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会和学界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各种归因,通过从人力资源与社会性别的双重视角来探析,我们似乎找到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障碍.要扫除这些障碍以实现女大学生成功就业,还必须充分研究女性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特点,特别是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辽宁地区高校的调查表明,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总体上可概括为女大学生自身就业选择、家庭的选择、企业的选择、高校的就业服务、政府及社会等因素。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高等教育加强对女性就业服务指导,以及政府制定反性别就业歧视等制度,是解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相对男生女大学生需要更高就业成本,同工不同酬,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制造的职业门槛。除了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衡导致的大学生结构过剩之外,源于女性生理特征的劳动力成本的统计性成见,传统性别观念以及女大学生的非理性就业偏好等因素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由此笔者提出建立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塑造现代性别意识,注意家庭教育的双亲化,转变传统的单位就业观念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男生,她们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就业呈现出质量低、录用门槛和求职成本高、就业观念矛盾三大突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从男女平等、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努力:社会层面,应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家庭层面,父母应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提高素质、给予孩子关怀;学校层面,要重视性别平等教育,适当发展女性教育;个人层面,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我国在实践中形成了国家政策支持、高校牵头搭建就业平台和毕业生自主竞争为主的就业促进机制。该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女大学生基于传统性别文化形成的就业弱势仍需要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应该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性别及社会性别的特点及局限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被用人单位排斥甚至歧视,引起了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不仅会对女大学生自身产生消极作用,还会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是一种有违法律公平、正义原则的违法行为.消除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建立并完善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是关键,因为通过扩展生育保险制度的主体适用范围,强化生育保险中职工、用人单位和政府的责任,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等,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性别成本,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大学生能平等地参与社会就业和竞争,同时,也能实现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保护女性生育权的初衰.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性别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探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真正体现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观念是指人们对两性社会性别定位的观点和看法.具体讲是人们对两性社会性别传统的定位和反传统的定位以及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定位等的观点和看法.社会性别观念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第二类是反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第三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社会性别观念.从制度层面看,劳动领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与社会性别制度的作用分不开;从我国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看,当前我国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与我国就业总形势存在冲突和矛盾;从社会性别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看,社会性别观念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影响,二是对劳动力市场客体的影响.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双亲化;提倡自我就业、自主创业等.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高校应积极采取开设女性学课程、进行女性职业心理辅导、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女大学生进行维权普法教育等措施,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1.
当前,女性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女性的就业权利,实现男女平等,女权主义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视角提出了保护女性就业的具体措施。我们可以借鉴女权主义的相关理念,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加以改进,为推动女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达成两性平等、协调和共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福利权益受损的原因可归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建立一个性别赋权的社会支持实践模式,对于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福利权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赋权理论的视角,社会工作者建立社会支持实践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非正规就业女性通过发展能力,重建社会支持系统,获得资源和机会,从而克服权能障碍,改变不平等的权力结构,促进福利权实现.赋权的社会支持实践模式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互动性原则;(2)赋权性原则;(3)平等伙伴原则;(4)理性选择原则.社会支持实践模式的赋权性介入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赋权、集体赋权和政策性赋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校、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或兼职,其性质属青年劳动力就业前的职业培训活动,对我国社会后备劳动力的培养及帮助学生从学校过渡到职场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实习学生的劳动技能、工作经验、服务期限等虽有异于企业内的普通劳动者,但其身份仍应认定属企业的特殊劳动者。在实习或兼职时受到人身伤害事故应依法认定为工伤,纳入我国工伤保险体系予以保障。人身伤害事故商业保险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作为学生实习或兼职时人身伤害赔偿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却一再遇冷,当下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职业女性面临生育与就业难以平衡的困境,而当前生育保障法律制度管制属性多于服务属性,生育保险惠及对象范围过窄、立法性别意识缺乏等不足,可能造成就业歧视,固化性别偏见,加剧社会不公,导致女性生育意愿不高。人口政策转型时期亟需从法律层面采取对策提高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构建女性友好型生育保障法律制度成为解决当下人口危机的必然选择。应当在性别视角下促进女性友好型生育保障法律制度构建,在各环节贯彻性别平等,实现管制女性身体到服务女性生育的转换,加强全社会对生育之社会价值的认可;增加国家给付力度,合理分摊生育成本,扩大生育保险的惠及范围;关切女性实际需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打破性别分工范式,强化男性生育责任分担。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使消除女性就业歧视与提高女性生育积极性同步进行,将完善生育保障法律制度作为缓解人口危机、实现女性生存发展权的制度后盾。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是各法学教育机构迅速膨胀,法学专业的各层次毕业生也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问题。除了其他社会原因之外,法学教育的以及与就业模式的衔接不匹配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改革我国现有法学教育机构重塑相应教学目标,建立新的法学就业模式,使法学教育就业模式相衔接,从而实现法学教育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大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就业文化正在形成。受社会结构变动的影响,在青年特点的作用下,青年群体旧有的就业文化发生转型,新的就业文化正在构建。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青年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成为引发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也影响了公众的教育投资信心。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政府在需求政策上应采取提供更多的青年就业岗位、鼓励青年创业等措施;在供给政策上应促进青年改变就业观念,大力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为青年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破解策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要求职大学生,顺时势转变就业观念,下功夫提升自身素质;需要高校,更新培养理念,调整科类及专业结构,完善就业指导体制;更需要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链转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困难与挑战,而将公共关系理念与运作机制引入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运用各种信息沟通、传播手段以及制定科学策略等方式,与用人单位和其他与就业有关的部门、社会公众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可持续的关系,是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女性犯罪增多的性别视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就业、参政等方面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削弱了女性追求其人生价值合法途径的取得,增强了社会能量的紧张程度,加之制度规范的缺陷不能有效化解这种紧张,致使女性犯罪增多。减少女性犯罪需要减少性别不平等现象,改革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