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群体性事件警务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网络时代,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不断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一个新课题。对此,公安机关应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网络舆论,通过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在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应坚持"三可三不可"和"三个慎用"两大原则,即"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和慎用强制措施"。要科学合理调用警力,着重现场处置和事后处置,以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必须坚持"三个慎用"原则。提出"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背景是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依法使用,谨慎使用。因为目前警察不会使用或不敢使用武器警械,所以"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发展、完善应当注意强调两个方面,即软化武器,强化警威。  相似文献   

3.
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是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措施 :1 明确工作职责 ;2 强化情报信息工作的收集、反馈与处理 ;3 明确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管辖权问题 ;4 严格执行“三个慎用”的原则 ;5 对公安机关目前管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
非利益人员参与的群体性事件,本身具有较强的反社会性,社会敌意行为又将群体性事件升级为人民内部矛盾中最危险的一类。在处置中警察权力由于模糊定位使权力运行受限,警察权力使用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以及使用警力助长的腐败专横使警察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厘清警察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责,规范警察权使用的合法程序,处置中坚持“三个慎用”,是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和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涉警群体性事件是指公安机关直接成为冲击目标或者直接由公安机关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民众对警察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是由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不力,群众缺乏安全感,警察执法不公,引起群众心理失衡,地方政府滥用警力,造成警民对立而造成的。对涉警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需要转变思路,从被动处置转为积极预防;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面对现实,制定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做好信息公开,引导舆情走向;处置时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慎用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面对与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因此,对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理性研究,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发生原因及其内在机理,是公安机关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安机关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应做到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委、政府与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作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走出“包”的误区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关系 ,走出“压”的误区 ;(三 )正确认识和处理严格执行“三个慎用”规定与依法处置的关系 ,走出“怕”的误区 ;(四 )正确认识和处理求快与求稳的关系 ,走出“急”的误区 ;(五 )正确认识和处理平时与“战时”的关系 ,走出“乱”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必须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置预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社会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微博的普及使得群体性事件信息的扩散更为迅速,而群体性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往往是不利于公安机关的。如何正确地引导微博舆论,有效地管控群体性事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降低对公安机关的自身形象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公安机关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之一。运用抽样研究的方法对"云南晋宁事件"进行微博特点分析,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微博舆情的积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借助网络自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的特点,网络已成为群体性事件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新兴载体,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超出政府及公安部门的管控范围,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公安机关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是新时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公安机关必须树立网络舆论先行的意识,切实做到群体性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同步推进,尽快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驾驭能力,主动、迅速地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快速抢占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治理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论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参与者负性抵抗心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实践中,事件参与者出现的负性抵抗心理容易使公安机关宣传信息力度减弱,扭曲、变形、转向。为此,本文在研究事件参与者负性抵抗心理及其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增强宣传者影响力、科学设置宣传内容、合理运用宣传手段等对策,达到降低、消除参与者的负性抵抗心理,使公安机关宣传工作效果最大化,达到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群体性事件中警察与媒体的关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过程当中,公共关系策略的运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作为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因此,我国公安机关有必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探索在群体性事件当中警察与媒体的"双赢"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对社会秩序极具破坏力的社会形态,公安机关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中坚力量,充分研究群体性事件中聚集人群的群体心理及其发展规律,依据心理学原理依法、合理地采用心理战术、心理策略对群体心理予以引导,是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型活动安保面临着很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公安机关原先相对封闭的警务模式,无法适应大型活动安保要求。公安机关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警务资源,建立大型活动安保联勤指挥机制、重点人员共同监管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互援机制,深入推进情报信息沟通和共享,合力共同做好大型活动安保,确保“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群体性事件柔性处置理念"这个核心观点,阐述了其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论证了刚性处置手段和柔性处置手段在处置中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和优良传统。居民安全感调查对公安群众路线的执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提高服务型公安机关工作的群众参与度;为公安决策提供资源;有利于公安机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公安合理调配资源,加强社会风险防控。基于居民安全感调查的以上作用,公安机关应正确认识居民安全感调查,做好项目规划并正确利用调查结果,使其成为"大走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对群众路线执行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上海黄浦江出现大量无牌无证的小船,部分无证小船与外籍船舶非法交易,甚至盗抢外轮,引发了多起涉外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并给恐怖分子造成可乘之机,直接威胁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了保障上海世博会安全,公安机关与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联合管理,完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的处置离不开公安机关的参与,加强公安机关预警机制建设,对及时发现危害,及时预警及控制事态起重要作用。预警机制建立主要应加强几方面的建设:建立联动预警系统,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中应急信息的收集、报告、通报和评估作用;加强与信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坚持专门工作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推行社区警务战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建设;设置分级预警信号;与媒体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战术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警种间的协作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敌对分子、敌对势力蓄意插手利用,由此引发各类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公安机关与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稳定,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对此,应首先明确基本任务。在处置过程中,公安机关一家不能解决群体性事件这一社会问题。它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在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同时,公安机关也要注意自身的一些问题,努力避免因警察的职务行为引发或激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