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上高二那年,迷上网络游戏,总往网吧跑,老师没有办法,让人把他的父母叫到学校。正是农忙时节,父亲干完地里的活,骑车带着母亲,走了十多公里山路,中午才赶到学校。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用怯怯的眼神看着老师,赔着笑,说:“孩子让老师费心了”。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忐忑不安地从身后提出一个蛇皮袋,里面是从地里摘的豆角、黄瓜,他取出来,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在每个教师的桌上放一份,谦恭地说:“自家种的,值不了几个钱。”刘禹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是一个帅气的男孩子,个头已经超过了父母。他看见父亲,没说话,径直走到老师跟前。母…  相似文献   

2.
恶人     
二蛋的父亲得了肺结核,为治父亲的病,家里欠了一屁股债。二蛋家里自然没钱供他念书,二蛋只好回家放牛。 那年二蛋12岁。 二蛋记得很清楚,那天,二蛋睡得正香,母亲喊二蛋起床。二蛋睁开眼,嘟哝道:“娘,天还没亮。”母亲说:“天早亮了。天这么暗是要下雨。”二蛋穿好衣服,去了牛栏,牵出两头水牛去了村后的山上。 片刻,就下雨了,雨很大,蚕豆大的雨点砸在二  相似文献   

3.
马迎 《中国保安》2005,(22):47-49
吴永德是我父亲认识的一个朋友,他38岁,是个福建人。他来北京十多年了,从一个拉货的打工仔到现在的建材公司大老板实属不易,父亲常教导我要多学学人家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出于好奇心和职业的敏感,我把吴永德放在了被访者的位置上。吴永德是个很豁达的人,他笑着说:“我一直就是一个打工仔啊,来北京之前也是,攒了些钱,这几年才开的公司。路要走稳,既然出来闯,就别怕苦……”我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7个孩子,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家里,我和小妹妹关系最好,妹妹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但母亲不让女孩子上学。我就和母亲吵,说我自己打工挣钱供妹妹上…  相似文献   

4.
故事发生在1993年,那天从香港海关到大陆来的人很多,而一位衣着朴素、手提一个瓶子的老人却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一位女士问到:“先生,您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半斤香油。”老人淡淡地说。千里迢迢来到大陆,竟带着半斤香油。另一位女士忍不住问道:“您这是为什么呢?”老人脸上浮出凄楚的神色,缓缓地说:“这是我母亲要我买的。44年前的一个中午,母亲正在做饭,却发现家中没有了香油。母亲拿出一些零钱,让我到不远处的一家卖油铺去打半斤香油。临走时,她还说:‘孩子,你跑快一点,娘马上就把饭做好了,别耽误吃饭。’”这时,泪从老人的眼角…  相似文献   

5.
李静 《人民公安》2006,(16):51-51
我曾有一个女友,虽然兰质慧心,可年近而立仍是单身——我是说,不只是没有结婚。原因全在她的父亲:女友从40岁她的母亲去世那天起,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发誓要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的百年。她父亲精神有点问题,作为孝女,她不放心把他送进精神病院,也不放心把他交给训练有素的保姆,  相似文献   

6.
石哥:各位聊友,上一期“我的父亲母亲”的话题引起了全国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共鸣,为了让更多的聊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给大家一个倾诉的机会,我们今天继续这个话题,各位请: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今年68岁了,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8年前,在我截瘫9个月之后,他老人家也遭遇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尿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职业编剧。近几年,他编剧并投拍的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写父亲的。我问他,是因为父亲情结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过他的神情向外弥漫。他说,10年前,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我把我的父亲弄丢了,一直都没有找回来。他说,母亲来电话告诉我,说父亲的“糊涂病”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父亲惠的是“失智症”,于是,我回了趟家,决定把父亲接到城里,找大医院瞧瞧,看有没有办法缓解病情。他说,那天起了个大早,带着父亲上医院。当时,人很多,公汽很挤,我再三叮嘱父亲,一定跟紧我,但车到站之后,父亲还是不见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小男孩出于一时的气愤,他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到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这个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是的,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你越一无所有。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种种的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旷达地去处理,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9.
毛衣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们兄弟三个带着媳妇们都赶回家来。昨天父亲在电话里语气很坚决,说这是你们兄弟仨成家后你娘过的第一个生日,娶了媳妇不能忘了娘。即便父亲不说,我们兄弟仨也会回来,我们深知,父母为我们操劳了半生,不易。再说,母亲这个生日非同寻常,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没好好地过一回生日,她总说等我们兄弟仨都娶上媳妇以后再过。眼下终于盼到这天了。我和妻子到家时已近中午了,母亲疾步跑上前拉住妻子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哥哥弟弟他们已坐在饭桌前等我们了。父亲今天兴致很高,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不知怎的,父亲今天特…  相似文献   

