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有奖销售活动中的民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如何,学者们见智见仁。本文作者针对当前流行的三种观点即负担赠与说,附条件赠与说,主从合同说进行了法理剖析,指出其各自的误区,在对三种观点“破”的同时,把自已观点即有奖销售属于混合合同即买卖含有博彩性质“立”了起来。 有奖销售中奖品所有权转移到底怎样界定,本文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对司法实践部门尤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对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应该是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行为。  相似文献   

3.
于洋 《法制与社会》2011,(31):204-20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奖销售作为一种常用的市场销售手段,以多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市场交易之中,但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做了一定的分类,但并未对社会实际做更进一步的标准划分,尤其是在附赠式有奖销售的赠品规制中,并未针对其不同的法律性质做详尽区分。因此,针对附赠式有奖销售中赠品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及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巨奖销售,依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分析,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超过5000元的有奖销售行为。因我国学界对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存在赠与说、混合说、价格行为说和买卖说等不同的观点,从而对巨奖销售产生不同的法律解决方案。笔者试从分析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性质入手,对我国实践中存在的巨奖销售无效之抗辩加以分析,希望对完善我国的有奖销售法律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奖销售已成为许多商业企业促销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对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缺乏一致认识,缺少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调整,监督管理工作跟不上,因此,不断发生纠纷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以致有人主张禁止搞有奖销售。本文试就这方面的法律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促销手段,有奖销售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已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人们对有奖销售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往往无所适从。笔者试图从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入手,剖析有奖销售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并提出解决意见。一、有奖销售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奖销售是指以有奖的形式招徕顾客的买卖活动,这种活动显然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与一般买卖合同不同的是,买方(顾客)在与卖方订立合同的同时,还享有一定的中奖机会。也就是说,买卖  相似文献   

7.
冯凡 《法制与社会》2011,(11):112-112
附赠式有奖销售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采用,但现有制度对其规定甚少。本文主要从附赠式有奖销售的性质入手,认为其属于单一的买卖合同,以此为基础确定其中的赠品责任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完善附赠式有奖销售法律规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限制有奖销售的立法思考李东方有奖销售早已风靡全国,但是,以往我们对这种行为的性质以及如何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却研究甚少,致使漏洞百出。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没有法律规制、放任自流的有奖销售,不论是对企业和国家,还是对国民都已造成或者将继续...  相似文献   

9.
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性质及引起的法律后果 ,认为从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看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当可诉  相似文献   

10.
试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对于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所涉法律问题至关重要,但其一直聚讼不止,主要有具体行政行为说和鉴定行为说。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交通事故责任中“责任”一词的误解和现行责任认定程序的不合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种鉴定行为,不具有行政可诉性。为体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这种性质,必须重新构建现行的责任认定程序。  相似文献   

11.
网页信息,要约?要约邀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笃亮  马治国 《河北法学》2002,20(1):137-140
目前对网上购物中网页信息法律性质的认定存在混乱和分歧 ,源于没有正确界定网页信息。另外 ,不是根据意思表示的内容、目的 ,而是依据网上交易标的的不同来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 ,也是不科学的。网页信息应包括商品信息、在线表格及相关规定 ,其法律性质应为商家发出的要约。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3,(3):39-39
问:2003年3月,我们县要搞一个文化交流活动。我公司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想在此期间对某些商品实行有奖销售活动。请问:商家从事有奖销售活动应遵守哪些规定?  相似文献   

13.
孙妍 《法制与社会》2013,(2):105-106
近来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团购网举办了"0元团购"形式的有奖销售活动,其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不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网络团购市场竞争秩序,需要加强必要的法律规制。本文将介绍"0元团购"的由来、含义,继而分析其法律性质,列举常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并揭示这些行为的危害和目前的监管现状,最后提出加强法律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再议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交警部门在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中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究竟为何属性,众说纷纭,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交通事故认定出现偏差时,可否司法审查进而有效地维护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监督交警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正确处理交通事故的问题。根据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是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不服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这一行为实际上成了公安机关最终决定的行政行为,缺乏应有的法律监督,不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事实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履行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行为,其法律性质是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应当完善对这一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允许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6.
目前,商业界的有奖销售活动方兴未艾,它已触及众多领域、诸多行业,奖励等级也不断升级。有奖销售活动的普遍展开必将引出种种问题,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有奖销售活动中的若干问题作一评析。一、有奖销售的法律属性有奖销售是销售者预先公布有奖销售的实施办法,消费者依约定在购买一定数量或一定种类物品的同时,领取相应的兑奖券,开奖后,兑奖券持有者依中奖号码领奖。可见,在有奖销售活动中,销售者与消费者(中奖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销售者(债务人)有义务依约定向中奖者(债权人)支付中奖款物,中奖者有权领受中奖款物,在销售者  相似文献   

17.
现行法律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定性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属性问题饱受争议,从法学角度分析,通过交通事故认定后制作的认定书具有具体行政行为性质。重构交通事故认定程序及救济程序,使之公正、合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王绪花  王朗 《法制与社会》2011,(18):102-10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家特别青睐最终解释权,并在发生争议时,拿其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工商总局发布了《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将商家最终解释权的霸王条款认定为违法。从法律及法理上看,最终解释权也缺乏法律根据,应认定为是无效条款。  相似文献   

19.
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行为及过程本身存在众多争议,因受涉及法律规定多、各法律之间衔接不明确、法律用语和表述含糊、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对于此类案件的性质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法律界定,仅凭直觉和经验介入,很容易走入认识、实践的误区。虽然一些不良中介机构在巨大利益刺激下,在经营过程中夸大宣传、加价经销等行为确实损害投资者利益,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和可罚性,但司法机关仍需严格区分罪与非罪,严格依据法律事实和既有法律来认定行为的性质,为纠正罪错,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奠定准确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消费者常常遇到购物所附赠品或抽奖的奖品出现质量问题,找商家讨说法却被商家以“这个本来就没收你们的钱”为由推脱.为此,重庆市人大制定了《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其中规定商家必须对有质量问题的赠品、奖品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该《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