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缅甸的大米产业部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复苏(参看第一表),自1977—78年度以来,大米的产量增长了40%以上,看来,缅甸有可能又恢复成为世界上一个主要大米输出国家。目前缅甸的大米产业部门的复苏是六十年代初期大米产业衰退趋势的复苏。六十年代初期缅甸逐步丧失了它的作为大米输出国家的领先地位,当时“即使在丰收时期,缅甸也只能在大米的国际贸易中起很微弱的作用;而在歉收时期就甚至难以供  相似文献   

2.
缅甸的殖民剥削与人民群众的处境英国政府占领缅甸后,就推行其旨在变缅甸为英国农业原料供应地的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掠夺该殖民地丰富自然资源和奴役其人民的措施特别加强了.有益矿藏的开采和大米生产也扩大了.这就保证了英国垄断组织利润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缅甸的经济一直是围绕着它的富饶的农业土地和森林土地而发展的,直到1964年缅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输出国家。缅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它花费了好几年时间才恢复了它所受到的严重损失。一直到1956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1938—1939年度的水平。1975年缅甸全国总人口估计为三千一百万人,目前的人口年增长率为2.4%。  相似文献   

4.
奈温将军领导下的新政府面临着去年大米生产和输出严重下降的经济后果.大米的输出一般占缅甸联邦输出所得的3/4,而1957—8年大米运输据估计仅达到前一年度的75%.1958年缅甸经济概观所引用的数字说明了稻谷歉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反映到政府的支出.  相似文献   

5.
缅甸现政府自1988年9月执政以来,从战略高度重视私营经济,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私营经济的发展,以促进缅甸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私营经济在缅甸经济中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缅甸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但从长远来看,缅甸私营经济的前景仍然较为看好.  相似文献   

6.
缅甸现政府自1988年9月执政以来,从战略高度重视私营经济,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私营经济的发展,以促进缅甸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私营经济在缅甸经济中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缅甸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但从长远来看,缅甸私营经济的前景仍然较为看好.……  相似文献   

7.
缅甸现政府自1988年9月执政以来 ,从战略高度重视私营经济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私营经济的发展 ,以促进缅甸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 ,私营经济在缅甸经济中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缅甸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 ,但从长远来看 ,缅甸私营经济的前景仍然较为看好。一、缅甸现政府发展私营经济的措施自1948年独立至今 ,缅甸私营经济的发展已是几起几落。在吴努执政期间 (1948 -1962年 ) ,由于政府的扶持 ,缅甸私营工商业发展很快。但从1962年开始 ,奈温政府在全缅展开了彻底的国有化运动 ,缅甸的私营经济…  相似文献   

8.
当缅甸在1948年首先取得独立时,人们都料定它将是该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而时至今日,它的经济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为什么它的经济未能起飞呢?本文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探讨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内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已实施了某些政策,而缅却未能采取同样的措施?例如,缅甸从未设法利用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比较利益;它未能促进国内的储蓄;而最重要的是,它还忽视了包括企业家才能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这是东亚经济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缅甸第三个四年计划已到达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的半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骤然对缅甸产生了某种兴趣,这是缅甸进一步卷入对外经济关系和近五年来国际上对缅甸的经济进展有了日益增多的了解的结果。尽管这种兴趣在程度上不能与他们对该地区其它许多国家的兴趣相比,但毕竟已大大不同于那个国家自1962年3月2日发生政变以来被相对忽视的情况了。缅甸的孤立状态是军方的革命委员会有意造成的,它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是缅甸当代史上的重要一年,也是缅甸经济发展史上实现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9月上台执政的缅甸军政府,宣布废除1962年以来的“缅甸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开始在缅甸实行——系列的经济改革。从1988年9月到现在,五个半年头过去了,缅甸经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又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中央政府在处理与缅甸关系时,最重要的做法是把缅甸纳入云南都指挥使司的统辖范围,将缅甸直接纳入地方政治组织系统,同时又将缅甸置于藩属地位,纳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之中。这样,中缅关系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之前的元代,明朝在缅甸的控制力度和影响力都在下降,但两国间的贸易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旅居缅甸的中国人人数剧增,籍贯及身份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大明街"的形成,说明留缅中国人已有自己的聚集区并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  相似文献   

