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传教 《当代广西》2010,(12):19-20
5月15日,田阳农产品批发中心、田阳县民鑫农资市场有限公司与广西古鼎香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共投资11亿元实施“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项目规划中的综合配套服务区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农贸城”片区的开发建设。这是田阳县今年推进的32个商贸物流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打造滇黔桂乃至中国-东盟区域性农业物流集散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14,(8):F0002-F0002
近年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高新,剑指高端,以“立足自身优势,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实行差异化发展,加速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集,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恩路,重点打造“新型煤化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四个百亿产业集群,着力建设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信息、现代金融和科研创业五大现代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制订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对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许海峰 《世纪行》2012,(5):24-24
4月27日,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李佑才、副主席涂勇和部分在汉的省政协中共界别委员视察了武汉市部分已建或在建的工业企业、商贸项目。视察团一行首先来到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视察了区内中国家具CBD、四季美农贸城、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品牌服装城。委员们充分肯定区内专业市场、物流基地以及配套产业抓住“中部崛起”和承接转移的机遇.加快建设形成的良好态势.对枢纽区打造“中部最大、中国最好”的国家级商贸物流枢纽区,有了真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08,(3):35-35
目前,物流业已成为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资料显示,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和在规划中的物流园区有60多个,几乎是珠三角园区规划的2倍。这个数字占全国眼下规划建设中的物流园区的1/5强。南京、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扬州等地纷纷打出物流中心旗号,甚至连无锡下属的县级市宜兴也宣布要“打造长三角北翼物流中心”。除了政府方面,很多国内外的物流企业也纷纷把眼光盯向长三角这块物流产业发展的热土。  相似文献   

6.
路红艳 《中国发展》2012,12(3):24-29
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国务院对两江新区“两个基地”定位之。该文认为,两江新区要明确“一基地三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令囤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展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西部地区旧际商贸物流中心和西南地区国际会展中心;分析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已具备的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及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推动两汀新区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徐州经济开发区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第一增长极”和“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总体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开发区建设全过程,坚持集约开发,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建设,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努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型的和谐工业新城.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园区建设之路。全区累计投产企业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300家.已构筑起以工程机械、工业电子两大产业为龙头,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材料、综合物流四大辅助产业为重点的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并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2007年,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突破427亿元.增长41.9%:财政收入突破12.4亿元,增长34.81%。徐州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江苏省级开发区中发展最快的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梧州市依托自治区建设西江黄金水道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生产性物流业为重点,高起点规划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抓好物流同区、配送中心、多式联运系统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使物流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温浙兴  吕斌 《江西政报》2006,(10):46-47
近年来,九江县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从县十二次党代会“服务开放,工业兴县”总体思路和“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过两亿”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到“服务开放,工业物流兴县,产业劳务富民”的总体思路的形成,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5年,策应九江市委、市政府“3+1”发展战略,我们又确立了符合县情的“3+1”发展战略,即推进大工业、农业大产业、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产业支撑。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今日山西》2004,(12):F004-F004
国家开发银行是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长期融资领域的主力银行,按照“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思路,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配套工程建设,以及政府争需发展的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2.
子涵 《今日民族》2013,(10):23-26
当下,发展绿色经济是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结合云南省实际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解读。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范畴中,生物产业的地位居显要位置。值得关注的是,在被誉为“中国最南端春城”的屏边苗族自治县,近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建设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的重大机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整体规模为目标,坚持走“规划引领、产业集聚、园区支撑、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贸易、现代中药和生物创新服务产业,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行政、居住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生物科技产业基地和省内生物物流、贸易、文化和科技先进的外向型生物科技产业新基地。  相似文献   

13.
李彤 《创造》2012,(5):44-47
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五华区围绕这个中心,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基础,突出“产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通过产业突破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园区建设来促进产业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园区建设,将园区建设作为五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焦亚飞 《群众》2022,(12):13-14
<正>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交通“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历史新定位,并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发挥交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大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以及“要让全省物流运输更加畅通高效、人民群众出行更为便捷舒畅”等重点要求。近年来,苏州交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力打造现代智慧交通,让群众出行“选择更多、通行更畅、服务更好”,不断提升群众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吴浩 《党建研究》2023,(9):24-26
<正>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近年来,江西省紧紧围绕加快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战略,启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创新实行由省级党政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并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伴随着"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以及相关配套基础建设的完善,铁路在物流运输中"大动脉"地位逐渐显现。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社会,物流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下降、市场化、个性化需求增多等特点。铁路物流如何在物流产业竞争和产业集中度提升中,发挥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2017年,我国物流总收入8.8万亿元,同  相似文献   

17.
一、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发展高科技,建设和完善高新科技开发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带动湖北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措施,是实施“科教兴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 )湖北省高新科技产业建设重点   由于湖北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因此,必须集中力量抓重点,才能打开新局面。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就不可能有突破。   1.重点建设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长江和汉江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在长江沿线湖北…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产业,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主体. 近年来,浙江坚持做大做强“三港一平台”,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通过“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了“三港”配套衔接、协同发展,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益;依托“三港”发展,有力支撑了平台做大做强、做实做久,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化服务“软硬件”同步提升,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两美”建设提供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12,(11):64-64
“天下农博汇、批发大平台”。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由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投资建设。为华东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中心,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重大服务业项目、杭州市“十大工程”项目。物流中心将于今年10月盛大开业。与此同时,由全省各级农办共同打造的“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一条街”也将正式入驻。年底,2012年浙江省农博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周小庄 《桂海论丛》2010,26(5):95-99
保税物流是国家给予广西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工具,如何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是广西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保税物流是高端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是在市场、物流与制度上与国际接轨,构建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和紧密联系的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在产业定位与选择上是培育区域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同时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孤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