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狼·羊·人     
对于披着羊皮的狼,我们向来是"人人共诛之,个个共讨之".因为狼披着羊皮,既欺骗了埋头吃草的羊,又欺骗了抬头看羊的人.结果,狼把羊吃了,人不仅损失了财产,还要承担"丧失革命警惕性"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读报,读到一则故事,颇受启发。故事是这样的:朋友画了一幅画,一群羊和几只狼,画的名称叫《被牵着的兽》。我问朋友,画上没有绳子,羊并没有被绳牵着,狼也没有被绳牵着,为什么画名叫《被牵着的兽呢》?朋友说,羊盯着草,寻草而去,羊不是被牵着吗?狼盯着羊,奔羊而去,狼不是被羊牵着吗?羊和狼不都是被一根根无形的绳索牵着的兽吗?它们被各自的绳索牵着,奔向悬崖,却浑然不知。  相似文献   

3.
试论自由     
什么是自由?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为世人所公认的界定。这是不奇怪的。正如在一个寓言中所说的:牧人赶走了狼,把羊从狼口中救了出来。羊感谢牧人,把牧人当做救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下,如果我们的政府职能不与世界接轨,将会很被动。加入WTO后,最大的冲击是对政府的冲击。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有感而发。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宣布,凡是违反WTO规则和中国的承诺的法律、法规一律废除,而对于现有法律没有涉及的问题,将制定新的法规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每个企业怎么想?我认为,就是必须成为狼,与狼共舞。因为既然要与狼共舞,你就必须成为狼,否则,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只有被吃掉。如果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拼搏一番。  相似文献   

5.
“狼和小羊”的故事,恐怕是一个普及得不能再普及的寓言故事了。狼要吃羊,先要包装一下自己,披上羊皮,然后花言巧语去迷惑欺骗善良的小羊,待小羊完全丧失警惕后,便乖乖地成了牺牲品。在古代许多神话故事中,妖魔鬼怪要吃人肉,喝人血,总要扮成人的样子,与你交朋友,套近乎,待你真把他当作同类的时候,他就会一口把人吃掉。 臭名昭著的法轮功邪教头目李洪志,正是一只披着“神皮”的狼。不管这只“狼”说得多么好听,在光天化日之下“吃人”的事实,是掩盖不住的。 一个是花季少女,一个是12岁的孩子,就因为迷失在法轮功的邪说中…  相似文献   

6.
“亡羊补牢”是《战国策》里庄辛讲给楚襄王的的寓言。讲的是,羊的主人发现羊圈里的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个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他很后悔,把羊圈修好了,再也没丢羊。后人比喻为,做事出了错要马上查找原因,补好漏洞,以防类似的损失再次发生。然而,一些国有企业“亡羊”之后的一些表现却令笔者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7.
狼还能来吗     
狼在许多人眼中是凶残的象征。小时候,奶奶、母亲要是吓唬小孩不听话的杀手锏就是说——狼来了。于是小孩子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不敢吱声。我读小学时,课文里把狼当做人类的大敌,并教导我们:打虎要用枪,打狼要用棒。狼在我的启蒙教育中以恶的一面出现,让人类对狼产生了无端的仇恨,狼的背影在人类的视野里变得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8.
国内音乐界知名人士日前共聚一堂,"会诊"网络音乐。阎肃、徐沛东等痛批了以《那一夜》、《大连站》、《狼爱上羊》等为代表的网络歌曲低俗化现象。据悉,为了引导网络歌曲走上良途,音协明年将举办网络歌曲大赛,用优质作品占领网络阵地。读到这则新闻,笔者想到的是:我们既需要宽容的批评,也需要对批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6):104-10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景观,那里不仅有火山、温泉,也有丰富的动植物,狼和河狸就生活在其中。有了狼,河狸变多了在20世纪之前,狼在那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凶恶的,它们不仅捕猎家畜,还会袭击人.因此人们对狼采取捕杀的态度,到20世纪20年代,那里的狼基本上被消灭光了。后来,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埘人类社会的好处,于是开始保护野生动物,对狼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到20世纪末,黄石公园中的狼又繁盛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见证了许多狼的故事。他在非洲草原就曾目睹了一只狼和鬣狗交战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狼文化"在管理界风靡一时。然而,现在很少有企业家再提"狼性"了。一位遭过"小狼"伤害的企业家感叹:如果盲目地提倡"狼的精神",一旦真正培养出了没有团队精神的"狼",结果必然是弄巧成拙,养"狼"成患。这个提醒对军队来说也颇有启示意义,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因为强调"狼性",而忽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根本。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说过:"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  相似文献   

