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分宜县每年有6.22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丁,占农村劳动力的60%;有3.06万留守妇女,占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近60%;有1.11万留守儿童,占全县儿童的13.4%。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妇女多、留守儿童多的“三多”状况,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5,(3):31-33
为深入了解陕西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切实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2014年省妇联调查组对本省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调研。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底,陕西省总人口3763.7万,其中女性人口1820.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8.4%,农村留守妇女约121.4万,占全省妇女总数的6.7%。留守妇女大多集中在关中、陕南地区,分别占全省留守妇女总数47%、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行》2007,(2):15-15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就业,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的农村儿童。据抽样调查,全省农村现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人数的8%。其中男性76.2万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56.3%,女性59.1万人,占43.7%。  相似文献   

4.
夏邑县约有113万人口,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30余万人次,创收30多亿元。外出务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派生出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夏邑县马头镇调查,全镇共有中小学在校生6298人,据初步统计留守儿童169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8.6%,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有78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6%;父母一方外出的有56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3%;由祖辈监护的有23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3.9%;其他形式的有10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1%。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2,(11):F0002-F000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联坚持“妇女参与、妇联协调、各级联动”的工作宗旨,动员全区各乡镇妇女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起“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互助组将同村、同产业、同需求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通过实现“三个有”(有带头人,有花名册,有帮扶对象)来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300多个,参与妇女3万多人。参与农户1万余户。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9,(4):32-33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调查,我省农村留守妇女人数约180万人,丈夫外出打工后,她们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普遍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等压力。农村共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入总人数的8%。  相似文献   

7.
谢芬芳 《传承》2011,(21):24-25
随着我国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留守在家,夫妻两地分居给婚姻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大量农村留守妇女面临婚姻危机。但由于农村留守妇女婚姻解体预后不良、传统观念束缚及子女成长等多种因素,使得处于婚姻危机中的农村留守妇女正面临着离婚难的"囚徒困境"。促进本地就业、实行农民工探亲假制、破除旧有的婚姻观及推行多元化婚居模式是走出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月娥 《中国妇运》2011,(8):44-46,43
留守妇女是当今农村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近年来,她们的权益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多关注。妇联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妇女问题和城市化引发劳动力转移后的留守妇女问题,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和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以农村留守妇女为对象的关爱帮扶工作,为保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成长、助力农村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2,(11):33-34
安徽省总人口6862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约350万人,留守儿童约360万人。近年来,针对留守妇女“发展生产难、农村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难”等“四难”和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安全缺失、健康缺失”等“四缺失”问题,安徽各级妇联组织精心做好关爱文章,致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对当今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而言,这"半边天"可是说少了。在农村留守家庭中,她们顶起的几乎是"整个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了解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究其社会支持网络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抽取甘肃省311名农村留守妇女为被试,采用社会支持网络量表和SCL-90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表现出规模偏小、强关系成员占多数、异质性较低、趋同性较高的特征;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成年正常女性。此外,研究还发现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异质性、趋同性与其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基于媒体报道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章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进行综述。 一、留守妇女的界定及群体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 1、身体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缺乏身体安全感、身心负担重等问题。 2、婚姻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婚姻质量降低,有的还存在婚姻解体,家庭破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9,(3):30-32
保定是农业大市,总人口1080万,其中农村人口850万,妇女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65%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妇女人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保定市妇联从2000年5月开始,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探析——豫东HC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豫东HC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状况。研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造成了夫妻间内在吸引力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过大,使得留守妇女的婚姻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前两种力量对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18.
丈夫外出打工对留守妇女的社会角色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留守妇女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应对角色冲突,成为农村舞台的“新主角”,而更新社会对留守妇女的期望,提高留守妇女的角色扮演能力是留守妇女扮演好农村社会“新主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领域转移,是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甘肃省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推动全社会关注留守妇女,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0,(4):23-23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为留守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对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