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黛彼此相爱,情深意重,但从未当面说出。只有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宝玉向黛玉表示过:“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然而她并没有听见,听到此言的乃是袭人。又第三十六回“梦兆绛云轩”,宝玉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潜意的梦呓真实地暴露了他的内心世界:“拒绝封建淑  相似文献   

2.
妙,少女也;玉,美玉也。在“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个特殊的人物。对她的看法历来意见分歧。或肯定,赞扬她心性高洁、才情横溢;或否定,讥讽她尘缘未逝,“矫情”、“捏酸”。从妙玉的不幸遭遇和叛逆精神看,应该把她同宝玉、黛玉排在一起,是“红楼”中的第三块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记录和诠释封建社会大家族兴衰史的百科全书。近年来,学术界在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喜可贺。京剧自清中叶形成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红楼剧目,究其原因是这部文学名著故事情节不象其他三部那样火炽、热闹、矛盾尖锐。直到光绪年间,在北京城的“遥吟俯唱”票房始有红楼剧目被搬上京剧舞台,由票友陈子芳、魏耀亭、韩五、韩六、贵俊卿、王雨田等排演了《黛玉葬花》和《摔玉》(即宝玉初见黛玉的一段情节)。陈子芳扮演的黛玉梳大头穿帔,系一般传统戏中的小姐模样;韩六…  相似文献   

4.
爱之初体验     
江岸 《小康》2013,(5):101
在感情上、精神上,贾宝玉的知音、知己唯有林黛玉;但唯独在分享性的隐秘时,却不可能是黛玉从人生中第一个春梦当中醒来时,宝玉开始"迷迷惑惑、若有所失",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极重要的人生体验。十三岁的宝玉有了第一次梦遗,他的反应是"吓了一跳",恍恍惚惚间,觉得自己仿佛丢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不敢跟别人说,这是很真实很细致的男孩的心理体验。在感情  相似文献   

5.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刘上洋近翻史籍,看到一则轶事,说的是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宝玉,就把它献给大臣子罕。子罕坚辞不受。献玉人说:“我已请几个行家看过,确实是宝玉才拿来献你的。”子罕说:“我是把不贪作为宝的,你是把玉作为宝的。你如果把宝玉给了我,咱们两个人都失掉了宝...  相似文献   

6.
各有所贵     
宋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管城的长官(相当于市长)子罕。子罕不受。宋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玉的专家看,他说是非常宝贵的玉,所以我敢拿来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贝,你以宝玉为宝贝。你如果把宝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都失去自己的宝贝。不如各自保存自己的宝贝。”宋国有个长者对这事作了评论:“子罕不是没有自己的宝贝,只是他的宝贝跟别人的宝贝不一样。现在把百金(钱)和搏黍(窝窝头)同时让小孩挑,小孩必定要搏黍;把和氏之壁(历史上最值钱的宝玉)与百金给鄙陋的人看,他们必定要百金。如果将和氏之壁与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9)
正据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和自己长得很像的陌生人,但真相也许是:青梅竹马,年华老去,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红楼梦》里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那就是宝玉周围,能发现好几个长得像黛玉的人。在人海茫茫之中,要找到一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人不容易,但并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在一个很小的生活圈里,这种可能性却大大缩小,更别说是在贾府这么个家族之内了。但宝玉偏偏就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一天,忽然有人指着一直佩戴在你身上的一块祖传宝玉。言之凿凿地说“这不是宝玉,是一块石头”。你会作出何种反应?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因对方语出荒唐而付之一笑,抑或感到迷茫、气愤、怅然若失?时下,有不少中国人正处于这样的心境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5)
正对于"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件事,人到中年,我们才知道那些感人至深的诗句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人生真相。很多不熟悉《红楼梦》的人,在细读这本书时会有一点吃惊,有些情节似乎和他们之前的印象不符。一位读者曾问我,黛玉"魂归离恨天"之后,宝玉不是"泪洒相思地"吗?不是伤心欲绝吗?怎么后八十回里,宝玉和宝钗的婚姻生活竟有"如鱼得水""恩爱缠绵"的旖旎风情?  相似文献   

