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称快之佘     
1951年,刘青山、张子善因贪污腐败被枪决,举国上下惊讶之余皆拍手称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王宝森、胡建学、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因贪污腐败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席时,人们称快之余,心中无不隐隐作痛,因为腐败之死灰不仅没灭,且有念燃愈烈之势,每一个善良正直的中国人怎能不大声疾呼!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皆开明之君创建基业,昏庸腐败之君葬送天下。为国家民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创下了夏朝的基业,最后却毁在了营造酒池肉林的夏桀手中;结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一种行为方式,"法治"在一个国家的实现被认为是融入国际社会的先决条件。然而什么是"法治",怎样才是真正的"法治",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把"法治"视为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个表现过程是切入"法治"的一个新视角,也就是说从思维到行为的这么一个连续的过程是"法治"精神的表现,这就是行动中的"法治"。  相似文献   

3.
白恩培同志在<努力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一文中指出:"自古以来没有几个做官的死于饥寒,但死于敛财的每个朝代都有.从公仆到贪官只有一念之差,从功臣到罪犯只有一步之遥."这段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认真品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腐败现象演变的一种趋向是权力家庭化。透过近年来查处的许多腐败案件,人们发现因家风不正、“后院起火”等而累及自身的教训委实不少。探究成克杰、许运鸿等人的犯罪轨迹,不难发现“亲情窝案”、“家庭犯罪”是共同特点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检察机关查处的贿赂案中70%带有浓厚的家庭犯罪色彩。职务犯罪“家庭化”如此严重,已成为惩治腐败犯罪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职务犯罪“家庭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深厚的社会经济根源和历史根源。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逐渐打破了…  相似文献   

5.
劳动理论是认知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理论。该理论可以从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找到渊源和依据。在劳动理论视野中,知识产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认识,其中因创造性劳动而值得拥有知识产权是关于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刘怡  薛萍 《理论前沿》2006,486(21):23-24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共同的类的认识到揭示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再到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即从赞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到清算、批判、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确立、阐发自己新哲学世界观的过程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的五个特点 1.权力犯罪.这种犯罪主要发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类权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陈希同、成克杰等就是这部分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和谐"这个命题,是党在系统总结了"党内团结"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梳理党在自身建设方面从"党内团结"到"党内和谐"的历程,对于全面理解"党内和谐"的科学内涵,扎实稳步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中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探索和实践的得与失中,从我们党逐步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中,昭示人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健康发展.文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是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阶段;"文化在革命"的10年,是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倒退失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的20年,是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案到人”和“从人到案”是刑事侦查工作最基本的模式,但当前这两者发展不平衡,对推行“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强化“从人到案”侦查模式具有必然性,必须加强和规范刑事情报信息工作;组建和壮大情报信息专业分析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线索工作机制和专案侦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校园布告"的民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法的角度探讨了"校园布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及因"校园布告"的侵权救济.主张创建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校园布告".  相似文献   

12.
“涉农问题”是农村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它是指发生在农村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以及因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等影响农村稳定的所有问题的总称。作者从公安机关角度分析了“涉农问题”的特点、参与处置的界限、当前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建议:一是公安机关要提高认识;二是要从源头上清除引发“涉农问题”的诱因;三是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四是加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四大机制建设,提高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的新著<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研究>,作为全国"迎接党的十六大重点图书"之一,近日已由海天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并且著述颇丰的著名学者,该书是其历经几度寒暑所推出的又一部理论专著.从选题、立意、论述角度及思想深度诸方面看,该书均堪称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又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讲话发表1周年纪念。从《实践论》到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精神和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深入学习这些光辉文献,就要深刻领会其中鲜明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要科学把握其中贯穿始终的创新思想,就要认真实践其中反复强调的精神实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地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一65年前,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重点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因…  相似文献   

15.
论我党"发展观"的传承与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川 《理论前沿》2004,3(20):25-26
“发展观”是我党的重要指导理论。它从毛泽东同志创立,到邓小平同志的继承,再到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的接力,形成了我党“发展观”的系统理论。分析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对于正确认识、理解和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毛泽东的“革命发展观”毛泽东所处的年  相似文献   

16.
1862年,华尔在弥留之际将所谓"遗产"留给其亲属,由此引发了中美间旷日持久的"华尔遗产案"交涉。此案经历了地方到中央、从私人偿还到政府买单的曲折过程。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美国政府费尽思量,从"两不算账"到"索款索息"纠缠清政府近四十年,其不依不饶证明了近代美国对华外交压迫的实质。而清政府在此案处理过程中的抗争与妥协,则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弱国态势下办理外交的艰辛与无奈。  相似文献   

17.
许多贪官似乎是金刚不坏身,刀枪不入,震慑无效。像陈希同、成克杰那一类大人物都受到惩治,按理说他们原本该早就坐不住了吧。但有谁立马跑去坦白交代的呢?连身边某个同自己关系密切的蛀盎落网了,这些人依然故我,不见有什么动静,更谈不上有自首的表示,只是最后被逮出来完事。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中的"人",是审理交通肇事案件的一个难点。从行为人逃逸过程中二次肇事的主观过错、法定刑罪状所体现的逻辑关系、立法原意、罪刑均衡原则的实现以及逃逸与交通肇事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得出刑法第133条第一档与第三档"逃逸"的内涵应当是同一的,均指因第一次事故逃逸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文化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虽然还众说纷纭,但是,对"文化全球化"的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是有可能性和有效性的:(1)"文化全球化"概念中"文化"的界定比较明确;(2)从文化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全球化的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个问题域,构建了一个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笛卡尔以"我思"为核心的二元论哲学摧毁古代的理解模式,代之以科学的世界观和解释理论,从不同层面理解"人",涉及心灵、身体、身心统一体三个方面,以及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影响到人类学的急剧变化,影响到人的道德和自制的全部体系,致使"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更为复杂,体现了其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