防军事战略,并成为了“布什主义”最鲜明的标志。美国安全战略实践发生显著变化“先发制人”战略的实施使美国的安全战略实践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战略目标的多元化。美国的安全战略已由“后冷战时代”,进入对付多元化威胁的“后后冷战时代”。虽然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也强调要重视“新威胁”,例如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有人提“人文关怀”,那么作为一间银行,怎样体现对人的关怀呢?我常常想到的都是两个字:服务。我们要用服务体现出对每一个客户的关怀。 我在德国的银行、美国的银行都干过  相似文献   

13.
前言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非常荣幸能通过《当代世界》这个平台获得这个珍贵的机会,与中国人交流关于美国人看待中国的态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刻,“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话题,人们应当对中国和中国在世界上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和未来定位。  相似文献   

14.
荣鹰 《当代世界》2011,(6):35-37
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积极进展”,也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年来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犹存,“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局势更趋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15.
当外来军事力量对中国统一问题进行干涉时,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认为,解放军会采取一种“反介入战略”来应对第三方威胁。作为一种由美国专业人士为解放军“设计”的作战理论,其参考价值毋庸置疑。本文即综合了兰德公司相关报告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分析,供有兴趣的读者和专业工作者鉴读。  相似文献   

16.
风云     
《南风窗》2014,(9):22-22
奥巴马“打捞”同盟之旅 在奥巴马4月23日开始的亚洲四国之行中,除了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菲律宾都是美国的同盟国。军事同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支柱,奥巴马这次出访的对象选择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为了应对亚太新格局,美国正在对亚太同盟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形式上从传统的双边“辐轴”向多边“网络”转变,功能上从单纯地应对军事威胁转变为维护地区稳定。美困的亚太同盟体系的确正在得到强化,但能否顺利实现升级改造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7.
1995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到美国活动,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危险的一步,严重威胁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两岸关系,大陆被迫发动了“文批台独,武制分裂”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两反斗争”已经过去10年余.但是它对两岸关系继续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尤其是在“台独”已经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情况下,“两反斗争”则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8.
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的发明,即利用太平洋岛链建立防御体系以封锁中国。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战略几经调整,但三线岛链防御体系却愈发加强。与此同时,美国部分保守派人士也在为美国的亚太新战略摇旗呐喊,他们公然提出,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战略岛链”,威胁了美国的利益,应当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密的海上围堵。这是美国多来年不断炒作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最新演绎。本文编译自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事务研究员劳伦斯·斯皮内塔于2006年6月发表的报道《马六甲困局——以陆基空中力量反击中国岛链战略》。本刊发表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改,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来,西方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推出了“中国威胁论”的最新版本——中国的空中力量威胁。他们无视中国主动提升军事透明度的种种举措,反而将之视为中国对西方的示威。2007年2月,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副主任,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撰文声称中国已经研制了轰-6的最新改进型,并称解放军空军将拥有威胁关岛美军的能力。本刊非常关注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近期的恶炒,特综述此文,以飨读者。本刊并非赞同费舍尔的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失策?     
印尼地处热带.因此电冰箱销售大有市场。奇怪的是,这里卖的都是日本货。细心的日本人知道,印尼的电压波动很大,对电机存在威胁,因此出口到印尼的冰箱都装有一个形小价廉的调压器,延长了冰箱的寿命,在顾客眼中,当然是“日本货好”。日本人只相信自己的实地市场调查,而美国的企业却非如此,他们靠当地人当顾问。美国人这种依赖别人的调查常常是有误和不得要领的,据此而设计的产品当然不合当地要求。在当地人看来,美国货是“劣货”。即使在美国市场上,上书“美国制造”的好商品也微乎其微。鞋从意大利进口;纺织品多来自台湾:照相器材过去多从西德引进,如今又被日本取代;厨房用具主要是西德货。而停泊在这些商店门口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