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是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和实践了"人民主体"思想,主要包括:"依靠人民群众"对"人民主体性"历史观的发展实践;为人民立言的大众情怀对"人民主体性"价值观的发展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是"人民主体性"实践方法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实践指南。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唯物史观,突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蕴含着丰富的基层民主政治价值,强调人民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基层民主政治为民导向的价值遵循,在新时代具有生动的社会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梦菲 《党史文汇》2014,(2):13-19
正周恩来总理可谓世人公认的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楷模,他"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深受人民的衷心爱戴。正像那首诗所言:"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总理心连心。"坦荡无私的他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廉明到能够及时主动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从中不难读出"人民"的分量。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十八大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永葆本色、永不褪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保持与人民"心贴心,同呼吸",才能增强党的生命力、向心力和战斗  相似文献   

5.
文摘     
《红旗文稿》2012,(23):40-41
刘奇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说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广大曲艺工作者要心系群众、面向大众,坚持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把百姓生活作为曲艺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人民、说人民、唱人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说唱。要深化"走转改"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军营,把舞台搭建在基层,把欢笑传送到群  相似文献   

6.
邸乘光 《江淮》2011,(7):28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全文14000多字,其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36次,平均每104个字里就有一个,而且特别突出地强调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由此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的分量,感受到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心中的至高位置。  相似文献   

7.
任亚周 《世纪桥》2020,(1):80-82,96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精准扶贫是在新时代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辨析,阐释了精准扶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包括:精准扶贫政策的着力点是实现民生保障、重视人民精神修养的提升、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对"中国梦"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相似文献   

9.
正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人民群众"出现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他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共产党人最坚定的人民立场、最深厚的人民情怀、最纯粹的赤子之心,深刻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的价值与权利在中国的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是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过程,是人民民主不断深入且全面落实的过程。民心政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的内在信仰、规范、主线。民心政治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内在驱动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最好呈现。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好干部"标准不仅体现了新时期干部德才修养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更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从严治吏的正确主张和人民立场。信念坚定是"魂",恪守"魂"不丢失,才能谋划人民幸福之大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真切心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解放劳苦大众的坚定信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人民社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对"人民"和"社会"分别都早已熟悉,但对把它们合起来形成的"人民社会"概念却是陌生的。"人民社会"的概念基本上是这次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创新出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新常态的形成。"人民社会"就是一个"人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超越和优越"公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走向整体"人类社会"的概念。其中,"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社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体。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就是"人民","聚集"是否就是"社会"。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尽快、尽准和尽善地把"人们"变为"人民",把"聚集"变为"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对人民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积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理应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但现实情况却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只有把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地位具体化,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要提升人民群众素质,使人民群众"会"反腐败。要完善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能"反腐败。要调整保护措施,使人民群众"敢"反腐败。要加大惩罚腐败力度,使人民群众"愿"反腐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观维度、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方法论维度、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目的论维度和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的价值论维度出发,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诠释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人民为本",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话语表达是"为人民服务",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是集体主义。"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在不同层面上的表达,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价值观中合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辩证否定与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两大奇迹"的创造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密不可分。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守了人民立场,忠诚担当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使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过程中,凝聚起众志成城、无往不前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这份新年贺词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更传递出习近平的3个坚定信念。一、坚守"初心"的信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将自己称为"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谋幸福"是他始终不渝的初心。2018年新年贺词,再次彰显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相似文献   

20.
李殿仁 《前线》2016,(9):31-36
毛泽东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与核心,是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入门之学"。毛泽东人民观离不开"三大支柱",即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作主。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毛泽东人民观的来源,从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探索中积极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