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岩 《亚非纵横》2015,(2):111-120,124,128
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美直接投资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干预,以服务于其战略目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政策目标。中美都是拥有独立对外战略和海外利益的大国,而中国正处于国内深化改革、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外资政策调整时期,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必须对跨国直接投资进行合理干预,以辅助对外战略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政策设计和论证中,应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稳定、监管与开放,以及战略意义与商业利益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制裁一直是美国推行对外战略、影响他国行为和处理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冷战结束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美经济实力的变化,经济制裁正成为美优先使用的对外施压手段,并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及实施方案,被用于应对伊核问题、朝核问题、克里米亚危机等。本文拟对美经济制裁的发展演变、战略意图及具体步骤和手段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地缘政治潜力下降,促使其对外政策中地缘经济战略凸现。地缘经济战略中的能源外交成为俄对外政策的重点。俄地缘经济战略的实施使其经济从解体后的萧条中复苏,但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变数。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俄对外政策中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因素互动着,这成为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美经济共生关系下的战略互需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之间的经济互动已发展为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为两国注入了战略互需的新内容,强化了彼此相互借重的迫切感:美国对外战略设计开始以中国为核心考虑对象,其东亚安全战略的施展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有赖于中国的合作,而中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战略也迫切需要美国的和平姿态。“经济相互依赖和平”是实现中美各自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探讨了冷战后印度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的认知,指出追求"大国地位"始终是印度对外战略观的目标,分析了印度对外战略观的本质特征及发展态势,并从全球和地区层面重点评估了印度对外战略观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正走向复苏,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趋好;中长期内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进行,新的国际分工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拟应适时制定正确战略,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进一步参与国际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7.
苏联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民族等的原因外,本文认为,肇始于斯大林沙文主义外交而形成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霸权主义对外战略,在苏联剧变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具体反映在苏联不堪重负的国力资源、超出实力的国际角色定位、错位的外交意识形态和失衡的外交决策机制上,因此,对外战略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苏联剧变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现代国家发展所必须的战略物资,确保能源安全是各国重要的安全战略诉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能源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和策略问题”.①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的联系日益紧密,已成为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分配格局等多层次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对外经济摩擦问题,积极推行国际协调战略,即《前川报告》和《宫崎报告》提出的以“国际协调发展论”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但事实表明,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战略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矛盾——扩大内需的内在局限性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性,所以尽管近年来日本推行国际协调战略,但其国际收支和对外经济摩擦仍在加剧。同时,日本目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大日本主义”思想也不利于实现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因而这一战略的推行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蒙古国作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对外经济的安全战略首先是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关系,这其中既要同中俄两大邻国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同时又要寻求与日本、美国及西欧等“第三邻国”的经济关系。其次是将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作为蒙古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延伸,使其成为进一步稳固蒙古对外经济安全战略和实现本国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问题,分析了对外经济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拉美与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特点与范围。作者指出,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因素。因此,对外经济关系是其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因素。对外经济关系在拉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从以下3点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重大对外战略,"一带一路"有着丰富内涵和多重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从全球、地区和周边三个层次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时间背景。该战略通过对外拓展空间,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赢取宝贵时间。"一带一路"的实施充满各种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促进该战略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框架和特点日益清晰,它集中反映了俄罗斯对外经济、政治和外交战略的调整和变化,逐步完善对外双头鹰政策的构想。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特征是以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先导,扩大与周边国家联系,加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实现俄罗斯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扩大俄罗斯在东北亚国家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全面拓展在亚洲的战略空间。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提出,涉及了许多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问题,这不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问题,也是具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交往的步伐加快,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亦日益上升,现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一、印尼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印尼1945年宣布独立后,其外交战略逐步形成。印尼"四五宪法"明确写道:"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中的外国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计划式自然经济向对外经济开放过渡,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按轨,是俄罗斯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改革成功的前提.遵循对外经济开放战略,把外国投资引进俄罗斯经济是符合它在目前新的市场关系形成过程中最复杂阶段的迫切需要的.我国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衰落,在深度上大大超过生产总下降幅度:1992年投资额大约减少二分之一,这种趋势今年依然如故.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军工综合体各部门的强大科技实力,以及专业低薪人才、未开发市场的潜在容量和消费者的欧式口昧,俄罗斯经济无疑引起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对外经济活动的自由化及其搞活所需立法和组织前提的造成,都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战略由来已久,但近年来,特别是岸田政府上台以来日本推进经济安保战略明显加速。目前日本正逐步形成战略目的清晰、机构设置完善、经济控制能力增强、对外合作日益紧密的全方位经济安保战略。日本政府加速推进经济安保战略有国际环境变化的因素,亦有日本自身的战略考量。日本希望借经济安保战略实现经济、安全等多方面战略目标,但囿于多方面因素制约,其战略效果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墨西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对外开放,不断探索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的新格局。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墨西哥认为:冷战和两极政治已经结束,世界正由对抗走向经济竞争,国际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由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大市场和环太平洋地区所构成的三大经济板块将在国际经济角逐中起主导作用。基于上述看法,墨西哥确定了对外经济关系的政策走向:将三大经济板块及拉美地区作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迄今为止 ,全球地缘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生存、发展、安全的需要 ,各国都在对本国战略意义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调整对外战略。蒙古国所构建的新的外交战略体系 ,以独立和中立为指针 ,以全方位、多元化、多支点为特征 ,形成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能动地结合起来的有机的对外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9.
影响美国今后对外战略的“新观念”在本世纪步入最后十年、战后国际关系体制发生“迅速变化”之际,美国继苏联提出“新思维”之后,也在重新认识自己和未来的国际环境,对战后40余年的对外战略进行反思,展开辩论。从美国学术界和部分官员的言论看,正逐渐形成一套适应世局变化的战略“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随着美军进驻,中亚地区呈现出安全格局多元化、资源竞争格局逐渐形成的战略态势.中亚各国充分利用反恐形势带来的机遇,采取灵活的对外政策,以获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中亚形势前景尚难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