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洁  冯静 《理论视野》2010,(3):56-58
近年来,随着中非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展开,西方一些国家散播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抢占非洲就业机会、摧毁非洲传统经济的“新殖民主义”论调,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忧虑和担心。西方诬蔑“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既不符合中非关系历史,也不符合中非交往的现实,更不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中非关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关系和南南合作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主席于5月8日至22日相继对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5月13日,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中非关系发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中非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携手缔造和培育的。30多年来,中国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足迹遍及非洲大陆,有48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元首访问过中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与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一贯相互支持、真诚帮助。近年来,中非友谊更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国否决西方反华提案的27个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14个。当然,中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给予了非洲力所能  相似文献   

3.
一、中非关系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中国与非洲自古保持友好往来。随着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和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一)政治关系日益巩固。1956年中国同埃及建立外交关系,此后有51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目前同中国维持关系的有47个。50年间,中国多位国家主席、总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主办的“中国一非洲关系论 坛”是为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部长级合作论坛的准备会议之一。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中非关系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充满信心。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中国宋朝,当时中非之间不但有了贸易往来,而且还有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非之间更是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与会的非洲朋友对中国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的杰出贡献、中国一贯支持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5.
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创举,它将为中非双方探讨如何构筑新型伙伴合作关系提供难得的机遇。为了迎接这一盛会,本刊将陆续刊登介绍非洲情况和中非关系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6月17日至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非洲七国的访问,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动今年是中国和非洲开启外交关系50 周年。在中非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际, 为进一步密切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年初中国政府发表对非政策文件,1月李肇星部长访问非洲,4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非洲三国。时隔不到两个月,温家宝总理再次出访非洲,这将进一步全面深化中国与非洲大陆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中非关系在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和具体领域勾画出蓝图。  相似文献   

7.
李利 《瞭望》2000,(40)
全秋10月,由中国政府倡导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40多个非洲国家的外长和主管对外合作或经济事务的部长与会,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将出席开幕式。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中非论坛,在中非关系史和新中国50年外交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召开对世纪之交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非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是中非论坛的两大主题之一。非洲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非洲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在此次会议上,中非双方将总结过去几十年合作的成果和经验,共同探讨面向新世纪的中非经贸合作原则,确定双方在贸易、投资、援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金融、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方向。这预示着中非经贸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日渐强大的中国资本将在广阔的非洲大陆开拓崭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共商二十一世纪中非合作大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取得引人注目进展之时,我国政府将于10月10日──12日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这是新中国对非关系史上首次面向整个非洲的多边政府间高级论坛。世纪之交,中国与非洲国家进行如此广泛的磋商和交流,无疑将对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友好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产生积极影响。 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中国与非洲国家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而没有对立或冲突。中国人民与非洲各族人民在…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45)
在中非峰会前夕,一些非洲政要提出,中非对话应“更加活跃和更具实质内容”。只有这样,双方合作才能最终取得双赢结果。中非政治合作、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通力协作,是非洲国家重点关注的三个议题。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主席4月下旬将对南 非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 在世纪之交对非洲采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与此同时,中国发起的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这一盛会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行。这些重大外交举措拉开了新世纪里加强中非关系的序幕。 近10年来,国际、非洲和我国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非关系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新课题。为适应新形势,我国以 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非为标志,调整了对非洲的外交政策。新的挑战与难点 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后,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对非关系。近40年来,我对非洲国…  相似文献   

11.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史上的一次创举。中非领导人将回顾中非友好的发展历程,共同规划未来合作的蓝图。开好这次峰会,对增进中非领导人相互了解和信任、加深中非传统友谊、促进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1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前来参加峰会的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时这样表示。  相似文献   

12.
雅温得专电 非洲热带森林面积估计目前有2.15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5,是12个欧洲国家林区面积的4倍,木材生产在非洲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 森林几乎覆盖了整个黑非洲。扎伊尔、喀麦隆、刚果和加蓬是非洲的主要木材出口国,其次是中非、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和利比里亚。为保护非洲利益,这些国家和赤道几内亚、坦桑尼亚两国共同组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中,非洲国家积极推行整体外交策略,谋求自主发展。非洲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从一年两次的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到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从非洲六国首脑会议到首届非洲和南美洲峰会,从接待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政要来访,到48个非洲国家派团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非洲国家不仅在大陆内部加强彼此间的交往与合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努力提升自身地位和作用。纵观非洲国家在一年中的外交举动,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非将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白皮书,表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非洲和对非关系,始终把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置于中国外交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尽管非洲独立解放运动高潮 过后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 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仍是非洲众多国家困扰政府、直接威胁政局稳定的严峻问题。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政府在经贸合作谈判中都首选同中国开展农业经济技术合作,表现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我国已经在非洲的一些成功实践表明,积极支持我国农业传统优势进入非洲市场,不仅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尽快解决它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吃饭问题,而且为中非进一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探索出一条互惠互利的可行道路。开发非洲农业大有可为 非洲地域辽阔,特别是中西非洲和…  相似文献   

16.
荣兴 《瞭望》1996,(Z1)
1996年,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更为活跃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年。首先,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传统友谊与团结合作,进入了一个建立“全天候朋友”关系的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主席的非洲6国之行,是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对非洲最重要的访问。在访问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马里、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期间,江主席所受到的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盛大、隆重和热烈的欢迎,亲切、热情和友好的接待,为近年来国际外交中罕见。江主席提出的全面发展中非关系的5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6,(45)
中非双方充分发挥经济互补性,加强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完全符合双方未来发展的需要。非洲国家在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普遍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发展,即在各种国际合作项目中非洲要有自主权,遵循互利合作的原则;二是要求贸易伙伴扩大对非洲产品的市场份  相似文献   

18.
共同的历史遭遇和斗争经历以及追求和平、合作、发展的现实愿望,使中非结下了深厚友谊2006年被称为是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从年初李肇星外长访问非洲六国、中国政府首次对非洲外交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到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上半年前后访问了非洲十国,几件大事引起国内外媒体对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6,(45)
为了应对新世纪挑战,中国和非洲国家本着“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宗旨,共同倡议并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并于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底,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对非洲政策也随之相应作了调整。在继续加强中、非友好政治关系的同时,开始将重点转向经贸关系,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经济技术合作。1983年初中国提出了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4项原则:平等互利、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这4项原则是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8项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中非关系的继续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