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炎黄子孙移居海外,可追溯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代起。自那时起,闽粤两省沿海地区便有更多民众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华侨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华侨的足迹遍及了北美。十九世纪末,华侨在南美大地上居留了下来,落地生根。现在,华人遍及全球。华侨华人以其炎黄子孙吃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地区,自古就有移民海外的传统,大多数移居生存条件优越的东南亚,也有一部分移居和中国有着特殊朝贡关系的琉球。这两部分华侨在人员构成、出国方式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对所在国及中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起着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的一个重大措施是继建设北方的防护林体系工程之后,又开始在沿海地区建造八千公里的防护林体系.中国有绵延一万八千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贯穿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九十五个县、市(县级),总面积约两千四百七十六万公顷.沿海地区纵  相似文献   

4.
在沿海地区的开放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内陆山区的对外开放又汇成了新的潮流。实行对外开放,对于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顺利实现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内陆山区的对外开放,不能完全照搬沿海地区的经验,而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开放战略。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中部城市在实施“双向发展”战略过程中,同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大大加强,估计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直接联系:一是中部城市相当一部分进出口业务要经过沿海地区这个“跳板”,这就必然大大增加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往来。二是中部城市在原材料、初级产品、半成品以及劳务供应等方面,会进一步加强为沿海地区服务,间接参与国际交换。三是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中城市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后,将有一些产品、技术逐步转移出来,腾出一部分国内市场。中部城市将“近水楼台先得月”,接受其产品、技术转移,填补那些腾出来的市场。上述三方面的联系都直接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关系,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妥当,  相似文献   

6.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继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对吉林省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6):4-7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批复,这是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我省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战略规划。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开创全省“两个率先”新局面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8.
一九六三年六月,我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的军民连续歼灭了从海上偷渡登陆的六股美蒋武装特务。这是继去年我广东沿海军民全歼九股美蒋武装特务之后对敌斗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不甘心去年连续遭到的失败,为了实现其建立所帮"游击根据地"的迷梦,为了维系蒋匪帮内部日益涣散的军心士气,继续动员蒋匪帮的全部特务机构,拼凑特务武装,对我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窜犯袭扰。这  相似文献   

9.
刘易斯拐点     
《政协天地》2010,(2):66-66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在“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春节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苏沿海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为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于产业园区布局安排和建设要求,着力打造  相似文献   

11.
方忠 《群众》2022,(5):13-14
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江苏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这是指导江苏沿海地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高水平推进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苏中苏北整体发展水平、支撑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以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区开发步伐明显加快。以城市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实地分析河北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海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工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克 《中国减灾》1997,7(3):20-22
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灾害更趋严重,每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对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中国沿海灾害呈加剧发展态势[1]。灾害已成为制约中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沿海减灾工程建设对沿海地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沿海可持续发展与减灾的关系1.1沿海灾害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影响近十多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1994年沿海十一个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25523.9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6.7%,而沿海地区人…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青年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青年人才更愿流向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文章通过分析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地域、时间、企业类型、行业、个人成长等角度阐述了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加快实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今后五年建设和改革的十大任务之一。沿海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有一定的技术、设备条件,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必须借助于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我以为外向型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筹资。  相似文献   

16.
构造强有力的沿海经济中心──兼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战略赖茂华我国现行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通过开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多层次的开放和优先发展格局。这一战略实施的结果显示,沿海地区优先开放、发展已取得重大成效,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春光明媚,满目芳菲。在这莺飞燕舞时节,中华民族又迎来了祭扫陵墓、缅怀先辈这个很有人情味的清明节。说起清明节,人们耳熟能详,大都会说出个子丑寅卯。但你知道在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和  相似文献   

18.
100年前,一场爆发于长江边的起义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深入人心,其中,华侨华人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100年的发展,华侨华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其角色也从过去的苦力日渐走向社会主流,甚或成为居住国的社会精英。民国建立以前,也即辛亥革命的前半段,孙中山大部分时间辗转奔波于海外,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其间无论经费来源还是舆论声援,华侨助益最大、支持最有力,孙先生满怀感激慨叹:"华侨为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9.
走近红树林     
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地区,汹涌的海潮日夜不停地冲击着海岸,把岸边的岩石、泥沙以及弱小的生命统统裹挟到浪涛中,然后退入大海。一般的植物在这狂躁不宁的海边和又苦又咸又涩的海水中是无法生存的。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中国启动西部大开发,不仅震撼了西部,同时冲击着东部与中部,也使全世界为之瞩目。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1988年,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