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杨贤才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在朋友眼里,他是"热心人"。只要"有利",没有他不愿帮的忙。他就是杨贤才。  相似文献   

2.
杨德禄印象     
提到公安厅原副厅长杨德禄,新疆公安上恐怕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他是第一批天津支边的老知青,上世纪50年代就穿上警服的老公安。我认识杨厅长并和他打交道,是他担任公安厅刑侦处长的时候。那次,我到公安厅四处办事,路过他的办公室,他看见我,叫我的名字,我才小心翼翼地进去向他打招呼。他嗔怪  相似文献   

3.
红雨 《江淮法治》2014,(18):48-49
正爱情走了,但心不能丢了当年,他是个穷小子,妻子与他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婚后,他视妻子如"女神",他坚信自己的婚姻是圣洁的;哪怕结婚十年他发现妻子"异样",他亦相信爱情只是被"冷藏",从未走远。可是,郑尚金的出现摧毁了这一切,他触犯了一个男人对爱情的容忍底线,低视了他对婚姻的在乎,并让他在众人冷笑中成为"顶缸爸爸"。他的反击,不只是为了抗诉,更多的是求助,想问一问,面对曾经那份相濡以沫的爱情,他是该拾起,还是该丢下?  相似文献   

4.
曲光  刘玮 《人民调解》2011,(9):25-26
他,曾经犯罪入狱,灰心沮丧;他,曾经误入歧途,迷失方向。如今,他任村主任,带领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如今,他豪情满怀,规划家乡未来发展的蓝图。他,就是刑释解教人员孔德林。从监狱民警到安置帮教工作者,都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和鼓励,使他从一名丧失生活信心的罪犯,转变为家乡人民致富的带头人。他纠正了错误的人生轨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赢得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1,(12):F0003-F0003
他不是太阳,没有万丈光芒。他只是一支燃烧着的蜡烛,默默地用他的光照亮同行,用他的热温暖周围的人们。他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平凡的生命,可以有这样高尚的灵魂;一个平凡的岗位,照样可以干出火红的事业。他,是一个在任二十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办实事,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就是平山县平山镇里庄村党支部书记康连祥。  相似文献   

6.
6年前,身为中学教师的他和不满14周岁的初一女生谈恋爱,并和她发生了关系,他因此被判处8年半有期徒刑。那个女孩在他入狱后离家出走,开始了长达6年的流浪生活。就在他对改造前途丧失信心的时候,女孩的来信重新唤起了他对生活的希望。出狱后,他决定重新求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他和她未来的生活创造条件。他  相似文献   

7.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 十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摔在地上,其他几个孩子纷纷用脚踹着车轮.他眼里满是屈辱的泪水,一脸愤怒,真想过去拼命.  相似文献   

8.
先锋本色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为人厚道,好结交;了解他的人,都说他作风严谨,很坦诚;熟知他的人,都说他工作务实,有创新。他就是去年10月份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人民调解工作管理人员的京山县司法局副局长、纪检组长杨托。在当地司法行政系统,人们称他集人民调解工作的“指挥员、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战斗员、服务员”等六员于一身。这些称呼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有他亲历亲为、勤政为民的口碑。  相似文献   

9.
他死了,年仅25岁。他父亲和女友。坐着殡馆的车,把他送到火葬场,然后找了个地方,埋葬了他的骨灰,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相似文献   

10.
先说第一个人. 他叫张朝南,乡村教师,朴实敦厚,典型的山里汉子.他有太多的事迹可以让那一方人永远记住他.为了二十几个学生能顺利上学读书,他变卖了所有的家当,一个人住在学校里,苦苦地支撑着几个村唯一的小学.作为一个极贫困的偏远山区的民办教师,他的工资不仅少得可怜,而且被长年拖欠着,他甚至连家都没成.每年涨山洪的季节,他都要亲自去接送各村的学生,在危险地段,他更是背着学生趟过河水.他的事迹上过报纸,可这对于他,对于他学校的现状,没有带来丝毫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张驰  彭水明 《法人》2006,(7):48-50
他致力于维护温州中小企业的权益,他致力于促进温州企业的发展,他致力于为温州市民排忧解难,他致力于传播温州精神  相似文献   

