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决策理论之父"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原理,任何现实中的决策方案既有合理性成分,也有不完善的因素。因此在大型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除了实行现有的可行性论证制度,还必须引入"逆向论证"方法。逆向论证既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必需途径,也是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表现,不仅可以对可行性论证整个过程进行监督,还可以对可行性论证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有效防范大型工程项目的决策风险,切实提高大型工程项目决策论证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中,批判性思维主张对有关概念和基本命题必须加以质疑,尽可能以逻辑方法得出其负命题乃至相关等值命题加以比较和对照,分析出何者不符合逻辑、何者真有道理。虽然,凡符合逻辑的命题及论证未必百分之百正确,但不符合逻辑的命题及论证必然百分之百是无效的。并以具体例证说明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论证有效性分析应把握的三个要点:第一,尽可能对题干论证由表及里进行质疑,然后加以分析;第二,分析中的论点和方法务必要"讲逻辑";第三,在考试时间紧迫、题干中逻辑缺陷突出时,采取"重点突破"法。  相似文献   

3.
朱铁志 《民主》2006,(1):41-41
在咱们中国,许多平常的事情都可能闹出新闻效应。前不久有报道说,根据政协委员的建议,北京市政府研究室表示,将在今后有关直接涉及市政府重大决策或方案制定的研究工作中,引入不可行性论证。所谓“不可行性论证”,即逆向思维论证。当政府的一项新政策、新规定,或者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出台前,在有关部门的可行性计划提出的同时,另外组织一批人员,进行该项目的反向论证,即不可行性论证,给政府提供双向而且集中群体智慧的有价值的参考,对不可预测的情况提前采取预案和防范措施。与北京相映成趣的,还有全国不少地方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刚 《理论视野》2014,(4):21-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需要和何以实现"的问题。对这个"元"问题,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时,不仅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而且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需要"和"如何实现"两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元"问题,同时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元"问题作了后续拓展,即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要在马克思论述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在思想史的演进中把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中把握。马克思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论证了未来社会实现的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确定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证,对我们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境遇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正确发挥资本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政策共识构建的具体路径有多种,但从思维方式出发可以划归为验证与论证两个类别。验证发生于封闭的组织体系之中与理性设计框架之下,运用实证主义方法和技术对政策诉求进行管理,对先验假设做出验证,最终聚合得出政策共识。验证采用了敛聚式的方式,能够保证政策共识构建的高效率和规范性,但却无法应对高度异质化与不确定性的政策问题,风险社会中政策共识构建需要做出论证转向。与验证不同,论证式的政策共识构建不囿于固有的结构与先验的目标,而是承认政策诉求在覆盖范围、内容走势、承载形式等方面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基于开放和探索的路径寻求政策共识。论证式政策过程体现在政策学习、政策试验与政策调适等多种形式上。不过,尽管验证与论证之间存在张力,但二者并不完全排斥,相反,二者的整合才是政策共识构建的科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行政程序法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以行政权力的运行为规范对象,外部行政程序为主要内容,规定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体现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本文主要论述行政程序法在世界范围內得到兴起并掀起法典化热潮的趋势下对已提到议事日程的我国行政程序法立法模式与目标模式的选择,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时行政程序法立法模式与目标模式的选择进行论证,以供立法机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孟昭彬 《学理论》2008,(4):44-47
随着普京总统关于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发展出现了良性态势,于是开始关注并着手解决区域平衡发展问题,下决心把比较落后的远东地区开发任务提到操作日程。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远东地区开发进程中如何看待“中国因素”的现实作用.在俄罗斯政界发出了不同声音,致使这一问题具有明显的涉我性。因此,对于这一重大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发问题,有必要从背景因素、推进措施、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加以现实论证。  相似文献   

