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而买官卖官则是最大的吏治腐败。其一,作为一种合谋腐败行为,买官卖官在行动机制上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强调买卖双方达成合意,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买官卖官在行动机制上的第二个明显特征就是,  相似文献   

2.
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贿选现象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各级各地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件来看,选人用人中存在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贿选等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潜滋暗长,直接冲击着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扭曲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防范和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除吏治腐败,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三个代表”所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选人工程”是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关键邓小平指出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从目前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看 ,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一些地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然很严重。而吏治腐败又是最大的腐败 ,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的腐败不彻底根治 ,党将不党 ,国将不国。为此 ,加强领导干部的用人制度改革就成为迫在眉捷的问题。必须坚持“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方针 ,严格掌握用人标准。1 民主选用领导干部民主选拔领导干部 ,要注意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江泽…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腐败者职务越来越高,具有危险性;腐败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具有贪婪性;窝案、串案、家族案越来越多,具有连带性;吏治腐败买官卖官越来越严重,具有普遍性;官商勾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具有交易性;腐败分子前“腐”后继,越来越顶风上,具有疯狂性;腐败现象越来越个性化,具有地域性;腐败者越来越无法、无知,具有愚昧性。  相似文献   

5.
程士华 《党政论坛》2011,(12):26-26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6.
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严惩买官卖官行为,这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遏制了买官卖官现象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性要求,是党心民心所向,为我们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要打好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组合拳”,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及其纪检、组织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杨柳 《瞭望》2005,(22)
专家分析我国职务犯罪情况之后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大案与组织人事工作“失范”有关。他们指出,由于组织人事工作中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为跑官、买官、卖官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按照《党章》规定,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都要分批进行换届。笔者认为,防止和纠正换届中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一方面要杜绝出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坚决防止悄然滋生且呈蔓延趋势的“挑官”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吏治,指通过对官员作风和政绩的考核,从而形成的对官员选拔、任免、监督、弹劾、惩戒的体制。吏治的实质是通过对官员队伍的治理,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国家的治理,实则是治吏。吏治是否清明,实属国家盛衰之系,安危之计,存亡之道。吏治为国家治理之源头,吏治为百治之首。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事实说明,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当前,吏治腐败已成为影响人心得失的主要矛盾,已成为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已成为制约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澄清吏治,赢得人心,必须选…  相似文献   

12.
邱炜煌 《党政论坛》2013,(12):12-12
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于是“带病在岗”、“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现象司空见惯,而不跑不送者的政治发展空间因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而被大大压缩。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和杜绝发生“问题干部”上岗提职等问题,最近,山东省委组织部提出,在干部任用问题上必须做到“八个严禁”和“八个必须”。“八个严禁”即:严禁跑官要官;严禁买官卖官;严禁拉票贿选;严禁封官许愿;严禁任人唯亲;严禁跑风漏气;严禁弄虚作假;严禁有案不查。  相似文献   

14.
郑元盛“卖官”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严厉批评了党内有些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骗官的腐败现象。他指出:必须严格整肃,坚决煞住这股歪风,坚决惩治这种腐败现象;要求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对于这种现象,要发现一件就严厉查处一件;并向全党敲起警钟: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5.
论干部任命改革的历史必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干部队伍的腐败为世人深恶痛绝,买官卖官屡禁不止,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根源在于干部制度本身。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铲除腐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还权于民,逐步由选举制取代任命制,干部任命制退出政治舞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对“跑官要官”者决不提拔重用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日前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对跑官要官的官员,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批评并记录在案;对买官卖官的,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对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的,必须严肃处理。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  相似文献   

17.
刘莉 《理论导刊》2001,(9):18-20
反腐败斗争必须突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危害最烈、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江泽民在《努 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 大,必须严格整肃,坚决惩治。他还以史为鉴、告诫全党,“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 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 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注意”。进入21世纪 ,我们党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事关建设高素质干…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班子集中换届之年,也是各地调整干部相对集中的阶段。中央三令五申强调,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笔者认为,换届不仅要防止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纪违规行为,而且还要注意防范患上“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3)
本周,中央纪委和中组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剑指买官卖官,引起网民热议;本刊上期报道公务消费改革再提速也获得了网民较多留言;而微软开始于21日的正版验证行动,则不仅引起网民对微软行为的抗议,而且引起了网民对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杜保乾于1996-2001年间任卢氏县委书记,被称为作事、作官、作秀的“三作干部”,意指杜保乾为作官而作事、作秀。与此同时,杜保乾收受贿赂,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