12.
报载,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是狼和鹿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所有的狼。不料,在“和平环境”中的鹿,整日悠哉悠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很多鹿死去。人们只得再把狼“请”进来,不久,鹿又焕发了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3.
<狼图腾>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千百年来,在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狼是畏之如虎,憎之如灾,存在着对狼的诸多傲慢与偏见,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等说法,狼被定型为凶残、贪婪、狡诈、阴险的代表, "狼=坏"可以说是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骨子里.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狼图腾>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千百年来,在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狼是畏之如虎,憎之如灾,存在着对狼的诸多傲慢与偏见,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等说法,狼被定型为凶残、贪婪、狡诈、阴险的代表, "狼=坏"可以说是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骨子里.  相似文献   

15.
兔子的论文     
兔子正在写论文.狼走过来.问兔子在写什么,兔子说:“我在写论文《论兔子怎么打败狼》。”狼大笑:“哈哈.可能吗?你的论据呢?”兔子指着背后的山洞说:“论据在里面呢.”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大型专栏节目——《人与自然》,较之原来的老名牌《动物世界》涵盖面更广阔,增加了植物、环境与人类等内容,使人耳目一新.其中关于狼的那一段相当精彩.看完前集,想看后集.狼,一向以凶残著称.自古以来,伤害家畜的狼早就成为人类的敌人.反映在语言里,狼从来不是好东西: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披着羊皮的豺狼,狼外婆…….诅咒狼一无是处的寓言、神话、小说多得不可胜数.然而这次我们从“生物圈”小栏目的电视摄相中,看到了狼也有优点,它们对同类是友好的,对幼狼非常关怀.这群并非一家的母狼、公狼和三只狼崽,从陌生到亲善,嬉戏搔闹,情趣盎然.您看那公狼获得了猎物,先让小狼开饭吃饱,它却在一边欣赏着,守护着.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宁夏南部山区沿六盘山系一带,有一定数量的狼出现,它们一般在夜间探出深山老林进村觅食,并伤及牲畜,村民们犯愁。10年后,狼绝迹。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居住区逐步延伸扩张,侵占了狼的生存领地。固原今后5年内生态移民23万人,重点是将居住在六盘山系一带的群众进行整村搬迁,那么人口承载量的减少,给予生态修复绝好机会,生态修复如初,狼  相似文献   

18.
狼语     
《党课》2010,(6):122-122
加拿大生物学家法利·莫厄特曾经专门研究过狼的习性,他发现北方冻土地带的狼会以不同声音传递信息——狼的叫声变化很多,音域很宽,远远超过其他野兽。狼会嚎叫、啼叫、嗽叫、狂吠,也会发出颤声与哼声,  相似文献   

19.
故事两则     
《党建文汇》2010,(5):48-48
两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片肥美的草地。一狼大喜。另一狼不解地问:“这草我们又不能吃,你高兴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王增勤 《世纪桥》2009,(8):17-19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曾多次给部属讲过家乡的一个民问故事:“成都有条坡路,一只狼经常隐蔽在坡路附近。每当一个推平板车的人将车推到半坡时,那只狼就一下子跳出来,照准推车人的腿上咬去。因为是在坡路上,推车人如果一撒把平板车就会滑下去,满车的东西就会摔毁,这时候,推车人放也放不下,跑也跑不掉,最后十有八九都会被狼吃掉”。刘伯承说,狼为什么能成功地将推车人吃掉呢?因为它非常善于捕捉战机和找准敌人的弱点,然后下口既猛又狠,这就是“狼的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