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德国因其开放性的难民政策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希望在难民危机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且推动欧盟共同解决方案。然而,欧洲一体化的理想再遇挑战,各成员国在难民问题上各自为政,无意追随德国的难民政策。2015年底,默克尔政府因难民人数激增承受着国内外政治压力,最终承诺减少入境德国的难民数量。巴黎恐怖袭击与科隆跨年夜大规模性骚扰案令德国民众对于难民潮的恐惧骤增,未来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有效促进难民融入以及推动欧盟共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德国新移民法的设计师之一迪特·威费尔斯普茨近日表示:"除了高技能人才外,德国目前不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进入德国就业市场." 9月10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威斯巴登宣布了一则惊人的消息,2007年德国申请难民人数是1994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爆发于2015年的欧洲难民危机,使人们开始关注各国的难民接收政策。近几十年来,德国一向秉持人道主义原则,最大限度地接收和安置难民,但这也导致了德国国家安全出现隐患。如何走出两者的困境,是相关国家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难民这个字眼,总是同灾难和流离失所连在—起的。目前,有三百万阿富汗难民滞留在巴基斯坦境内。他们为躲避苏联军事入侵所强加酌战争灾祸,被迫来到穆斯林兄弟邻邦的国土上。难民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和因战争而造成的残废者。纳赛尔巴赫难民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纳赛尔巴赫阿富汗难民营是世界知名的难民营之一。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曾到这里访问。它位于白沙瓦西北十五公里处,离著名的开伯尔山口仅四十公里。这个难民营由五个难民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苏联悍然出动飞机、坦克、装甲车,大规模地入侵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主权的不结盟国家——阿富汗。八、九万苏联侵略军对这个小国肆意践踏,造成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被迫背井离乡到国外避难。巴基斯坦是接受和安置阿富汗难民最多的国家。不久前,我们趁着访问巴基斯坦的机会,参观了那里的阿富汗难民营,看到了阿富汗人民遭受的苦难,听到了他们对苏联侵略者的愤怒控诉。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德国曾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已越来越使它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德国的多元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德国政府目前的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待日益增多的移民及其社会融合问题,德国政府的态度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排斥不同文化的文化强权主义,不仅会阻碍多元文化社会的构建,也是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和谐世界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签证移民     
《侨园》2012,(11):62-65
留学德国工作两年后可申请长久居留近年来,因留学、移民和避难等原因居留德国的人不断增多,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德国因此在不久前实施了欧盟以外高知人才引进法案,降低了留学生在德国居留的门槛。新法案实施后,外国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年合法兼职工作时间由90天延长至120天。学业结束之后,外国学生可在德国居留的时间由12个月延长为18个月,以便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资质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难民治理问题作为欧洲难民危机所产生的次生社会问题,给欧洲国家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德国难民数量的快速增长,难民治理困扰也日益突出。本文选取的样本莱比锡市政府为避免在难民治理问题上进一步出现德国民众与政治精英疏离的情况,通过推广协商民主,扩大社会团体及公民的参与,构建了一种政府+社会团体的协商参与治理模式。这一运行模式可以很好地补充代议制,满足公众深度参与需求,增强民众和政治精英的互信,同时能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效果。协同治理还应在法定化、制度化、系统化等方面继续探索,避免形式化,无效参与,挫败参与公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12)
正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中心,其科研能力和经济实力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德国高校世界认可度高,可选专业也多,所以德国留学近年来受到国内学生的追捧,但在申请德国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因此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申请德国留学时常见问题。申请德国大学的条件211大学,至少修满1个学期可以申请德国本科;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至少修满3个学期可以申请德国  相似文献   

10.
中东和平进程正在加速。随着和谈的深入,有一系列具体问题要解决,首先提到日程的是难民问题。根据巴、以华盛顿协议安排,今年5月,以色列将与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多边会谈,讨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是中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48年以来,阿以之间进行了四次战争,造成一百多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一百多万难民分散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经地中海入欧难民人数屡创新高,希腊、匈牙利和意大利边境逾50万难民人满为患,德将迎来史无前例的80万难民申请。欧盟措手不及,应对失据,一幕幕人间悲剧轮番上演,令全人类为之痛彻心扉的同时,拷问着西式自由的灵魂,冲击着西方民主的堤坝,撕扯着美欧普世平等、万众博爱的面纱。欧洲此次难民危机非单一事件引发,乃多重原因叠加所致,而政局不宁和经济不振是难民潮  相似文献   

