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养的孤儿被大火烧死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此异常痛心,同时也对我国现行的收养制度、儿童的福利保障等提出了质疑和反思。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记者:您如何看待兰考事件暴露出的有关孤儿弃婴的收养问题?贾西津:孤儿弃儿收养首先应从如何更好保护这些儿童权利的角度出发。家庭收养、民办福利机构、公立福利机构,都应该完善途径、多元选择、相互补充。但目前民办收养机构很难获得合法身份,造成它们一方面获取社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无疑是2008年中国的一次重大劫难。在举世瞩目的灾后重建中,灾后孤儿的安置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灾后孤儿这一群体的出现对我国的收养相关法律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我国现行法律如何应对,这是每一个关心灾区重建的法律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收养的相关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我国收养立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拟为我国收养法的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4日清晨,发生在河南兰考"爱心妈妈"袁厉害家中的那场大火,在夺去7名孤儿和弃婴生命的同时,也烧出了中国孤残儿童收养现状的窘境。尽管在此之后,以河南省为代表的全国各省市都将"修订收养制度"、"放宽收养条件"等列入政府重要民生议题,但是,这种停留在讨论层面的关注能否解我国孤儿归宿的燃眉之急,能否避免孤残儿童伤亡事故再次发生,还是一个沉重的问号。  相似文献   

4.
卫群 《中国律师》2009,(7):56-56
6月5日,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全体律师迎来了云南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师生100余人。云南民族孤儿学校是收养安置t996年丽江2.3特大地震中的孤儿及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中的孤儿为主的民族学校。  相似文献   

5.
《收养法》第十五条规定:“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除前款规定外,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本法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结合《继承法》全文,对其中的“除前款规定外’该怎样理解呢?目前观点不一,有人理解为: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陈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外,还l.V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法订立书面协议。协议书中的送养方由社会福利机…  相似文献   

6.
热词     
《江淮法治》2013,(2):4
兰考火灾1月4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爱心妈妈"袁厉害收养的孩童中7人不幸丧生。袁厉害是兰考县的一名村妇,从1987年收养第一名兔唇男婴开始,至今20多年收养的弃婴已超过百名。兰考县民政局随后回应称,袁厉害不具备收养资格。此前,河南省民政厅对她的定性是"非法收养"。近期,各地民政部门正在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进行全国性大排查,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力争在每个5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都建立至少一个儿童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 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  相似文献   

8.
成年人收养制度很早就有,德法美等发达国家也早已立法规范,而我国目前立法尚很不完善。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进,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问题逐渐显现,收养观念也必将发生转变。允许无子女老年人收养成年人以解决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问题已成为人们尝试的方法,但成年人收养制度与公民家庭生活联系密切,必须谨慎。不过,设立不完全收养制度,限制成人收养的范围,则风险依然可控。  相似文献   

9.
吴国平 《行政与法》2006,(10):83-87
弃婴是当前收养子女的重要来源。我国《收养法》虽已颁行多年,但由于立法不完善、人们了解和重视程度不一以及收养执法上存在不到位不规范等各种原因,使生活实践中收养弃婴行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教育和规范执法等多种途径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1月9日,民政部发表《民政部回应河南兰考火灾事件:我国孤儿收留养育能力亟待全面提高》,介绍了中国现有孤儿数量及养育模式、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和民政部近期部署等几方面的情况。民政部称,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了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就民政部门而言,将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主动做好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的管理,全面提高孤儿收留养育能力。兰考一场大火,夺去了7名孤儿的生命,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社会悲剧,作为收养人的袁厉害,好心的收养虽是"违法"的,却在用朴素的大  相似文献   

