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不等同于狭隘民族主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高度警惕将爱国主义混同于狭隘民族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诗学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制约跨文化诗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狭隘民族主义情结的存在。任何民族都必定要在跨文化的对话中激活自我、发展自身,那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和排斥他者的狭隘民族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文化自身的无限的丰富性与包容性乃是民族自身富有生命活力的根本标志,也是它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成贵 《理论月刊》2007,1(5):62-64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思想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到中国国民党改组前,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经过五族共和,演变为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国民党改组及其后,承认国内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有自决自治的权利,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以建立各民族平等的世界新秩序为主旨。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受到西方传统民族主义理论影响,正视顺应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麻烦制造者。这既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从甲午战争以来100多年的历史轨迹里,都是日本侵略中国。如果说,中国对甲午海战的赔款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是中国不得不为之的话,那么,中国政府主动放弃日本侵华战争赔款的举动,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中日友好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愿望并不等于现实。  相似文献   

5.
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葛红兵无庸讳言,民族主义思潮正在当今青年的思想中涌动着,它正越来越严重地左右着青年的理智和情感,成为青年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因为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整体忧患意识、自强意识、赶超意识,它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奋进心、凝聚力,所以在...  相似文献   

6.
张运成 《人民论坛》2021,(2):102-105
经济民族主义出现后即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经济全球化相伴共生,时而兴起,时而潜伏。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陷入严重不确定和危险状态,宽容融合者兴,狭隘排他者衰,经济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不会在全球高奏凯歌。中国选择也必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主动加大与世界的经济“黏性”,努力塑造向心力、吸引力,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疫情后新变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原本以精英分子为主力的文化民族主义开始在大众文化中大行其道.文化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特征,如语言中心主义、跨国性、稳定性等,在大众文化中均有明显表现,而文化的角色则有所变化.近年来的文化民族主义热情,有复杂的原因,如果在大众文化的视角下来审视,则市场性和可读性是重要因素.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民族主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但不能以独特性的名义拒绝普世性.把民族文化制成消费品,这无可厚非,只是不要为了猎奇而歪曲传统.以文化民族主义为卖点,也未尝不可,但不能走向狭隘偏执.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日本民族主义的崛起。但他们也只倾向于关注某些问题,比如关于宪法第9条的辩论、日本教科书如何描述二战,以及日本官员是否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这些事。这种狭隘的关注使得外国人忽略了当代日本民族主义的真正来源和态势。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族主义包括网络空间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行为,是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新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形成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在内,也有现实影响于中,它的突出特征是理性和非理性的高度交织,具有突发性、反应性以及鲜明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牌的价值,如何向外国友人展示我们的精神风貌? 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正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又不使之演变为狭隘民族主义,考验的是东道国的国民心态。他们指出,要想真正做到“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需要公众的心态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较早地注意到从国民性改造的角度探索救国的路径,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以前,主要是受梁启超等维新派新民思想的影响,陈独秀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改造国民的必要性、内容和方式,是为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欧洲难民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国际人道主义思潮随之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目前欧洲难民危机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仍没有结束,并将在国际恐怖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因素的交织下继续变化下去。  相似文献   

13.
吕华君 《传承》2013,(11):138-139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心理、思潮和价值取向的民族主义,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需要警惕种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这两种陷阱。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心理、思潮和价值取向的民族主义,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需要警惕种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这两种陷阱。  相似文献   

15.
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念和简单的文化多元主义思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多元杂处却不能融合交汇的问题,中国缺的不是多元文化,而是在文化多元之上的普遍共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共识。建立在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基础上的以大众为文化主体的,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共识”,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列宁主义的独特价值内核突出表现为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围绕国家和人民的核心利益不断突破和超越马恩经典文本,超越狭隘民族主义,超越自我回归现实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他的思维范式对当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发和诸多教益。  相似文献   

17.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倡导的五族共和学说,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发展而来,顺应了历史进步和时代要求,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理论政策到实践措施,对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五族共和和民族区域自治,都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有历史的内在联系,共同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是否需要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一些青年在互联网上鼓吹民族主义,搅动了那些号称“自由派知识分子”们的酣梦。网上的消息传到公寓里、学院中,那里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立刻大哗。于是忧心忡忡,口诛笔伐,打棍子、扣帽子,一言以蔽之曰:“狭隘、极端、危险,糟得很。”不要说中间派人士,即使一些民族主义青年,受了那班“糟得很”派的满城风雨的议论和责难,也跟着气馁起来、动摇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主义”是否真的很“糟”。 什么是民族主义?这是一个模糊不清、很难定义的概念。 梁启超先生指出:“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华人人数大量增加和中华文化中的宗亲意识是东南亚华人民族主义兴起的基础;殖民当局的歧视,日本商人的排挤,土著居民的嫉妒,促使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各派政治势力的宣扬也是东南亚华人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文化决定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还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俄罗斯文化中的积极要素能够凝聚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使之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强大,但另一方面文化中狭隘的民族主义要素与东西文化的两重性也使之在外交政策上摇摆不定,制约了其对外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