12.
泰缅边境的缅甸难民问题已存在30年之久,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大量缅甸难民长期滞留在泰国境内,对泰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泰北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不菲。虽然缅甸的民主转型为缅甸难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但难民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再是单纯的缅甸内政问题,难民问题的影响已经扩散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其最终解决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3.
尽管对缅甸持悲观看法的预言家们——特别是新闻记者仍大有人在,但1979年缅甸的情况日益好转,显示它不仅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全面改变过去停滞的趋势很可能正在实现。普遍提高的经济统计,外援和外资的大量增长,与邻邦的关系的改善,暴乱问题的控制,以及政治上的普遍稳定等,只是表明缅甸将在八十年代出现鼓舞人心的发展前途的一部份因素而已。  相似文献   

14.
战前 ,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已使英殖民当局难以招架 ,英国政府不得不向民族主义者许诺 ,在条件成熟时 ,英国将给缅甸自治 ,但这个许诺不过是一个遥遥无期的长把伞。欧战爆发 ,使英国政府无力顾及它在远东的殖民地 ,缅甸民族主义者再次看到独立的希望 ,但是 ,英国政府逆历史潮流而行 ,仍然采用欧战爆发前的殖民政策来对付缅甸的民族主义 ,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缅甸民族主义提出联英抗日 ,促进缅甸独立的政治主张遭到英殖民当局的拒绝 ,英国不顾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形势 ,采取高压政策 ,大肆逮捕民族主义领袖 ,使缅甸民族主义者转向日本 ,以…  相似文献   

15.
缅甸油气领域正处于开发活跃期,但油气产量不均衡,油少气多。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曾长期是缅甸油气开发的先锋和主力,然而,本世纪以来,东盟及缅甸周边国家石油企业跃升为缅甸油气开发的新主力军。2010年缅甸开启民主进程,西方企业投资缅甸油气领域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难以改变现有的外资参与结构。  相似文献   

16.
作为缅甸最强大的组织机构,缅甸军方在其国家事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1962年奈温建立军事政权以来,缅甸军方在主导缅甸政治进程的同时,借助国有化政策实现了“藏富于军”。20世纪90年代,缅甸军方通过出口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预算外收入,成功解除西方的经济围堵和政治封锁,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强大的军方经济体系对缅甸军政关系及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维护和强化了缅甸军事威权主义的韧性,为军方采取灵活策略、确保“有纪律的民主”提供了关键支持;二是市场化经济改革难以逾越军队利益固化藩篱;三是公民难以抵御国家的政治渗透,社会整体民主政治意识缺失。考察缅甸军方的经济行为,有助于刻画缅甸军事威权统治的全貌,深入理解缅甸军方在国家建构议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据缅甸政府公布,1995/1996年度(1995年4月1日至1996年3月31日)缅甸经济在上年度取得增长6.8%的好成绩之后,其经济增长率又达到了9.8%的可喜成绩。 按1985/198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1995/1996年度缅甸国内净生产总值与服务业产值计划指标为667.16亿缅元,实际完成685.28亿缅元,完成原计划指标的102.7%,比上年度增长9.8%。本年度缅甸国民经济各部门完成各自经济计划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92,(4)
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即向经济的全面改革和重建过渡的时期。事实上,缅甸、越南和老挝在80年代末就开始了这一过渡,而现在柬埔寨也将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四国的经济情况虽然各有特点(越南的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要比老挝和柬埔寨高一些,也高于缅甸,特别是在工业方面),但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在一些基本的方面,又有共同之处。本文拟就缅、越、老、柬经济的某些特点及其对四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关系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20.
《和平与发展》2021,(3):93-114
本文通过梳理冷战后缅甸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和领导人战略偏好来分析缅甸对华政策。丹瑞执政时期中美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竞争较弱,缅甸卷入大国竞争的风险较小,但缅甸将安全威胁置于首要地位,强调反抗外部干涉、维护政权独立,形成进攻型战略偏好,缅甸因而采取对华合作战略,试图借此平衡美国威胁。登盛执政时期,中美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缅甸卷入大国竞争的风险和利用大国竞争获益的机会增大,但缅甸将经济利益置于突出地位,安全威胁感知急剧下降,形成调和型战略偏好,因此缅甸既通过对华合作获取利益,又通过改善缅美关系降低对华依赖。民盟执政时期,缅甸面临的美国压力增大、对华合作机会增多,延续调和型战略偏好的缅甸领导人通过强化对华合作削弱美国威胁,同时开展多元化外交平衡中国影响力。军方再度执政后,缅甸面临的美国压力急剧上升,持调和型战略偏好的缅甸领导人将更加靠近中国以抵御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