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8年11月28日,陈云成功接管沈阳后,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沈阳接收的经验》,这成为后来中共制定城市接管指导方针及后来其他城市接管的重要借鉴。陈云沈阳接收经验的形成,不仅是对中央关于城市接收政策的成功实践,也是他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积累和他善于借鉴党内外城市接管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徐斌 《党史纵横》2002,(12):34-35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中央电告东北局准备接收沈阳.东北局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紧急筹划接管沈阳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7日,东北局决定成立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陈云同志为主任,伍修权和陶铸同志为副主任,全权处理接管沈阳的工作.10月29日,陈云同志率领从东北各地抽调的4000名新老干部从哈尔滨出发,日夜兼程,乘火车经吉林市,梅河口,绕道四平市到达开原.在进驻沈阳的途中,陈云同志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接管政策和办法,以确保各项接管工作顺利进行,使全体接管干部充满了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3.
王超 《党史纵横》2005,(6):25-27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东北解放指日可待。此时,中共中央已经开始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上来。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解放大城市并做好大城市的接管工作对掌握全国政权极其重要。10月26日,中共东北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委派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的陈云同志,担任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全面领导沈阳的接管工作。27日,东北局又确定由陈云、伍修权、陶铸、王首道、朱其文等组成沈阳市军管会,率从各方抽调的4000名新老干部接管沈阳及周边几座城市。城市接管,是中…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3,(5):41-41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云率领4000名干部进入沈阳进行接管工作。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是党中央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建国前,他曾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和领导了东北解放战争和辽宁的城市接管工作。这一时期,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才能,成功地实现了我党对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沈阳的接管,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名的“接收沈阳经验”,为我党建国后加强对城市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领导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建国后,他多次视察辽宁,对辽宁…  相似文献   

6.
陈云与辽宁     
<正>陈云同志曾亲自参加和领导了东北的解放战争和辽宁的城市接管,并于建国后多次视察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谨以此文追忆陈云同志在辽宁留下的深深足迹。开辟北满根据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我党不失时机地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9月14日下午,陈云出席了由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听取了曾克林关于东北情况的汇报,研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一批大中城市成为新解放区。如何接管好城市?陈云接管沈阳总结的一整套经验,很好地解决了既快又好的难题,迅速恢复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生产。"沈阳经验"为接管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的思想,对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党接管城市的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云在建国前后,以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都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原封不动”——接管城市稳定社会 沈阳是东北中心城市,辽沈战役打响时,党中央任命陈云为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把接管第一个工业大城市、稳定社会和恢复生产的重担交给陈云。 为接管好沈阳,中共东北局在行驶的火车上召开紧急会议。陈云在会上指出,接管好沈阳,迅速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辽沈战役已经过去整整40个年头了。1948年11月2日,以歼灭沈阳守敌为标志的东北全境解放,震惊了世界,使国民党在全中国的统治趋于履没。近年来,我反复学习《陈云文选》中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写的文章,不禁使人抚今追昔。1945年到1949年间,陈云同志在东北先后兼任过东北局  相似文献   

10.
陈群 《党的文献》2001,(4):28-31
1935年 10月 15日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俄文记录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 (1935年 10月 15日 )史平同志的报告》的发现 ,是继 1984年公开发表陈云手稿《 (乙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 ,又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它的价值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 ,弄清了遵义会议之后 ,陈云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的具体内容 ,其中在介绍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时 ,着重指出 ,遵义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第二 ,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党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中关于遵义会议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 ,有力地驳斥了王明对遵义会议和对陈云的肆意诬蔑。  相似文献   

11.
陈云在东北     
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贡献突出,功绩巨大:最先提出"东北总的领导路线";领导东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主持接管沈阳,创立"沈阳经验";领导南满斗争,扭转东北战局。  相似文献   

12.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上个世纪中叶,在那场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大决战中,陈云以他丰富的斗争经验、伟大的政治远见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建立东北解放区和实现东北全境解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他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完整、成功地完成了对以沈阳这个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接管,并为全国积累了城市接管的经验。作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陈云十分重视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多次到辽宁视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今年6月13日,是陈云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发表一组怀念文章,以表达对陈云的爱戴和尊敬。  相似文献   

13.
英勇的西征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最早向国内外报道红军长征英勇事迹的人,便是陈云。1935年6月,陈云奉中央之命,从四川经上海后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1935年10月15日,陈云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作了关于红军长征的报告。这份报告,当时被人整理成《英勇的西征》,署名"施平",于1936年初,在共产国际主办的《共产国际》上发表。本文为《英勇的西征》节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辽沈战役的节节胜利,沈阳的解放指日可待,党中央便把接管沈阳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48年10月,由周恩来起草,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复电中,明确提出了准备接收沈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上个世纪中叶,在那场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大决战中,陈云以他丰富的斗争经验、伟大的政治远见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建立东北解放区和实现东北全境解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他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完整、成功地完成了对以沈阳这个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接管,并为全面积累了城市接管的经验。作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陈云十分重视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多次到辽宁视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达人们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 本刊邀请吉林省党史委的同志撰写了《陈云在东北》、《陈云与吉林》两篇文章,分三期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同志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重要领导成员,一直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卓越的领导和指挥才能在东北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鉴于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以彭真为书记,陈云、伍修权、程子华、林枫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并先后调集了10万军队和2万干部进入东北。陈云于9月18日到达沈阳后,即开始了领导接收和建立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到达沈阳之初,陈云同志就以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对东北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指出:满洲的斗争是长期的武装斗争与非武装…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48.11—1949.9)》一书,收录了中央团校建校初期的两篇历史文献——《冯文彬关于青年团中央团校情况的报告》和《冯文彬向周恩来报送的中央团校课程计划及学员情况统计表》,其形成日期标注有误。前者的形成日期应该是1950年1月26日,而非1949年1月26日;后者的正确日期应该是1948年9月18日,而非1949年9月18日。中央团校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的相关回忆从侧面印证了这一判断。两篇历史文献标注日期的错误可能与《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收录的1948年10月15日《冯文彬关于中央青委执行报告制度的情况向毛主席和书记处的报告》一文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云率领4000名干部进入沈阳进行接收工作。当讨论汽车在马路上是靠左侧通行还是靠右侧通行一事时,军管会内部出现了不同意见。此前,东北解放区城乡都规定汽车靠左侧通行,而沈阳与山海关以内国民党统治区所有城市的汽车都靠右侧通行。主张汽车靠左侧通行的理由是:东北解放区及哈尔滨等地的汽车都是靠左侧通行,部队司机和上述地方的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 我看了你们《中共党史研究》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我的“关于向忠发叛变的问题”证明材料,认为还要作一点说明。由于陈云同志很关心这件事,所以,在我把报告送中央以前先送陈云同志审核,在他看后,由陈云同志处注:“这件事,陈云同志说:向忠发确实叛变了,邓颖超同志讲的意见是对的。”因为,他当时在上海,知道事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