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先进与落后,深切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接触,中国人感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人们不禁要问: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何在?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序言》中,曾把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因素”与“地理背景”,这或许并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当前学术界对此亦有论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体系和历代王朝的周期性大动荡,使得原始科学结构没能在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曾经说过 ,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科学 ,就像一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寺庙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 ,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这个国家或民族在发展中就很难获得一种深层的文化动力。正因为如此 ,江泽民曾提出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使之成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推动理论创新和先进文化发展 ,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是需要中华民族的人文学者作出特别思考和贡献的科学。江泽民在“4·2 8”讲话中提出了具体的五点希望 :希望大家增强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曾有人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和精神属性。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有力地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兴起,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民族复兴征途中,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了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犹太人是一个分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的特殊的民族——宗教群体。在中华大地上也曾留下过犹太人的足迹:古代在开封等地曾存在过人数多少不一的犹太社团,近代在上海、哈尔滨、天津等城市也曾有过相当数量的犹太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对犹太人的了解和认识却开始得很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这两个伟大和古老的、共同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而且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民族之间的正常交往,在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上下等级尊卑观念,与现代文明有些格格不入。所以,近代以来,文化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熟读中国古书典籍,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当熟悉和了解,认为中华民族新文化未来发展方向要有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文明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方针。这对我们现在进行文化现代化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双百方针,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迷信、伪科学的严重猖獗,甚至出现了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法轮功”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的科学精神状况的普遍关注。许多人认为,这些邪恶东西的沉渣泛起,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科学精神的失落。我以为,这种观点是深刻的,但不严密。因为所谓失落,是指已有的东西的丧失。问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缺少科学精神,而自近代以来,我们虽然对西方科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我们所重视的却只是其表层价值,即科学的知识与技术的功利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进》2018,(12)
正近代,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积累的智慧和思想,绝不低于西方文化。它只是暂时被外部势力压抑难以发挥,但始终起着支撑民族精神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重大发展?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中国社会的现实要求;另  相似文献   

8.
“孕育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许多农耕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农业祭祀。作为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它寄寓着农业民族的许多观念和信仰,在农耕社会中经历着传承和蜕变的历史演进过程,近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还有遗存。透过“孕育仪式”的文化表象,我们依稀看到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把握自然规律过程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而漫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剧变表现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机制破坏;文化传承与变迁脉络割裂;近代文化片面发展。这凸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严重危机,并催生出中华民族解除精神危机的迫切文化需要,包括:高扬主体意识,为民族复兴奠定文化基础;自觉进行文化选择,重构文化发展机制;调适文化心态,走理性的民族精神复兴之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民族精神振兴。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对此需要的巧妙应答,其文化价值体现为:创造性化解文化两难困境;"世界历史"条件下重构文化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蒙 《政策》2003,(10):26-26
记不得是那位先贤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可惜,很多中国人不明白这个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其精华堪称一流。那种要把我们民族的东西反个干净,把西方的一套全部搬来的言行,恰恰与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愿望背道而驰。事实上,有些人真正感兴趣的,只是西方的某些生活方式。对于究竟要向人家学什么,未必弄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1.
种海峰 《长白学刊》2012,(3):138-142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是事关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复兴、文化转型乃至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我们肩负着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世界也对发展中的中国文化给予了深切的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然对我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民族生存的危亡时刻,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先后提出"自强求富""君主立宪""建立民国"的口号与主张,基本都归于失败,直到以江浙文化区域知识精英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发起以"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才得以成功。江浙区域文化群体为何能提出"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与他们所处的江浙地域的历史文化渊源、蕴含浓厚的启蒙文化传统的延续是密不可分的。江浙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长期处于经济文化中心,与西方文化接触较早,多理性态度和实证精神;对儒家礼教传统持有怀疑精神和反叛精神;近代江浙知识分子多赴欧美、日本留学,对西方的民主启蒙与科学研究有更直接深刻的认识,善于用民主科学的知识开启民智,推进社会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新文化运动是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形成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深刻转变。然而,新文化运动因其特殊背景存在深刻悖论。近代民族危机使新文化运动具有强烈的文化工具主义特性,与救国图强相关联的"民主、科学"价值得到彰显,而更为重要的"自由、人权"等价值被忽略;民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观诠释中具有乌托邦特征;新文化运动主流在  相似文献   

14.
袁兵喜 《求索》2011,(8):101-103
民权作为近代中国宪政史上一个核心元素,其不仅肩负改造专制政治的使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民族救亡的责任。经济结构之变革是近代民权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民族危亡之大势是催生民权的政治动因;西方权利文化的输入是民权产生的思想来源。民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开始由传统君主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的重大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是科学地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国情的重要的一环。故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曾进行过多次讨论,海外学者亦多所论及。然言人人殊,分歧甚大,例如以一两个字概括者;以西方传统文化比附者;甚而有全盘否定者。各种不同的见解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便经过讨论作出正确的估量和科学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科学技术在振兴中华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的“建设强大的民族高技术产业”,集中体现了这样一个不断深化过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竖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总体上认识了科学对民族振兴的作用。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上曾领先于全世界。美国经济史家根据各国制造业占世界总量的分析,中国在1750年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居世界第一。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国经济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心目中、感情上的至尊之地,近代以来曾发生过无数次关系中国乃至世界政治以及牵动中华民族情感的事件,或震撼,或悲壮,都载入了民族史册。 也许正因为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地位,一些想制造各种影响的人,也把闹事地点选择在这里。21年前,23岁的北京出租车女司机姚锦云,因为与单位领导的矛盾一时没得到解决,驾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是人类创造历史过程中的积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源流,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不可能抛弃它原有的积淀而从头开始。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只是到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但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民主是一对伴生儿,科学创新需要民主的学风,民主治学又是科学原创的催化剂,二者不可分离,早在近代科学伊始的萌芽期17世纪初,它的启蒙者和实验哲学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就说过:“自然哲学的最大奥秘就是人们的激情在一班人而不是在孤独之中出现,只有这样才可能升华到较高的程度。继而,当我们看到其他许多人比孤独时要活跃得多耐,、我们会感到悲伤、畏惧、喜悦、热爱、羡慕。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过去,人们常常把它看作是封建文化的同义语,单纯把它视为消极的东西而加以否定,这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传统文化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所需要的意识形态;二是作为各阶层的政治、经济的反跌物——不同的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三是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要是否定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