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山东大学哲学系何中华认为,在生产力标准讨论中,存在着种种对“生产力”概念的误解、有的甚至把凡是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因素。都纳入生产力的概念之中。例如,说“教育是生产力”、“管理是生产力”、“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美学也是生产力”等,还有人提出要把思想道德纳入生产力标准。其实,生产力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许多外在社会因素的制  相似文献   

2.
“自由”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字眼。他们都十七、十八岁了,“自由”,对于他们来讲,又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获得自由?……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上,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其中,也不乏错误的观点:有的认为,自由就是无约无束,我爱怎么讲就怎么讲,我爱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也有的认为,讲自由就不能有纪律,讲纪律就没有自  相似文献   

3.
周良荣 《湖湘论坛》2001,14(6):43-45
“民营经济”这一提法,已常见诸报刊及地方政府文献中,但是,究竟如何理解“民营经济”的内涵、性质,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此略窥管见。一、民营经济的内涵什么叫“民营经济”?迄今见诸报刊的释义,一般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统称。有的人甚至干脆把民营经济等同于个私经济。因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是经济学教科书惯用的提法,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所以,有的人对民营经济提法表示异议,认为没有必要用“民营经济”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还是使用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概念好。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民营经济”的理解,已…  相似文献   

4.
“交往”,这个概念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在形成“生产关系”概念时的过渡性用语。因此,人们在论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时,简单地对它作“生产关系”解。在一般的理论著作中,几乎没有它的踪影。本文主要依据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有关论述,分析“交往”及“交往形式”的涵义,说明交往概念不能等同于生产关系概念;它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有其独立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由于实践的检验和发展,许多概念,有的要废弃,有的要舍弃旧内容,有的要补充新内容。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资本论》第3卷第17页)“统一战线”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传统的观点认为: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反对主要敌人,同其他革命阶级、革命政党和团体以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简明社会科学辞典》第794页)我认为这个定义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水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史的民族。在水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中,丰富多彩的水族民歌历来引人注目,不少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被收入了各种民歌选集之中。特别是水族双歌已为从事水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同志早进行研究,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族双歌,尤其是寓言性双歌,在各兄弟民族的民歌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有的说:“双歌,是水族寓言性的说唱文学”;也有的认为“水族双歌是由水族民歌向说唱  相似文献   

7.
区域竞争力的内涵、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智伦  李自如 《求索》2005,(9):44-47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东、中、西部和各级行政区域之间竞相发展,区域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新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已无法回避“如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或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笔者试图在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区域竞争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期对区域竞争力作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区域,可以是省、市、县、经济区(圈)和国家等,特别是对国家竞争力,一般用“国际竞…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哲学界围绕物质概念与存在概念的内容及界限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存在概念无论从其抽象深度还是外延广度上都高于物质概念,它“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还包括精神现象,……存在就是世界,是对世界上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现象的总称。而物质不过是存在整体的一部分,”(见《哲学研究》一九八二年十一期第48页)  相似文献   

9.
库恩范式论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科学活动,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对于这类问题的传统答案,有的主张是经验不断地被归纳为理论或理论不断地为经验所“证实”,如逻辑经验主义;有的则主张通过经验的“证伪”而不断爆发由一种理论取代另一种理论的“革命”,如波普证伪主义。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概念,体现他关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10.
尽管“民主”是一个外来词汇,就像引进的马铃薯和番茄一样,但我从来不认为它是一个属于政治理论范畴的概念,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心灵品质。当下,我常常感觉到在社会中只要人们一说起“民主”,总爱把它当作“上层建筑”来议论,好像离自己很远,其实,“民主”不远人,就如同道不远人,它是个人的一种心性或素养。  相似文献   

