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日益高发,亟待积极治理。本文引入2015-2022年的327起案件,运用内容分析法,镜鉴犯罪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犯罪性与犯罪机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此应着力优化大学生的社会化历程,通过改善家庭教育、强化法治思维、提升缓刑适用率、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以降低大学生的犯罪性;借助情境预防理论,通过削减犯罪收益、升级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刺激、增加犯罪难度以实现犯罪机会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徐韬 《法制博览》2024,(5):11-14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引发各方关注。目前我国对犯罪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国内关于大学生犯罪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于大学生犯罪案例进行分析;二是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等。本文从这两个方向出发,综述相关文献,并对目前大学生犯罪理论研究作出相应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校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大学生犯罪与社会上其他刑事犯罪有很大不同。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如何遏制和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保护其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作者通过对2000年市检察一分院办理的在校大学生审查批捕案件的调查分析,从在校大学生的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及区别对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对十二起大学生杀人案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杀人犯罪是当前最为严重亦最为人们所关注的一种大学生犯罪。大学生杀人犯罪有作案手段残暴、后果严重、财杀情杀居多等特点。大学生杀人犯罪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缺陷及高校教育、管理缺陷、教育腐败在一定事件压力综合作用下发生的。预防、减少大学生杀人犯罪需:改革高校教育内容、加强高校管理、惩治教育腐败、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犯罪增加不仅表现在犯罪明数上,而且表现在犯罪黑数上。透过犯罪黑数现象,可以看出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法律意识。这主要表现为法律心理扭曲,知行不一;法律信仰缺失,司法公正信心不足;法律上正义缺乏,没有正确的法律观念。犯罪黑数的存在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结果。这是高校法制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问题,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由于欠缺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无法定性,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后果,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在大学生犯罪案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以及如何避免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大学生犯罪具有多样性、爆发性、残酷性、智能性、无因性等特征。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大学生的性格和人格存在缺陷、学校教育不适应现实需要、家庭教育失败、社会上犯罪亚文化渗透等。就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而言,学校应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做好管理工作;应更加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做好社会控制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和情节恶劣程度有增加、提高的迹象,呈现犯罪主体范围广泛、犯罪类型较为集中、犯罪有智能化趋势、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除了大学生总量以及大学生占青少年比例在逐年增加的原因外,还有社会存在问题的影响、家庭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漏洞、大学生本身原因等。从高校层面预防大学生犯罪意义重大,其对策主要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建立学校与家庭常态联系机制、加强大学生El常管理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学历越高素质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通过作者对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受理的刑事案件调查表明:学历与素质并不成正比,学历高并不等于不犯罪。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围绕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犯罪的动机和诱因,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途径三部分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默顿的越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犯罪行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社会结构所引起的。针对大学生犯罪具有的特殊性特征,本文采用了个案研究分析并上升到宏观层次的结构分析方法。同时,指出了控制大学生犯罪的最终彻底解决还是要依靠整个社会配套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大学生犯罪增多,恶性程度越来越高,探索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发现大学生教育和高校心理环境均存在着诸多缺陷,建议尽快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防控系统,这个防控系统应由预测系统、预防系统、矫治系统和控制系统等4个子系统所组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污名的研究多集中在艾滋病和精神病人群体,对大学生因犯罪而形成的且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犯罪污名问题的研究很少。如何应对大学生犯罪污名进而帮助该群体大学生继续健康发展,是高校和社会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大学生污名的内涵、法律属性、高校对减低该污名负面影响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工会博览》2009,(9):84-84
大学生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我们不仅要关注特殊的严重刑事个案,更应该关注的是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普遍存在的轻微犯罪案件。一个有着不健全人格的人可能会因为某一刺激而更易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青少年犯罪案发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青少年犯罪作案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残忍性和作案后果严重化的特征尤为突出,有的专家学者预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新一轮高峰将会到来。确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诱发因素持续增多,例如,每年有数十万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青少年将回归社会,有上百万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转变,大学的开放性表现的尤为突出。大学的开放性表现在大学校园开放、大学校门开放、大学后勤服务体系开放、大学教育思想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开放等方面。而由于大学的开放性使得当今大学生在吸纳非社会意识方面更加自如。因此,引发出许多大学生犯罪问题必须引起法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大学生犯罪问题和大学法制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今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评估青少年犯罪现状涉及几个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青少年犯罪是犯罪源头还是犯罪主体,青少年犯罪是低龄化还是第一次犯罪年龄提前,青少年犯罪增多是打击不力还是教育不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开放性有利于犯罪的国际化,各国法律、政策的差异性刺激了犯罪的国际化,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犯罪的国际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全球化引起的“失范状态”加剧了犯罪国际化的倾向。全球化形势下犯罪国际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其主要手段、以有组织犯罪为其主要形态、以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为其典型犯罪类型并以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为其主要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18.
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处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是严格执法,或是“网开一面”,对此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对在校大学生犯罪应该从宽处理,并从各个方面阐述其理由。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在校大学生从宽处理的方式以及校方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应有的态度、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某内地省份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的调查,经与成年人在犯罪数量、犯罪类型的比较,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在犯罪数量方面与成年人犯罪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总体是健康的、平稳的。未成年犯罪人在主要犯罪类型的分布上总体同成年犯罪人呈一致的态势,在某些犯罪类型上,两者在量上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犯罪整体现象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所以,预防该群体的犯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既具有青少年犯罪的某些共性,同时又具有流动人口犯罪的某些特性,是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该种群体的一种折射。因此,预防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犯罪,必须要从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特点和犯罪规律着眼,建立以服务、管理、预防为一体的预防犯罪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