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仓 《党史博览》2009,(3):10-1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是历史合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与胡适之间的政治对立关系逐步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仓 《党史文汇》2012,(8):4-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954年10月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到1955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1955年1-9月份的主要工作给中央的报告》后基本结束.这场批判运动因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牵动着学术界的神经.否定和肯定这场批判运动的争论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其实质是要向各级党的领导"夺权".在这场运动中,"革命"对政党建设的破坏性被发展到极致;它不仅直接颠覆了高校党的领导体制,而且还严重破坏了高校党的组织原则.党性不纯,必然"派性"横生.这是中共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吸取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典型代表,他不仅是中国现代诸多人生观论战的主要参与者,而且还以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观与民主观为主要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现代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理论观点,在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胡适人生哲学思想的特点就在于:一方面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对个性自由的束缚和压抑;另一方面又反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指导人生的思想与行为,这种二重性的思想倾向乃是一切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研究胡适的人生哲学,对于全面把握中国现代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现代人生哲学理论争论的实质与规律,对于促进树立与巩固共产主义的人生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红学”研究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争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1954年“《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最为独特:领袖人物介入,几乎举国文人参战,批评对象更换,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和领导下,这场学术论战彻底改变了性质,批判的锋芒也随即指向了统治中国学术界30年的“胡适”思想,演变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纳入政治轨道的大批判运动,对国家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因此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事情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这场风波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成因仍值得反思。两个“小…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落实全方位反和平演变的具体措施时,如何在理论界真正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界反对和平演变有着双重的任务:一方面,理论界自身有一个怎样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反对和平演变自觉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界又担负着为全社会提供反对和平演变的思想理论武器的重任。 从理论界自身目前的状况来看,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通过学习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了思想觉悟,自觉地投入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去,在抵御和平演变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广大理论工作者还积极开展对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湘潮》2001,(2)
△毛泽东是胡适的学生,文学改良运动的倡导者胡适一度是青年毛泽东心中的楷模。然而,两人因为政治见解不同,人生道路渐行渐远,终至50年代毛泽东发动了一场领域广泛的批判胡适思想的运动。学生批判老师,似乎不近人情。但以毛泽东“吾人唯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宗旨来看,毛泽东与胡适,师生一场,终究《道是无情却有情》。△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使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令他终生难忘的是,进入“红色世界”见到的第一位共产党领袖是周恩来。很有幸,一生中《斯诺四见周恩来》,不仅见证了一个极富个…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建设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对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批判中大力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下面简要评述他对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批判。一、对实用主义的批判20世纪初,胡适给中国引进了美国的实用主义。瞿秋白对这一哲学流派进行了系统批判。他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把实用主义区分为理论意义上的和实践意义上的两方面来考察和评价。对理论意义上的实用主义,他基本给予否定。指出:"实验主义首先便否认理论的真实性,而只看重实用方面"①。"实验主义只能承认一些实用的科学知识及方法,而不能承认科学的真理。实验主义的特性就在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对冯友兰先生的所谓“抽象继承法”展开激烈的争论和批判。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过火批判所形成的政治干预学术的惯性,从根本上影响到这场原本正常的学术讨论。对“抽象继承法”的方法论价值缺乏学术分析,从而限制了这场大批判的学理深度。同时大批判并没有完全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方法,而是呈现教条化和片面化的趋向,最典型表现为阶级分析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扭曲运用。  相似文献   

10.
1919年7月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掀起了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交锋,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成立的思想奠基礼。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成为胡适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屡受批判的铁证之一。时过境迁,在世情、国情已发生巨变的当代中国,九十余年前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呼声,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