10.
<正>如同尼采所说,上帝死了,这是一个诸神狂欢的时代,后现代文化为文学经典唱起了挽歌。《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将于本月推出,书中还将首次公布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结局。刘心武将续写《红楼梦》的后28回,宝玉、黛玉等主要人物都将有新的归宿。(12月4日《北京娱乐信报》)  相似文献   

11.
代表委员争当奥运志愿者,商丘市长“商”字打头做文章;李延声委员大会堂“以话会友”,葛剑雄委员“从来不用手机”;陈飞代表带来的环保礼物,河南女孩“长大了也来北京开两会”的心愿;部长走上红地毯,“宝玉”夜探“林妹妹”;数字记在手心里,滇金丝猴“上”两会……这些,是笔者从主流媒体两会报道中“采撷”来的点点“花絮”。  相似文献   

12.
罗屿 《小康》2010,(5):98-101
《红楼梦》里,曹雪芹“安排”贾宝玉梦中游览了太虚幻境。而在《红楼梦》成书200余年后,另一位清代作家吴趼人在其小说《新石头记》中让贾宝玉再次入梦。只是,这次的宝玉未见警幻仙子,也未看“金陵十二钗”判词。  相似文献   

13.
落花人独立     
《中国残疾人》2008,(8):66-67
听《红楼梦》里的“葬花吟”,看黛玉手持荷锄娇弱地穿行在落英缤纷的桃花丛中,用丝帕收捡瓣瓣凋零的落花时,一种无奈的凄凉自身心处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14.
黛玉葬花     
那日正当三月中浣〔一〕,早饭後,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二〕,走到沁芳闸桥那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看。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现代高压高风险的社会,人心都会变硬。你若还像黛玉那样,见花落泪见叶心惊,伤春悲秋内心赢弱,恐怕只能郁郁而终。因为,在饱经三聚氰胺地沟油淬炼后;在避开网购陷阱网络欺诈后;在目睹了带着酒气怒啸狂飙的特权车之后;在对“楼倒倒”“楼脆脆”等豆腐渣新闻过目难忘之时,任谁都要“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民进党在岛内各种选举中频繁打“抗中保台”牌,即以抹黑诋毁祖国大陆获取选票,而且屡试不爽,似乎成为其“救命仙丹”。但从岛内近期民意的变化看,这张牌已慢慢失效。如2022年“九合一”选举之前,一些民调显示曾经支持民进党的青年选票在逐渐流失,尤其在20至29岁间流失得非常严重,导致民进党前主席许信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希冀     
父亲是农民,但不是那种老实巴交的种田人。他少时念过几个月的私塾,在同龄人中可以称得上是“秀才”。当我开始记事的,就记得小小的茅屋中每天部挤满了人,庄上的人都来听父亲神侃,我们知道的“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嫦娥输吃仙丹”以及“包公狄青换头颅”等神仙鬼怪故事,最早都见从父亲那里听到的。父亲是个能干的人。五十年代末期,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得生活原车就愿艰难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家里的、田里的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不少人双臂抱膝,屈坐在门前,无神地望着枯野草,晒着无力的太阳,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也有三三两两…  相似文献   

18.
妙语拒贿 《左传》中记载,宋襄公十五年(公元前638年),一人得一洁白无瑕的宝玉,跑去献给大夫子罕,并说:“如此稀世之宝,只有您这样清正的大人物才能佩带!”  相似文献   

19.
‘治病之道,气纳为宝’──从医学谈气功重庆王承鳌读了《探索与争鸣》有关气功讨论的文章,颇受启发,现想从医学的角度,谈谈对气功的认识。数干年来,曾有多少帝王将相、方士术者一生苦心寻求“庆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可是皆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当今国人,由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纵观我国古代廉 吏拒贿,主要有 五策: 一 为“婉辞拒之”。春秋时,宋国有人获得一块宝玉,把它献给被人称作“仁相”的司城乐喜,乐喜推辞不收。献玉者以为乐喜不信此为真玉,便强调说:“这玉已经行家鉴定,确实是稀世美玉”。乐喜淡淡一笑说:“我以不贪婪的品行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若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就都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 二为“柱上悬鱼”。后汉羊续任南阳郡太守时廉洁自守,竟到了连自己的妻儿都养不住的地步。一次,下属给他送来几条鲜活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