12.
贝尔格莱德专电 6月的一天,11位波黑穆斯林乘坐一辆挂着UNHCR(联合国难民救济署英文简称)牌子的大客车从贝尔格莱德出发,去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他们是滞留在南斯拉夫的波黑难民,在联合国难民救济署的帮助和安排下,终于结束了3年多寄人篱下的日子,开始踏上了重返家园的旅途。 波黑内战导致25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自代顿协议去年11月签署以来,战争结束已有半年,但那些客居他乡的绝大多数波黑各族难民并未平安返回家园,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联合国难民救济署驻贝尔格莱德办事处主任奥基夫女士近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由于波黑安置难民的条件很不具备,遣返工作遇到许多实际困难,目前已遣返的人数比原来预计的要少得多,所以波黑难民重返家园将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它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盟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今年五月九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部战场——欧洲战场战胜法西斯德国的四十周年。忆昔思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团结一切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力量,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挑起的。当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打着“争取生存空间”的幌  相似文献   

14.
中东以外,欧洲是库尔德人聚居最多的地区.欧洲库尔德人的最大群体来自土耳其,而德国是接收库尔德移民最多的欧洲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库尔德人的主体是难民和寻求庇护者.库尔德人涌入欧洲及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PKK)在欧洲库尔德移民中的政治动员影响了国际关系.与此同时欧洲库尔德移民的政治前景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难民危机是实现良好全球治理必须解决的一个棘手难题,围绕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国家对作为共同体外部成员的难民是否负有援助义务。道德分工论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肯定回答。这一解释模式认为,国家体系是出于"使所有人得到保护"这一道德目的而建立的,因而每个国家都负有对世界上所有人的一般性义务,国家体系也就应当对难民的成员资格进行再分配。内在价值和分配正义构成了成员资格再分配的重要标准,前者决定了国家体系应当将难民安置进能接纳其价值导向的国家,后者则意味着无论在技术合理性还是道德合理性层面,对难民成员资格的承认不能破坏接纳国"从一种合理的角度来看符合分配正义"的前提。但是,仅仅考虑保护难民的因事责任并不足以杜绝难民的产生,只有从因果责任出发建立对破坏良序社会者的问责机制,才能真正解决难民危机。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4,(13)
在英国的中国非法移民约有10万人。 据英国移民局的统计,2002年,提出难民申请的中国人有3675人,比2001年增加了近54%;在10万多名申请人中,中国人只占了不列4%。实际上,在英国的中国非法移民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7.
阿尔巴尼亚难民涌入意大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阿尔巴尼亚局势动荡以来,大批难民涌进意大利,给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不少问题,意大利政府对此深感不安,积极活动争取对阿局势进行干与,以使阿难民尽早回国。 阿尔巴尼亚难民不断涌来 今年初,阿尔巴尼亚政局动荡,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很多人无法正常生活,纷纷外逃。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隔海相望,海面宽仅60多公里,而且很多阿尔巴尼亚人能讲流利的意大利语,意大利又有很多阿尔巴尼亚侨民,因此,阿难民避难的首选之地便是意大利。从3月初以来,阿尔巴尼亚的各种军用船只被抢,很多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小岛屿国家面临着领土被淹没的威胁,例如图瓦卢的大部分领土已被海水淹没。科学家预计,在未来的30年会涌现出大批因气候变暖而流离失所的“环境难民”。然而,“环境难民”并未纳入难民地位公约的保护范围,这些难民将何去何从?谁该为环境难民的现状和未来承担责任?因此,探析环境难民的国际法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难民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问题。非洲是世界上难民最多的大陆,目前接受国际援助的难民总数达三百万。这些难民的现状如何?解决难民问题的前景怎样?举世瞩目。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安置来华犹太难民,国民政府计划在西南边区划定犹太难民寄居区。围绕安置计划,中国、犹太组织、日本、德国等各方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最后,虽然安置计划被迫搁置,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