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和谐发展与跨越发展的前沿阵地,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加剧,对企业基关班组工作的要求将愈来愈高。班组长作为基层班组的核心人物,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
班组长不宜和工会小组长“一肩挑”郝龙据了解,现在有的企业存在班组长和工会小组长"一肩挑"的现象。这些班组认为,班组就那么几个人,还设那么多"官"干什么,不如来个两长归一,班组长和工会小组长由一人担任,实行集中领导好。殊不知,这种做法和认识是错误的。其...  相似文献   

3.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宣钢公司工会紧紧围绕集团提出的“深化整合、精细管理、科技创新”三大任务,结合企业依靠人才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改进班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有效调动了班组长和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班组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进入攻坚阶段,大量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作为班组长这一兵头将尾,怎样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发挥班组长作用,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笔者认为当好班组长有“六忌”。一忌决策上专断独行。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的班组长在决策上存在一人说了算现象,大小事独自拍板,因而影响了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形不成合力,这是班组长的大忌。班组长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在决策前要充分征求吸纳大家的意见,完善充实自己的决策。二是要与副班组长取得沟通,决策前要形成共识。三是要有效发挥班组“五大员”的作用。二忌行动上…  相似文献   

5.
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和灵魂,是连接上级组织和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其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高低对整个班组乃至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辛置煤矿班组长队伍的基本信息、考核制度、培训学习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现存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便为该矿乃至全国煤矿企业的班组长队伍建设更好的发展提供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班组长能否带好员工队伍,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班组工作质量与企业生存发展。要想带好班组员工队伍,创造突出的业绩,赢得赞许的目光,需要班组长多方开展工作。而激励,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秦雷 《中国工运》2010,(6):63-64
新三矿工会以确立班组建设年为契机.突出抓好班组建设。矿工会为各基层班组配备了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书籍.同时让班组长围绕学习过程中积累出来的班组建设经验.每月进行总结、交流。先后组织14名班组长针对班组现场管理、班组出勘管理进行学习经验交流汇报.促进各班组长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矿山各项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为了认真掌握大冶铁矿班组建设管删现状,进一步强化班组建设管理,最近通过“访、淡、查、看”,对全矿部分班组进行了抽样调研。  相似文献   

9.
基层动态     
《中国工运》2009,(12):61-62
●内蒙古神华能源公司五虎山洗煤厂工会加强班组建设五虎山洗煤厂工会从各基层小组出发.注重加强班组建设.加大班组内部考核力度,引进激励机制.认真解决本单位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各车间分别开展了班组长满意度测评、创建“学习型班组”、  相似文献   

10.
崔国平  李琮 《中国工运》2011,(10):50-50
近年来,河南移动通信工会根据公司2010~2012年要用三年时间建成基层班组文化体系、班组知识管理体系、班组建设评估体系、班组建设标杆体系、班组长培养体系,以及班组建设信息管理平台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建设班组博客平台,推进班组建设,促进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振东 《中国工运》2006,(10):34-3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全总和国资委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要求,把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作为建设学习型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一汽“十一五”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开展具有一汽特色的班组五项职能达标活动,做到夯实基础、强化五项职能、提高能力、打造专家型班组长,强化技能、培育全能型操作者,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使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逐步深入,取得明显成效。一、夯实基础,强化五项职能学习型班组首先要有坚实的管理基础,科学的评价标准,过硬的示范典型。在总结多年班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融合日本丰田公…  相似文献   

12.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班组安全管理应做到“八落实”:一是责任落实。班长应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组安全员应协助班长具体抓好班组安全工作,班组每个成员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岗位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二是教育落实。抓好日常教育,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三是制度落实。班组应针对自身生产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班组成员的行为,确保班组安全生产。四是活动落实。要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开展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来吸引班组成…  相似文献   

13.
吴成军  王艾明 《工友》2007,(5):41-41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最活跃的基层组织。班组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创争”活动中如何加强班组建设,进一步激发“细胞”的活力?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员工改善心智模式,认识潜能,超越自我,将个人愿景与班组的共同愿景有机结合,不断实现愿景目标;另一方面,要求团队学习必须紧密围绕施工生产提高执行力,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拜师学艺、科技创新、五小成果等系列活动,为班组自主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13,(6):17-18
神华宁煤集团是神华集团控股子公司,也是宁夏龙头骨干企业。现有班组2499个,班组长(包括副班长)3398名。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公司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助推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小班组实现了大作为。2009年至今连续四年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刘卫华 《中国工运》2011,(11):49-49
加强班组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加强情感管理。 一、用心管理,以情浇灌 加强班组建设,班组长是关键。要做一名让大家心悦诚服的班组长,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同时,要虚心倾听班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工会王伟在《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文中指出,当前,要加强班组建设,就要大力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选配和培训好班组长,建设高素质的班组管理者队伍;合理配备和使用班组成员,组成一个较高效率且能发挥出最优效能的班组;从班务公开入手,推进班组的民主管理工作;加强班组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班组经济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科学地进行劳动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开展劳动竞赛贯穿于班组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班组不仅是生产和经营组织的基础.更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虽然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下了很大力量,但从总体情况看,事故仍然居高不下。从企业班组管理的角度讲,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安全管理还没有真正深入到班组这个基础层次,就煤矿所发生的事故来说,无法抗拒的自然事故只占极少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班组管理不到位。二是安全管理仍然靠少数人抓,“我要安全”的主动型安全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搞活企业。而抓好班组建设则是企业搞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班组建设,促进企业改革,首先应该充分认识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班组是企业的基本细胞,企业承包的各项经济指标只有在班组中才能落到实处。这是因为班组是完成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关键。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而班组职工又是任何新的生产工具的直接使用者和操作者,所以,班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13,(5):59-59
南京市总工会研究室张涛来稿.介绍了南京市东华公司工会为全面提升职丁素质.促进企业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加强企业班组建设的对策。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党政工合力推进:坚持上级有关要求和企业自身实际有机结合:坚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发展为核心.以提高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其次,在谋划工作时,一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把班组建设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总体规划中考虑和谋划.以企业发展规划指引和研究制定班组建设工作规划,着眼长远、分步开展、滚动实施、逐年深入。二要分类指导,以点带面。  相似文献   

20.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基础。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班组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这是当前摆在我们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立足于基层班组,只有抓好班组劳动保护工作,才能以点带面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班组劳动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结构调整、减员增效等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部分单位为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实行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做法,当生产和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