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最近5年中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不断提升。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未来还有哪些机遇?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下一步又需要从哪些方面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目标已实现,今后需把握好机遇,又需准备好迎接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目标已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一个越  相似文献   

2.
邓丽 《学理论》2013,(19):89-9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也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中得到了部分实现,但是距离实现全球的国际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我国对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国整个经济大环境和实际国情,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一些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怏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我国政府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多元路径逐渐向前推进。尤其是2011年,人民币国际化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资、区域货币互换、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等多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新增美元外汇储备不降反升、资本管制、资产与货币币种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此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之路并不平坦,人民币区域化、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元龙 《理论参考》2009,(10):37-40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全面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更具紧迫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收益和成本问题也将显现,需要密切关注面临的风险,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要克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基本思路为: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辩证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以扩大人民币国际流通量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政策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事件。货币互换网络进一步扩大与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货币外交最先开展、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中国的货币互换外交,主要是通过向对方央行提供人民币,来支持人民币在双边经济活动中的国际使用。不  相似文献   

8.
去年,业内专家公认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提速期。6月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紧接着出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试点方案,试点地区由五城市扩大  相似文献   

9.
伴随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目前我国的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结算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金融安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为防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货币政策风险、货币替代风险、财政政策风险、金融危机风险和金融监管风险,应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并积极培育成熟金融市场,根据需求变化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和应对资本流动,同时要构建符合人民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业内专家公认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捉速期”。6月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紧接着出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11.
袁长军 《求知》2010,(4):41-42
<正>在中国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人民币的东亚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日元的国际化经验对于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尤为重要。日元在金融市场改革推进中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李文增  黑祖庆 《求知》2013,(1):45-48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途径,除了内地的边贸之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搞得也是比较成功的,且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基点。在国外,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日本等地都相继开展了离岸人民币业务,形成了当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世界发展格局。针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推动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必须加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内地  相似文献   

13.
仍处在长期升值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需要银行和外贸企业加紧合作、联手抗险近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7268元,再次突破7.73关口。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新高纪录已经是第20次刷新,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4.96%。同时,人民币所面临的外部压力还在不断加大,人民币仍然处在长期升值的过程当中,并且双向波动的弹性也会相应增强。对此,需要用现实和冷静的态度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全球化负面作用显现,中东乱局、极端主义、恐怖势力,是全球化失败国家的反映;民粹主义、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是全球化失败阶层的反映。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战略部署需要整合和统筹,也需要"再平衡"。再平衡集中体现在对实体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走出去速度加快)的平衡把握上。人民币国际化应该稳步推进,使之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结构升级,切忌开放过快,招致风险外侵。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底,人民银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具有地缘优势的昆明近日宣布要全力打造一个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7月底,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订中国第八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正在稳步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实质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循环与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尽快发展和深化人民币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系统性增加人民币金融产品供给,对于拉动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沪港作为以资本市场发展为核心的中国两大金融中心,在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方面居于特殊地位,也是优先构建人民币纯金融循环枢纽的两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美元强势回归的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因此,亟需强化人民币的金融交易功能,增添新动力,实现"贸易+金融"双轮驱动,为人民币国际化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上海拥有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优势,应该以市场、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升金融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打造"上海价格"、建立鼓励创新的"沙盒监管"制度;构建适应人民币国际化、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金融基础设施;阔步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行,中间价接连刷新6年低点,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单向贬值的担忧。对此,专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影响,短期内这样的压力恐将持续。不过,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将成常态,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人民币并没有趋势性贬值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是我国一项重大的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抓住时机,顺势而为,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防范金融风险的积极作用,为中国金融稳健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