12.
26岁,风华正茂的年龄,本该意气风发,享受青春的精彩。可年少无知的轻狂使他曾经误入歧途,更因病魔的残酷,让他的人生阴霾笼罩。是这样一群人给了他生的希望,温暖了他冰冻的心,吹散他人生路上的迷雾,让他生命的精彩重新绽放。  相似文献   

13.
少年时的胡传根一直期待通过努力改变贫穷的命运,但他眼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因为贫困,因为受到敲诈没有人管,他自卑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畸形的复仇欲望让他初中辍学认黑道老大为干爹,他为盗抢少年提供保护索取报酬,他充当地下赌场打手。复仇的火焰让他找到了快感,也让他找到了月薪3000元的工作,但报应很快降临到他的身上,他被报复地下赌场的人打断了胳膊和大腿,成为终身残疾。他带着继续报复社会的心理组织一帮少年四处盗窃,两月内作案10多起,涉案金额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燃灯者速写     
“燃灯者”邹碧华对法院人的意义,是不寻常的。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他是法官这个崇高职业的耀眼高光。为了纪念他,我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燃灯者”一路走来:他从山村走来,他从法律高等学府学成走来,他从书海走来,他从每一个沉思的夜晚走来……他来了,来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走的时候,却有很多人一起向着他的方向继续前进。在我看来,黑白分明的速写方式,是赞美“燃灯者”高风亮节最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屈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56年6月出生,屈建生忠厚善良,为人谦和,1976年他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三原县日杂公司。他从一个普通的员工,走上了总经理的岗位。2001年,国有企业进行了重大的体制,屈建生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改变周边人群的贫穷落后面貌也为了完成自己多年的梦想,他独自踏上了艰苦创业的历程,他跑过运输,做过小生意,一次次的失败使他痛心,一次次的成功使他奋起,他边学、边干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经验,使他的视野开阔了,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磨练,这也为他  相似文献   

16.
谭君 《政府法制》2014,(13):32-32
他是一名桥梁专家、副处级干部,同时也是一名行走在利益边缘的有权人.他收受红包、好处费,包养情人.在求他办事、向他行贿的朋友嘴里,他被亲切地称为“茂爹”.他爱好收藏石头,习惯于在自家书房接待朋友以及收受“红包”.对于放入后备厢的大钱,他总是交给情人,而在家里接收的小钱,则习惯于交给老婆.  相似文献   

17.
吴苏  叶莹 《江淮法治》2022,(2):58-59
警徽,金色盾牌的光芒,铸就了他敢打敢拼的底色;忠诚,是他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指引着他冲锋在前;群众,是他不懈坚守的牵挂,让他不离不弃.他就是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国庆路派出所教导员李瑞龙.从警十二载,李瑞龙将青春热血化作光和热,淬炼出人民警察的无畏与担当,在拼搏奉献中书写了一名新时代普通党员、基层民警的华彩篇章.他曾荣...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次见到李东,是为了对一笔挪用公款的事实固定证据而到看守所提审他。讯问快结束时,我们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他说请我们转告他妻子,他借给张某、牛某的钱如果能继续放在他们那里运作就继续运作,如果不能运作,就让他妻子把钱拿  相似文献   

19.
张宪良,中共党员、政协委员、大专学历,1961年生于五星乡太原庄村。1981年,他从学校毕业,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独自踏上了充满理想和希望的艰苦创业历程,他搞过物资化工,开过砖厂,一次次失败使他痛心,一次次的成功,使他奋起,但边学边干,不断总结经验,视野在不断开阔,这为他今天的事业成...  相似文献   

20.
2002年6月中旬,周贤政又一次来到长沙.这次他不是来上访,而是到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办理有关手续,因为他向中院提起上诉的案件已经受理.只是,他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受,他不知道,他对上诉还该不该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