11.
足迹与脚印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一些刑侦专业教材和技术资料,因编著者不同,对“足迹”和“脚印”这两个术语解释不尽一致,运用也不确切。有的认为“足迹”也叫“脚印”;有的把形象痕迹部分称为“脚印”,而把步法痕迹单列;有的完全以“脚印”代替“足迹”,故有“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之说。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和实际工作中“足迹”、”脚印,,两个术语的理解与运用。笔者认为,“足迹”与“脚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混用。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认识它,如何迎接这样一个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舆论宣传已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工作需要系统地深人和消化地吸收。“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到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哪儿,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国外也有不同的看法,譬如,大家都认为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但究竟新到什么程度,新在哪儿,看法也不一致。另外,知识经济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觉…  相似文献   

13.
论强化政府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的不成熟,它不得不把管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政府,由政府代表社会来实行管理和统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的管理职能和统治职能逐渐弱化,服务职能日益突现,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服务职能更加强化。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概念,但不管是“大政府,小社会”还是“小政府,大社会”,作为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其…  相似文献   

14.
反治安灾害事故斗争是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治安灾害事故”也是保卫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概念。可是目前已出版的各类有关保卫学的教科书,对“治安灾害事故”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分类都是众说纷纪、不一而足,然而又大都不够准确。有的把治安灾害事故的行为人(或称肇事者)仅限制在“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职工”中,有的将事故行为人主观方面的“罪过”限定在“过失行为”中,还有的对治安灾害事故的概念有意回避。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不少城市都在谈论“经营城市”之道,虽“招数”不同,但政府事实上成了商业机构,决策者成了经营者,即所谓的“老板”,而城市则成了被经营的商业对象,于是乎出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现象一:热心城市的竞争力排位。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充满学术争议的话题。它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等并不成熟。把这样一个充满学术争议的概念引入社会,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反映:城市政府关注城市的竞争力排位,甚至把竞争力排位当作政绩的显示器。其实,各个城市的发展条件不一样,没有两个城市完全一样,很难有可比性,更谈不上竞争力比较。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在刑事侦察学的研究中,会经常遇到“现场调查”和“调查访问”这两个概念。如何划分这两个概念的界限,认识往往不一致。笔者就这个问题谈点浅见。“现场调查”和“调查访问”两个概念有三种传统的认识:1.认为“现场调查”与“调查访问”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叫法;2.认为“现场调查”与“调查访问”两概念之间是种属关系;3.认为“现场调查”与“调查访问”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笔者认为以上三种不同观点都有片面性,未能把握二者的本质和联系。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竞争力、取得优势地位的“诀窍”。也正因为此,有的企业为了摆脱不利的竞争地位,想方设法从  相似文献   

18.
私营经济性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质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内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有许多方面的质 ,有根本的质和非根本的质。私营经济 (这里指雇工 8个人以上的营利经济组织 )根本的质是什么呢 ?理论界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很多方面也达成了共识 ,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 ,在对私营经济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 ,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意见分歧。有的认为私营经济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 ,有的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不是姓“资”而是姓“社” ,即它具有…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3,(4):1-1
前些年,“生态资本”、“生态文明”这些饶有新意的语汇,给了正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云南人予很大的启发。最近又听到有的学者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做“绿色发展理念”,心头不禁为之一亮。真正有思想含量的东西总是能够让人感到兴奋的。对于“绿色理念”,也应该是这样。“绿色理念”,可能在今天还难以对它的确定概念做一个什么定义之类,但它的指向未来和富有创新意味的性质,是无法不引起人们的兴趣的。在笔者看来,“绿色理念”,应该是指人们在反思、总结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单一地追求经济指标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唐生智作为湖南省政府主席、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北伐前敌总指挥,是否参与策划当时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长期以来是一个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在以往的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的研究中,不少论文和专著,有的认为“夏、许、何是唐的部下,两湖是唐的地盘,哪有唐反置身事外之理?”有的认为“此次事变是唐主持的,是唐生智的苦肉计”,还有的认为“何键是马日事变主谋者之一是无疑了。此外,周斓、唐生智亦可能是幕后人。”总之,都认为唐生智是马日事变的幕后策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