10.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11.
漫画与幽默     
马克·吐温的幽默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文人,他想取笑美国历史很短就故意说道:“美国人在无事闲暇时往往爱想念他们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们祖父一代就不能不停止。”马克·吐温立刻以充满诙谐的语句反击说:“当法国人无事时,总是尽力想找出他的父亲是谁。”发信父亲让儿子去邮局发信,儿子走了以后,父亲才想起忘了在信封上写地址。当儿子回来后,父亲赶忙问:“你没有发现那封信没写地址吗?你还没有把它投进信箱吧?”“已经投了。没写地址我倒是早就发现了。”“那你为什么不说呢?”“…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春节前夕,原27集团军的一位老首长转赠给我一本新书:《父亲——还原真实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以下简称《父亲》)。因我也在这个集团军和所属师工作过多年,上将许世友曾是27集团军前身华野九纵的司令员,对老首长的传奇故事在部队传统教育中早有耳闻。当拿到这本书时,正赶上春节放长假,我便怀着对老首长的特殊感情、对开国  相似文献   

13.
1999年6月,59岁的洛阳市气象局局长谢勇华退休了,全局职工为此深表遗憾:这么有能力,有影响的好局长怎么现在就退了!有人说谢勇华的人生经历像一本书,不仅让人读来有味,也给人向上的力量。他8岁那年,父亲撇下他们母子二人辗转香港等地后定居台湾。从此,他便与母亲在大陆相依为命,半个多世纪未能与健在的老父谋面。在“史无前例”的年代,谢勇华更是因戴上了“里通外国”的帽子而受尽磨难。曲折和磨难也许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谢勇华从一个普通的气象观测员最终成长为市人大副主任,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党外领导干部。精通业务的专家型领导5…  相似文献   

14.
大巴山中,一个叫做“忠义村”的小村子 左全明回到老屋时,正遇着父亲下地去。他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来到绿油油的麦地里,他一边锄地,一边告诉父亲,明儿一早,他就要去县里报到,往后回家的时候就少了。 父亲默默地听着儿子的述说,老半天才直起腰来。儿子正看着他,等待他的教训呢。 父亲拄着锄把,说:年轻人要服从分配,不要老想着家里,田里的活,我和你娘能对付。有一句话,无论你今后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生中,有些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亲人的死,往往就会在心灵上引起震憾。记得父亲的离开人间,真是“说走我就走”的。只因为突然,才更叫人感到惋惜。三年前的那一天,他弥留之际,头枕在我的手上,一旁是妹妹们的呼唤,他已说不出话来,只溢出两滴清泪,慢慢地他的头颅在我的臂上渐渐地沉重起来,身子也幔幔地变凉了,这一刹那,我感到这是父亲把那一副担子交到了我手上,使人掂起了作为一个男人的份量,这是他的无声的“遗  相似文献   

16.
小笑话(5则)     
互相欺骗 一天,父亲见小约翰的脸上拖着两条叫人恶心的鼻涕,说:“约翰,去把鼻涕擦掉,爸爸给你两分钱。” 小约翰听了,连忙跑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向父亲要钱,父亲说:“爸爸没钱,只是哄哄你。” 父亲的话刚落音,小约翰就笑嘻嘻地说:“爸爸,我  相似文献   

17.
英雄少年——赖宁的人生理想从小立志:赖宁的父亲在回忆中说,赖宁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充满了真诚的热爱。正是这种爱,他关心着城市建设,关心家乡的山山水水,他三次上山扑山火不留姓名;正是这种爱,他奋笔抨击着社会的不良倾向;正是这种爱,他把太阳聚集成一点,在木板上灼烧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表现了他长大要做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0)
正玖爷是一个家风很好的人,我没见过梅兰芳,我从玖爷身上真是见到了梅家的家风。无论开大会小会,他几乎每次都会说起父亲是怎么教导他的,待人接物谦和大度,品行温文儒雅。葆玖老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笑眯眯的。他说他父亲从没跟人大声说过话,红过脸,而他一直是把他父亲当作艺术和人生的双重榜样,像他父亲那样去对待人、对待艺术。前年他80岁的时候,我们本来准备给他做一些庆祝活动,他坚决不肯,因为也是他父亲诞辰120周年,他觉得不能干扰了他父亲的光环。他在50岁以后越来越意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9.
2003年5月5日,吉林省延吉警方接到报案:某练舞厅有一个叫李贞爱的三陪女有诈骗嫌疑。延吉警方很快将此人抓获。令人惊诧的是,这个三陪女叫崔永男,原来竟是男儿身。一1982年10月,崔永男出生在延吉市依兰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出生时起就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不过,最让他伤心的是父母感情不和,耳畔经常是父母无端的吵骂声、父亲的恐吓声和母亲无奈的哭泣声。在崔永男眼里,父亲简直是一个不可理喻的“魔鬼”。父亲固执地认为,崔永男是他们夫妻感情不和的根源。从他懂事起,父亲就用怀疑的眼光看他,说他不是自己的儿子,还经常凶狠地打他骂他。一次父亲…  相似文献   

20.
一现年32岁的李寻梦是贵州省松桃县人,姐弟4人,他排行老大。李寻梦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靠种田把他拉扯大的。虽然母亲对他百般疼爱,但是迫于生活压力,李寻梦在未满15岁时就不得不放弃学业,随着同村的哥哥姐姐们南下广州打工。转眼4年过去了,李寻梦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位帅气的小伙子。这时,同在一个厂打工、活泼可爱的白媛媛闯进了他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