9.
非经典逻辑的起源问题也是从逻辑哲学的根本问题中派生而来的.自从经典逻辑创建时起,就不断有人提出要改进甚至是创新,而每一种认真修改的意图都意味着一种新逻辑的潜在可能性.当经典逻辑在应用或解释中不能恰当地再现直观上有效的非形式原型时,当社会生活和科学推理中产生新的实际需要时,逻辑学家们就面对着要求改造经典逻辑的压力从而可能采取各种可能对策,逻辑的划界问题已经成为对非经典逻辑的认识定位问题,而苏珊·哈克的逻辑可修正思想,对于法律论证理论的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活动中,法官面临着如何理解及适用抽象性规范"正当理由"的问题。"正当理由"主要功能在于保障民事诉讼活动的有效进行。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正当理由"是削减司法公权的利器。"正当理由"的内涵有二:一是道德性理由;二是规范性理由。法官在适用"正当理由"时负论证义务。  相似文献   

11.
政策方案不可能凭空杜撰,必须有根有据。不同方案的提出者,都依据各自占有的立论基础,阐明各自的主张。因此,论证中必然会产生争论与冲突,但其结果会有助于方案的选择。政策论证,是产生公共政策的基础。 一、政策论证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科技的的重视,各种论证会逐渐多起来。建设上每上一个新项目都基本上要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这种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的作法,有利于正确决策,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普特南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证来反驳和批判他早期所坚持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就是"概念相对性"论证.根据普特南的观点,如果我们意识到概念相对性现象的存在,就必须拒绝形而上学实在论关于"世界"的设定,形而上学实在论与概念相对性现象是不相容的.可是,透过普特南对"概念相对性"的论证,我们发现,他的论证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因此普特南试图通过"概念相对性"来否定形而上学实在论并不成功.而形而上学实在论关于"世界"的设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计算机功能主义和心灵的表征理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是当今心灵哲学领域最著名,也是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理论,而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对功能主义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在反驳的过程中,心灵的意向性属性逐渐凸显出来,这使得对心灵的研究能够回归到心灵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林晨 《瞭望》1989,(12)
一份长约15万字的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交付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并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专家的首肯。至此,历时两年半的三峡论证工作基本结束。研究报告将上报国务院、党中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证"唯物史观"最重要的论据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未誊清稿Ⅲ"开头的两个片段中,他们详尽地描述了由城乡分离→行会制度的建立→商人作为一特殊阶层的出现→工场手工业的产生→人口跨国度的迁徙和"流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集中于一个国家的现象"→大工业的发展与垄断等各个环节次第过渡的历史进程.正是对这些细节的描摹和勾勒昭示出"唯物史观"的思维主线、思考重点、擅长领域和诠释界域,更提供了我们透视招致其之后坎坷命运的内在理论根由.因此,不应该把"唯物史观"对历史的解释简单化、极端化.  相似文献   

17.
近代关于普遍史的论证方式至少有三种,这些论证都建立在对人性改造具有可能性的基础之上,也是文艺复兴以来高扬人性的产物.人类对于未来的好奇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向上的动力,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了人类历史的终结点,无论这个整全性学说本身的理论逻辑对错,都将窒息人类长远的发展.因此,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所宣称的历史终结论,有其内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丁洁  贺海洋 《学理论》2009,(10):20-21
几百年来针对他心问题,哲学家提出了多种有益的解决路径。但本文不准备对所有的论证都作一一介绍,只对J.S.密尔,维特根斯坦和斯特劳森的他心论证作扼要论述,阐发他心论证背后的本体论承诺.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决策中的专家失灵及其责任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决策过程中专家论证及其政策咨询被认为是科学决策的关键环节。但是,经过专家咨询论证的决策,并非就一定是科学的决策,更不能直接等同于正确的决策。正如市场会失灵、政府会失败一样,专家也会失灵,经过专家咨询论证的决策同样会出现失误。因为专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是“经济人”,具有规避风险和“转嫁责任”的动机。专家必须对其咨询论证承担责任,必须明晰专家咨询论证的具体责任,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的责任机制,以提高专家咨询论证的质量,促进科学决策,减少决策失误,推动我国专家论证和政策咨询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云 《学理论》2010,(29):117-118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经常运用"是什么,非什么,名什么"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方式来讲解经文。这是一种特殊的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这种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是释迦牟尼旨在用来宣讲佛教教义和参悟佛教智慧的心灵体证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具有断惑自我迷茫和破执心灵束缚的巨大功能。试图就在这方面作些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