11.
孤儿作品问题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大量存在,为解决"孤儿作品"的问题,美国曾两度向国会提出过孤儿作品相关议案,欧盟也曾有关于孤儿作品的《绿皮书》。相对而言,我国针对孤儿作品立法仍不够完善。因孤儿作品的大量存在,我国立法有必要借鉴他国经验,完善著作权法,解决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社会》2011,(17):61-61
编辑同志: 我邻居老王夫妇膝下无子,于是收养了同街道的孤儿小祥作为养子,小祥直到结婚成家仍与老王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日子长了,小两口与老两口便经常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双方甚至在4年前订立书面协议,约定解除双方之间的收养关系,由小祥补偿给老王夫妇在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近3万元。  相似文献   

13.
刘莎 《法制与社会》2012,(30):37-38
收养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借以发生的法定途径。收养关系是收养人按照法律规定收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所产生的拟制父母子女法律关系。收养关系一旦成立,养子女同养父母之间的关系与亲生子女父母间的关系大致相同,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收养关系的建立,可使孤儿、弃儿或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重获家庭的温暖;亦可以满足无子女者希望抚育子女的愿望,不仅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抚慰,更可使其老有所依。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商界奇才;她有着一颗菩萨般的博大爱心。十几年来,她耗资上千万元,先后收养或助养了孤儿、流浪儿60多人,捐助和帮扶的困难户、下岗工人更是难计其数。  相似文献   

15.
一位勤恳劳作的农民,历尽生活的艰辛,经过苦学木工技艺不断接活挣钱,最后开办了一家家具厂,几年间,靠技术、信誉加苦干,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农民富翁收养了一个孤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竟在10年间收养了199个孤残儿女,他也由一名家财万贯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于98年进行修正,但仍有不少不适之处。被收养人和收养人范围过窄:收养登记审查流于形式;收养程序的制度性缺失;监督机构的不健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收养法》并未予以妥善解决,以至于在实践中对收养行为的规制并未到位,使得一部分收养儿童受到了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张庭长您好。河南兰考大火事故发生后,社会对此十分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一事故?张勇健:河南兰考县"爱心妈妈"袁厉害家发生火灾造成其收养的7名孩童丧生的悲剧发生后,全国震惊。悲剧之所以发生,表面上是因一场意外火灾,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前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相关法律制度滞后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孤儿弃婴收养领域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除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收养不同于寄养,其涉及身份、财产的全方位变更,使得对收养的相关规定均更为严格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然而在中国,除却收养本身需要较严格的规制这一因素的影响,造成合法收养难问题的法律法规,亟待从实体和程序上予以完善.本文将从程序角度,结合域外最新实践,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希望这样的论证分析,能够在收养程序方面对收养难所涉相关问题的规制与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赵力 《河北法学》2015,33(4):53-61
在媒介融合、云计算技术之下,孤儿作品的“孤儿”、“使用”、“使用者”等概念需要结合外国立法细致分析.对于孤儿作品与公有领域,主张采用孤儿作品未落入公有领域的立法推定,即除非使用者能够提供明确证据证明已发表孤儿作品的发表时间,或者未发表孤儿作品的完成时间,则应推定孤儿作品尚未落入公有领域,避免立法规定孤儿作品与公有领域相互排斥观点的逻辑矛盾之虞.关于孤儿作品是否应当包括未发表作品问题,从扩展知识可及性角度,除非有作者不同意发表等相反证据,孤儿作品应当包括未发表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家庭构成方式除血缘与婚姻之外就是收养,收养行为能够在成主后于当事人间产生法律拟制的血亲关系,且对实际生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如果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以养亲关系参加社会生活之后,因为在该收养行为中的某种瑕疵而彻底否认其效力,这对各方当事人在身份利益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冲击无疑都是巨大的。民法典的颁行实现了收养制度的整体回归,也对收养制度在总体上的科学性与系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我国立法中长期未受到应有重视的无效收养制度却并没有很好地回应上述需求,无论是在该制度本身的内容设计还是在其与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请求权主体不完全明确、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收养行为处理欠安以及双轨制的认定程序潜伏隐患等。因此,有必要赋予利害关系人以无效收养的请求权,同时,从固化收养无效事由、设立可撤销收养制度及采用单轨制的确认程序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收养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