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胡虹霞 《青年论坛》2005,1(3):29-30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公民道德基础教育中不可遗漏的一环。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状入手,对在大学生中推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中职聋生实施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聋生个体发展所需。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内容、时间、环境、形式也必将是系统的,应该全方位地渗透于受教的整个过程。我们在对中职聋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对残疾人的法制宣传,在我国的普法实践中一直以来是一个盲区。聋校教育是承担对适龄聋哑儿童少年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当前多数聋校在开展法制教育,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加强和提高。当前对聋生的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紫薇  李铭 《传承》2011,(25):44-45
随着社会中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讨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学会感恩不仅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也与其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苏宝胜 《青年论坛》2007,25(6):60-62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大力继承和发扬;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的生命;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有些聋生的情感世界越来越贫瘠。他们对人对事,多的是冷漠、敌视、仇恨,少的是友情、温情、亲情。他们心中少有绿色,呈现出情感荒漠化的特征。作为聋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冷漠孤独,找到情感的绿洲!一、重视生命教育,勇于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有些聋生没有对生命应有的敬畏,对死亡的认识相当模糊。在聋校,聋生自残现象屡有发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一些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也非常普遍。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伴随着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这就…  相似文献   

7.
陈昌兴 《前沿》2014,(5):165-16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人感恩教育是当今不少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实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教学使命与增强时效性的求。感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把感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课程的教学教材中,需积极探索有效融入的方式方法,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融人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鹏 《青年探索》2008,46(1):35-3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但是,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目前却十分薄弱。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当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帮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引导大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为父母争气,为母校争先,为祖国争光,为人民谋幸福,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行为主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在调查了广东省五个代表性高校大学生的感恩现状之后,发现大学生感恩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剖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原因,并从这四方面提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延华 《前沿》2013,(2):176-177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为角度,首先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实质内容,即感恩意识、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其次论述了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最后据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我们非常城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浇花贵浇根,育人贵育心。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全面推进残疾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所在,需要引起我们特教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思考、研究。一、聋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一)家庭教育由于聋孩子听障的原因,家长无法顺利与孩子交流、沟通,难以走进孩子的心灵,日久  相似文献   

13.
论感恩教育缺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在探究感恩教育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增强未成年人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意识,临漳县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了以“感恩·我们要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刘怡 《中国残疾人》2007,(11):34-35
问题的提出素质教育提倡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其主体性最直接的体现。目前,聋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也在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现象越来越少,但"热热闹闹,摆花架子"的教学现象却依然存在。为了了解聋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状况,笔者对本校聋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从事特教工作5年来,在与聋生的交往过程中,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对他们也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一)聋生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及心理特征由于听力的欠缺,也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的欠缺等,部分聋生会表现出幼稚、思维简单等特点。这部分孩子大多内心有自卑的一面,但隐藏得  相似文献   

17.
培养聋生提问题的能力是提高聋校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终实现聋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聋校课堂教学中是老师提问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利于聋生能力的提高。如何激发聋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言浅思。课堂教学中聋生提问之现状及原因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发现了问题,但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很普遍。笔者曾对江都市特殊教育学校70名聋生  相似文献   

18.
营造感恩气氛,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深化感恩的层次,强化感恩意识。①教会学生识恩、知恩。②教会学生知恩图报。③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拓宽感恩途径,实践感恩。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识恩、知恩,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报恩、施恩,养成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蒋莹 《中国残疾人》2013,(11):59-59
聋校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普遍,常常令老师感到无余,教师对学生告状行为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及学生的发展。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告状”中的教育契机,不仅能够化解学生之间的小矛盾。而且对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攻击性行为是聋生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它是一种“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聋生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的事件在校园中时有发生,着实让人忧虑。聋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都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对聋生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